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這樣一把趁手的剪刀,優雅地剪蔥花
快似風走潤如油
鋼鐵分明品種稠
裁剪江山成錦繡
杭州何止如並州
1966年劇作家田漢在走訪一家剪刀廠時有感而發,
這家剪刀廠位於煙雨朦朧的江南古都,杭州,
它的名字,叫張小泉剪刀廠。
說起剪刀,人們就會想到“張小泉”。有著300年歷史的張小泉制剪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這項技藝的傳人已經84歲了。
在杭州拱宸橋西的手工藝活態展示館,丁紀燦和陳偉明兩位師傅忙碌一整天,最多也只能做出2把剪刀。因為他們正是張小泉傳人施金水的徒弟。他們堅持和師父一樣,五年來一直用最傳統的手工方法制剪。
每一把,都是剪刀匠一錘一錘敲出來的,一把剪刀要敲打上千錘。
手工打造的剪刀看
起來不起眼,黑色刀身,只有刀刃明晃晃地發亮。
一位遊客好奇地地問,你們的剪刀到底好在哪裡?
丁師傅淡淡地答道,“好不好我也不能說,你自己試一下吧。”一刀下去,一毫米粗的鐵絲一下斷了16根!再把一塊白布疊128層——不能再疊的厚度,剪刀口子都開到90度了,照樣輕鬆剪斷。對方驚訝不已。
挑戰過這兩樣“重量級”對手,丁師傅又拿來一片柔軟的絲綢。
不要以為,這麼薄有什麼難的?其實越薄對於刀口咬合度的要求更高,經過之前這樣高強度的操作,普通的刀刃很容易出現缺口和卷刃。
結果沒有一條掛絲,好像刀刃一觸碰布料,布料就自動裂開一條縫。
“手工剪刀的鋒利是機器生產遠不能比的,”丁師傅說。
丁師傅是杭州人,今年53歲了。他的父親就是老一輩的剪刀匠人,現在活著的話有102歲了。從小受父親的薰陶,就這樣與剪刀結緣了。
1979年,17歲的丁紀燦進入父親工作過的張小泉剪刀廠學習打剪刀。
30多年過去了,丁師傅對於流水線上的各個環節已經了然於心,但是這與父親當年用手工親自製作剪刀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為了將傳統的技藝傳承下來,2010年他正式拜施金水為師,開始系統的學習。
原來,手工製作小小一把剪刀,需要整整72道工序。包括拔坯,嵌鋼、鍛打、淬火、磨剪刀、鑿眼、上油、合腳等,每一步都需要人工來把握火候和精細度,任何一步失之毫釐,就會前功盡棄。
而一般的工業生產,早已將其中一些步驟省去,只剩下20多道。
手工制剪在所有的工序中,最講究的一道就是嵌鋼鍛造。
丁師傅舉起一把剪刀,只見刀刃和刀身之間有一道白線。“這就叫鋼鐵分明,張小泉特有的。” 與以往使用生鐵鍛打剪刀不同,張小泉制剪法將鋼與鐵同時作為剪刀的原料,將浙江龍泉的好鋼嵌入熟鐵做刀刃。
這是因為鋼比較硬,可以做到削鐵如泥,但它很脆,而鐵相對柔韌,用於鍛造剪體更合適,造型更為方便。這就叫,“好鋼用在刀刃上”。
鋼和鐵的緊密結合,完全要靠高溫和鍛打。
要等到刃口發紅,冒出火花,這時候已經接近鋼的熔點1515度。在正確的時機,匠人要在高溫下反復敲打。不能敲得太重,因為鋼會斷裂,但太輕又起不到作用。輕輕地,鐵帶著鋼一起定型。
磨剪刀的工序也至關重要。
先要用粗山石對剪刀裡外口面兒進行粗磨,然後還要用鎮江出產的細泥磨石來磨,最後要讓這把鐵器摸起來像綢緞那樣光潔。在最後一道工序中,匠人更通過手工微調,把刃口的摩擦點調到最合理的位置。
經年累月,匠人的手被刀刃劃個口子是常事,丁師傅的手背上就遍佈著新新舊舊的大小傷疤,有時候,燒紅的鐵沫還會迸到眼睛裡。
這樣辛苦打制的剪刀,用上一陣,很容易會形成一種感情聯繫。
和工業標準品不同,它們每一把都有細微的弧線變化,剪起來手感也不同——張合是有角度的。每個個體都因為工匠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的性格。不論是匠人還是使用者,都很容易認出屬於自己的那一把。
過去,一把順手的剪刀,可能會使用一二十年,經過老師傅重新打磨,一樣很好用。而現在,人們習慣了快速消耗的消費方式,工業生產的不銹鋼剪刀,使用壽命只有傳統工藝的一半左右,而且很難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