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幹掉3LCD 會不會是DLP迎來的下一個春天

市場對某種技術的接受程度往往很是直觀,只要看採用這種技術的產品銷量就可一窺究竟。而投影技術發展到目前已經到了膠著狀態,這是因為投影技術日趨成熟,DLP和3LCD各自都有優勢賣點,兩種技術誰也不能徹底的擊敗誰。這種膠著狀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這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投影的前景何去何從,誰能笑到最後?

兩種技術瓜分天下的投影市場將何去何從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瞭解下DLP投影技術和3LCD投影技術有什麼區別。這二者都是當前投影機採用的主流投影技術,但是原理卻大不相同。前者將光源投射出的光線通過色輪的高速旋轉以實現混色,再通過DMD晶片的反射,將畫面投射出去;而3LCD則是先將光源光線進行過濾、分解,而後帶有不同顏色的光線透過液晶面板成像,融合後的畫面再通過鏡頭投射出去。

採用了DLP技術的智慧微投產品

這兩種技術出現的時間並不同,3LCD要先於DLP出現。在3LCD投影獨霸市場的情況下,DLP以“零基礎”追趕,就是這樣一種後起之秀,又是緣何經過了市場的考驗,而且佔據了當前投影市場半壁江山的呢?這一問題可以從DLP技術的優勢裡得出結論。

首先,這兩種投影技術都能實現投射目的,但基於技術本身的特點,DLP技術採用的是反射原理成像,3LCD採用的是透射原理,因此二者在畫面對比度上的呈現有一定差距,DLP技術呈現的對比度要優於3LCD技術,消費者在實際使用中也能感受到二者之間的差異。

不同對比度 顯示效果有所差異

在投影市場的開端,人們追求的參數無非是亮度、解析度等等,並沒有“對比度”這一概念,一是因為當時市面上的產品並不會出現其他太多的種類去與之比較,另一方面是因為人們還沒有這種意識去注意畫面中的細節是否豐富。

豐富的畫面細節讓顯示效果更加動人

在DLP出現後,首次提出了“對比度”這一概念,人們開始意識到,想要追求更高品質的畫面,畫面裡呈現的明暗細節也要豐富才行。於是消費者開始主動向DLP技術傾斜,採用這一技術的投影機有了銷量上的增長。

這兩種技術之間的優劣不止在對比度上有所體現,防塵功能上也有不同。DLP技術能夠讓內部元件處在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所以並不容易受到灰塵侵擾。而3LCD技術需要一個較為開放的內部構造,自然灰塵較多。

3LCD原理圖

諸如教育市場這種環境就經常有粉塵的問題,此外,我國很多北方地區較為乾燥,粉塵較大。採用了3LCD投影技術的投影機需要經常清灰,消費者逐漸感受到這種產品的不便。儘管廠商會提供防塵網,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灰塵對機器內部的污染問題。

投影機的除塵網

採用了DLP技術的投影機在這一點上就能有效地將灰塵阻擋在外,不易受到落灰影響,內部也無需用戶繁複主動清潔,所以對用戶來說維護週期更長,維護費用也降低了。廠商為以防萬一,也會給採用了DLP技術的投影機配備防塵網,所以在防塵問題上,3LCD並沒有什麼優勢。

除了對比度較高,防塵能力強之外,DLP技術能夠逐步成長起來也跟市場環境有關。如果市面上僅存活一種技術可以實現投影效果,那就會演變成寡頭式的壟斷行業,產品的定價也會越來越高,這種情況對消費者而言最終是弊大於利的。

經濟學中 使用供求曲線模型去表現供求關係

對消費者而言,不論採用哪一種技術去生產投影機,生產出的投影機都是互為替代品的,對於滿足實際的使用需求來說,這二者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能實現投影成像的目的。因此當市面上出現了新技術的時候,消費者就會主動進行對比,當發現DLP技術的諸多優勢之後,便會主動購買此類產品。

消費者面對不同商品 會主動做出選擇

DLP技術在用戶的青睞下逐步發展壯大了起來,價格因素也讓選用了DLP技術的廠商有了發展下去的動力。很多台系廠商看到了DLP技術能夠被市場所接受,紛紛投放這一類型的產品,市面上採用DLP技術的產品便越來越多了。

就在這兩種技術針鋒相對的時候,光源的改變穩固了DLP技術的市場地位。起初,DLP技術的色彩表現能力並不好,但隨後,鐳射光源出現了,這種光源可以放射出更為純淨的光線,對DLP技術提升色彩展現能力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點。而鐳射時代下的3LCD技術,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展現優勢。

RGB三色鐳射光源

那這是不是意味著3LCD技術已經窮途末路,回天乏術了呢?從目前來看,由於3LCD投影技術應用時間較長,在市場中還是佔有一定的地位,採用這種技術生產的投影機還是很多的。如果說消亡的話,那在短時間內並不可能。

採用了3LCD投影技術的投影機

總體來看,DLP技術在當前市場中已經站穩了腳跟,市面上採用了這一技術的投影機數量也很大。這一技術相較於3LCD技術在對比度、防塵效果等方面都佔有一定優勢。在鐳射光源出現後,DLP技術的表現能力更是給了3LCD技術沉重一擊。儘管如此,3LCD技術由於發展時間較長,短期內並不會消亡,所以DLP技術和3LCD技術在市場中共存的局面還是會延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