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你不知道的“綠帽子”歷史,它曾和朱元璋與妓☆禁☆女有關

4月12日,中國第一狗仔卓偉爆出一個驚人消息,女演員白百合和一男子在泰國幽會,兩人動作十分親密。直到今天,“白百合”一直位居微博熱搜榜首。有人說白百合紅杏出牆,不守婦道;有人說,白百合的現任丈夫陳羽凡腦袋上的綠帽子“亮”了。

白百合和陳羽凡結婚照

“戴綠帽子”,通俗的說,就是女人背著自己的男人在外面偷漢子。男人被戴“綠帽子”是件很不光彩的事。那為什麼戴綠色的帽子有這層涵義?戴紅顏色、黃顏色、白顏色的帽子就沒有這層含義呢?

眾所周知,在中國,戴白顏色的帽子發生在有喪事的家庭。中國有個詞叫“披麻戴孝”,講的就是家裡有長輩去世,後輩就會身披麻布服,頭戴白色帽子,表示哀悼。

《紅高粱》截圖

那還是直接說綠色這種顏色吧。在今天,綠色在許多場合都被賦予了青春、生命力這些美好的寓意。可是在中國古代,綠色卻有低賤的涵義。

綠色表示“低賤”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詩經》的《邶風·綠衣》:“綠衣黃裳,心之憂矣”。其中“綠衣黃裳”的意思是,上半身的衣服是綠顏色的,下半身的裙子是黃色的 。那為什麼看到這一場景,人們會感到憂愁呢?

因為古人認為黃色為上,綠色為下。而當綠作了上衣,黃作了下裙,這是上下易位,比喻夫人失位賤妾上僭。所以這人才憂從中來。

那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什麼黃色為上,綠色為下?為什麼黃色比綠色“地位”更高呢?

《廣韻》一書有比較合理的解釋。

《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北宋時代官修的一部韻書,同時也是中國現存的一部重要的韻書。書中解釋綠為“青黃色”,是青色和黃色混合調製出來的顏色,不純正。

古人將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所謂“正色”就是指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而“間色”,簡單地說就是由這些顏色調製而成的顏色。“正色”因為純正,有高貴之意,而“間色”因為調製而成,被看成有瑕疵的顏色,因而引申出低賤的涵義。孔子曾說“紅紫不以為褻服”,意思是不能用紅色或者紫色的布做正服。正服包括朝服、祭服和喪服,是在正式莊嚴的場合所穿的衣服。

五色旗,即採用紅黃藍白黑五正色代表滿漢蒙回藏五族共和

由此看來,黃色是正色,綠色是間色,因此在人們心中,黃色的地位高於綠色。

正因為綠色有低微的意思,“戴綠帽子”在古代便成為一種懲罰制度。

但在古代,平常人家不戴帽子,而是頭巾。因而,“戴綠帽子”是從“戴綠頭巾”發展而來。

據說在春秋時期,如果有人為了生計,賣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就會被要求戴上綠色的頭巾來和其他人區分開。

到了唐代,一些地方官員將戴綠色頭巾作為一種懲戒方式。

《唐書》和《封氏聞見記》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李封的官員,在他作延陵令的時候,手下的一個史吏犯了錯。李封沒有用棍杖打他,而是讓他和隨犯戴綠色的頭巾,並且還按照罪情的輕重,規定犯人佩戴不同長短的時間。只有到了規定的時間才能取下頭巾。因此當地人都以戴綠色的頭巾為恥。

而到了元代,“戴綠帽子”不單有了懲戒的意味,還延展出了個人作風有問題的意思。

《元典章》是當下人們研究元朝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之一,書中《禮部服色》有這樣一段記載:“至元五年(1268年),准中書省劄,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綠)巾。”就是說在元朝如果有女子做娼妓,那她的男性家屬就得戴綠頭巾。由此“綠頭巾”就成為娼妓男性親屬的專用服飾。

而明代基本上沿襲了元代的規定。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下詔規定“教坊司樂藝著卍(和萬同聲)字頂巾,系燈線褡膊,樂妓明角冠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意思是朱元璋讓娼妓家的男子必須頭戴綠巾,腰系紅褡膊,腳穿毛豬皮鞋。所以在明代,人們如果見戴綠頭巾的男子就知道他的妻女是娼妓,於是“戴綠帽子”就俗化成某男子的妻女私下與其他男子偷☆禁☆情。

朱元璋

到了現在,雖然要求娼妓男性家屬需要戴綠頭巾、綠帽子的明文規定消失了,但是人們心中的道德判斷卻依舊清晰。女性給男性戴“綠帽子”的行為依舊會被大多數人唾棄,同樣,男性的出軌行為也會遭到大多數人的指責。婚姻不是兒戲,當兩個成年人決定建立穩定的關係時,身上就多了一份責任,這是一份忠於家庭的責任。于家庭、於社會而言,任何類似出軌的不忠行為都應當被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