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從西湖到米蘭,中國傳統融入當代設計

2017年米蘭設計周在4月4日拉開帷幕,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這座設計之都。

作為世界公認的最高規格的年度設計盛會,米蘭設計周被稱之為設計界的奧林匹克。這自然吸引了無數時尚品牌和新銳設計師前去朝聖。

這一次來自品物設計工作的張雷作為策展人來領中國設計團隊在米蘭設計展驚豔亮相。他們從西湖出發,為米蘭帶去在漫長時間中積累發酵的“融”系列五年大展。

融,始於2012年,意將中國傳統手工藝中的五種材質“竹、絲、土、銅、紙”融解到當代設計中。

5年間,他們的足跡遍佈30個自然村落,寄予2千多種材料,50為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呈現出70件當代設計作品。

2015年,在積累了大量的手工藝素材後,From余杭融設計圖書館成立。作為非盈利組織與所有設計師分享他們的成果,用現代美感與傳統文化底蘊並存的作品,來詮釋中國當代設計精神。

【 竹 】

作品:Air Chair

設計師: 張雷,Jovana Zhang,Christoph John

百折不撓的竹子在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下,亦能轉變為繞指柔。竹材柔韌性和強度的極限在哪裡,設計師結合中國傳統竹編工藝,作出了特殊的闡述。這也正是“融”系列融化和融合的精髓所在。

作品:森物再造計畫 Forest ELF

設計師:駱毓芬

以傳統工藝現代化為設計理念,通過“竹包管”的方式,使金屬管呈現出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形態。借助現代科技結合傳統手作,賦予作品細緻的美感。

竹子的堅韌、挺拔的特質一直被中國人所嚮往和讚美,而在日常的生活中,竹制的器具早已融入每一個家庭。

竹絲扣瓷的手工技藝,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一隻水杯上的千絲萬縷,都是由手工藝人的雙手一絲不苟的完成。冰冷的器具因此而飽含了溫度,而原本尋常的飲水過程,也變得格外鄭重起來。

以陶土為材,用現代設計語言重塑竹節杯。截然不同的質地,卻有著同樣中國風韻,手工製作的方式讓它更多了份古樸的意味,喝一口由它裝載的香茗,心中也會平生幾分幽靜安然。

【 絲 】

作品:隱

設計師: 王聖海

用中國傳統造紙工藝對輕盈的桑蠶絲進行特殊處理, 在燈光的映襯下,給人一種雲霧繚繞的獨特觀感。於深夜的明暗之間,空靈的禪意便由此而生。

與對竹子的要求相反,設計師將原本柔軟的絲線硬化,用持久成型的方式來塑造靜態的流線造型。而在這種物質轉換的過程中,也引發人們對於傳統材質與工藝之間的結合有了新的思考。

將桑蠶絲和布藝結合,生動地模擬了水母在水中遊弋的形象,讓整個空間好像也有了份深海般的神秘與寧靜。

【 土 】

作品: 地質的層 Earth Layers

設計師: 王卓、江昕荷、孫瑾瑾

運用最古老的灌漿手法,配以不同顏色和種類的土質,通過各層的融合,最終呈現出了這樣一件層次分明的藝術品。通過這一形式,你見證了同一容器裡從從宜興黑紫砂土到景德鎮高白泥之間產生妙不可言的融合。

作品: 陶瓷與布染 Ceramics and Dyeing

設計師: 王卓、江昕荷、孫瑾瑾

染布與制瓷本是毫無關聯的兩種工藝,但將兩者結合卻帶來意外的驚喜。當布料獨有的紋理和色彩呈現於瓷胚表面,從視覺上陶瓷的質感也發生了全新的變化。

作品:食器

設計師:Tay Ung

這組食器小品取材自最簡單的園藝土和生物樹脂。面對地球上最充裕的原材料,通過最樸實的設計,旨在時時提醒著你每日所飲所食都與腳下這篇土地息息相關。

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土便是大地,而大地則是象徵著母親和一切力量的源泉。而土壤中也包含了多種物質,設計師們希望他們的作品中也能蘊藏如大地般寬廣而包容的生命力。

採用高溫窯變工藝,經由手繪,將自然的山水巧妙的融入的到日常的水杯中,講述東方現代美學。從而在平淡的歲月中,為你提供了一份淡泊而寧靜的陪伴。

樸,臺灣特有的瓷器技術,再融合泥土和釉藥,施以鎏金釉色,讓花器有了一種天然的質樸之美。固定于牆面成為渾然天成的裝飾,與綠植花藝打造雅致家居空間。

越簡單越不凡。沒有任何色彩的修飾,只憑藉著原始的質感和如折紙般的立體線條,呈現出幾何之美。無論什麼類型的花束,它樸實的外表也都能將之襯托的更加動人。

【 銅 】

作品:行走的花器

設計師:羅黛詩、譚志鵬

將失蠟澆築工藝和銅著色工藝相結合,讓這件花器脫離了人們腦海中固有的銅器形象,而有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金屬的剛勁搭配流暢柔和的線條,完美地展現了銅質的剛與柔。

作品:陳煒

設計師:BUT設計工作室

將厚重的鳳梨格木託盤正中嵌以銅材,在這令人驚豔的組合之外,設計師將畫作溶解於銅的表面。精細的紋理還可以覆紙拓印,再現中國傳統印刷工藝。

和其它幾種材質相比,銅可能在中國擁有著更加悠久的使用歷史。看似堅硬,其實卻有著極佳的可塑性。設計師們在完成高難度的複雜形態的同時,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實踐著“熔+融”。

一個閉著眼睛踮腳而立的小女孩形象,在青銅的材質下也依然有種翩然靈巧之感。或許她就正好就是你心中那個很久前的自己,正仰首盼望著美好的夢想和未來。

黃銅茶墊上印就蘭花圖案,置於案幾之上,品茗時光也更多了份自得與悠然。記錄時光印記的黃銅材質還會在你天長時久的摩挲中,被時光浸染得更加潤澤和厚重。

【 紙 】

作品:格子系列

設計師:譚穎君

以紙和瓷土為媒介,通過折紙的方式來創造出不同的結構與空間。雖然紙的纖維在燒制的過程中消失,但紙質的痕跡還是保留了下來。所以最終的成品既有紙的輕薄,也有了瓷器的細膩與光澤。

作品:飄2

設計師: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張雷

由第一代宣紙椅演變而來。現代極簡的外表下,內裡卻還是中國傳統工藝的底子。結合杭州西興燈籠的傳統手工藝,將紙漿如拍烙餅般一層層的堆疊而成,也不需要卯榫與膠水,在紙與竹的共同作用下天然地渾為一體。

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材質,它是脆弱的,也是多變的,有著極強的包容性。但如何將這最簡單的材質玩出新意,設計師們的確花費了不少心思。

由特殊的工藝紙製作完成,讓人想起了蘇州庭院中的鏤空窗。簡單的線條抽象卻極富張力,細膩的質感更是手藝人的匠心凝結,進而美化你的牆面。

牛皮紙製作,拉開後如手風琴般靈動。它的存在,既是對傳統的繼承,也是對舊有觀念的顛覆。你也不必擔心它的承重問題,即便身負300斤的重量,它也不會被損壞或變形。

在電器盛行的時代,一把宣紙蒲扇帶來的不僅是微微的清涼,也能讓你擺脫不安和煩躁,重新尋得一份回歸自然和原始的平靜愜意。作畫其上,盡顯閒情逸趣。

五年的沉澱,“融”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領略到了中國之美,也感受到了中國設計師們的設計力量。我們期待著更多“融”的出現,也在等待著下一個五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