在成都,這些地方才最適合喝壩壩茶
都說成都人的標配生活,就是打點兒小麻將,吃點兒串串香,再來喝口壩壩茶,一天的日子就過得巴巴適適了。 在成都,哪些地方才最適合喝壩壩茶呢?團長推薦的這些地方,只有老成都才曉得。
梓潼橋西街
梓潼橋西街這個地名,乍一聽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一說春熙路王府井,你可能就曉得大概在哪兒了。比鄰高大上的CBD,但卻保留了老成都韻味的質樸街道。百來米長的小街,一邊開著幾家小麵館,另一邊開著幾家壩壩茶。天氣好的時候,順著街邊的白牆,擺上一串竹椅。茶客們喝茶聊天,到了午飯時間喊一碗面,就著陽光享用。
雖然在市中心,這兒喝茶卻極其划算,5塊錢一碗隨便喝。
成都畫院
背靠寬窄巷子,具體位址在青羊區下同仁路(近支嘰石街)。成都畫院是典型的清末川西的四合院。春夏被翠木掩映,秋冬則是金黃的銀杏。一般來說都以雙開老門隔絕外界,進去才曉得別有洞天。藝術的腔調就是這種,說不定哪天還能遇上個畫家在你身邊喝茶。
大慈寺
大慈寺茶園,有三個堂,兩個室內一個室外。 春天,成都人當然鍾情室外那個,有一點風,也有一點烘烘太陽,一幫子老友可以在這裡讀書看報,可以賴著坐上半天,也可以跟老夥計再敘那少年輕狂。除開沒有了老虎灶,其餘還和幾十年前一樣,同樣的蓋碗茶,同樣的竹椅。
露天處是個天井,周圍的廂房裡也擺滿茶座,陽光從那些木窗裡透進來,在老榆木桌上印出漂亮的影子,這是靠窗的位置。如同室外一樣,它也非常搶手,有陽光有風,還不那麼亮,頭耷拉在肩膀上,手放在竹椅扶手上小睡片刻的話,這座位是最好的選擇。醒來再晃晃頭清醒一下,叫茶水師傅再來碗茶也是這座位最方便。
人民公園
據成都地方誌記載,人民公園內共有6個茶社,其他5家命途多舛,有的挪了地方,有的重建了樓宇。唯有鶴鳴茶社幾經滄桑,仍保留著原汁原味的老成都茶文化風貌,記載著茶社的變遷和歷史。
整個茶社最多可容納3000多人喝茶。在高檔茶樓茶館林立的今天,鶴鳴茶社是成都最具“川西民風古俗風味”的茶館之一。
鶴鳴茶社的創辦人姓龔,大邑人。上世紀20年代初,他租了公園一塊地皮,修建了一座亭式廳堂茶廳,取名為"鶴鳴",橫額由書法家王稼禎題寫。中式建築、湖畔、長廊、矮桌子,竹靠椅,蓋碗茶、長嘴壺、掏耳朵、看相占卦。。。構成了鶴鳴茶社獨特的風景。
老人搖著薄扇和滿堂兒孫在這裡家長里短,或手持蓋碗茶具慢慢細品,或擺龍門陣,或打牌聊天,或看報嗑瓜子,將悠閒愜意發揮到極致。
百果苑
位於西華門街36號院內,有個上世紀80年代初開設的露天老茶鋪。 不要把它和成都的白果林社區搞混了。
茶館裡有一株老銀杏和百花潭公園大名鼎鼎的“仙兒”是“雙胞胎”。為什麼說是雙胞胎呢?故事要從多年前說起,當年一株老銀杏遭受雷擊後,被一分為二,它倆又都各自成活。兩株老銀杏被運回成都後,其中一株外觀優美、枝葉繁茂,被送到了百花潭公園,也就是後來的“仙兒”。而另一株只有三四米高,幾乎像是一塊廢棄的朽木,被種在了西華門街36號一處遊園中。
文殊院
文殊坊依託千年古刹文殊院,是禪意生活的聚集地,在這裡選擇一處壩子喝杯蓋碗茶,仰觀高樓,俯察塵埃,四下相望則是金剛彌勒,香火佛經,真是應了那句禪詩的境界: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寬窄巷子
說起寬窄巷子,有人會覺得那是給遊客耍的地方,不過小編就覺得地道的成都生活,恰恰就是這種鬧中取靜。泡一碗蓋碗兒茶,看著巷子裡川流不息的遊客,偷得浮生半日閑。可能一轉頭,就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老外,眯著眼睛享受師傅給他掏耳朵。再一聽隔壁,可能又有兩個國際友人,喝著蓋碗茶用你聽不懂的語言聊著天。這種感覺想想都很有趣。
走,趁著這難得春光,喝茶去!
四川新聞用戶端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