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網球丨我在打地上的乒乓球

這次清明節從深圳回鄉掃墓祭祖,遇到多年未見面的朋友——我打乒乓球多年的黃金搭擋,她也是從上海兒子家回來。兩人一見就相擁相抱,都很激動,還是她先急切地問:你好嗎?還在打乒乓嗎?找到新的搭擋沒有?……一連串的問號像連珠炮一樣砸過來,我定了定神,笑著告訴她:我把桌上的乒乓球搬到地上去打啦,也就是網球。她聽了吃驚不小,眼瞪得老大,嘴張得能吞下一個雞蛋。連問是怎麼回事?

我忙著給她泡茶,說:那是2011年11月的一天,深圳都市頻道報導,市仙桐體育公園建成,在試運行期間,免費向市民開放。第二天,就和先生一同前往實地考查,體育公園建在梧桐山腳邊,青山綠水中有乒乓球和羽毛球室內館,露天的有籃球、足球和網球場。回家後把情況告訴了女兒,重點講了有六片網球場地。記得李娜對媒體說過,網球就是在地上打的乒乓球。女兒聽後笑笑當時沒說什麼,第二天,她下班就背著兩支威爾勝網球拍和一袋網球回家,說,我猜對你們的心思了吧?好好學,以鍛煉身體為主,不要太累啦!

可打網球和打乒乓畢竟還是有差別的,網球拍的拍面更大,不好掌控,特別是反拍,要用雙手握拍才能把球擊過去。而乒乓球只須單手就可擋或抽過去。不過正手還是可以借鑒乒乓球拉弧圈的方法來學習的。因網球拍的彈性足,拍面稍微打開一點點,球就會彈得很高並飛出底線,拍面略關一點球又太低會觸網,撿球的時間比打球的時間還多,想想不對勁,應該是術有專攻吧。

回家後打開電腦,找百度學習網球知識,再調出教學視屏。先從握拍開始,有大陸式、東方式、西方式和半西方式。我選擇了東方式握拍,於是對著電腦練習揮空拍,接著練步法,先練橫向移動,有交叉步和小碎步。在家沒事時就在客廳或房間裡隨時練習,第二天到網球場再理論聯繫實際,針對性練習。我們還像教練那樣互相喂球,同時指出對方不正確的地方,有時也會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服誰,最後回家用視屏說話。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終於可以對拉幾個回合。

看過球友推薦的尼克教學法,但感覺過於“院校式”了,是職業選手的最愛。於是我們又自找了一位外國教練的視屏,這瘦高老頭講解幽默風趣,教法也很接地氣,完全適合我們這種菜鳥級。可惜忘記了他的名字。印象很深的幾點,大概是:1.人要半蹲站成弓型,目視前方隨時準備移動,迎接對方來球。2.人要像麵條一樣柔軟,也就是像小德那樣身體柔韌性強,便於接球。3.擊球時,球拍要比來球低30公分,提前拉拍,利用腰和肩的扭轉力擊球。4.擊球後,球拍一定要隨揮到肩後,這樣球拍與球經過磨擦,就會旋轉著飛向對方的場地,球質就會增重而不出底線。

我還利用乒乓球的搓球方法,來練習網球的正手切球,反手削球也按乒乓的打法來練,在學習切削球方面,我就比先生有明顯的優勢。深圳的氣溫高,紫外線更強,曬在身上火辣辣的,只要不下雨,我倆都早早起床去打球,為的是清涼些。就引來晨練的一些老人駐足觀望,有時還會笑著豎起大拇指誇打得好。更有甚者,受我們影響,也買來拍子進場學球。

這樣玩球一年,球技有些進步,正在春風得意時,體育公園免費試運行結束,開始收費。每小時50元,如果每天按2小時算,就得交100元,這樣心裡有點承受不了。於是就另闢蹊徑去打廣場球,找到一處停車場,是用馬賽克鋪的地面,四邊也有圍牆,早上停車很少。缺點就是球落在馬賽克上,有時會不規則彈跳。熟能生巧,慢慢也就可以應對自如了。我們戲稱為0號場地,每天照樣樂呵呵地在此揮灑汗水。

時來運轉,深圳市提倡全民健身活動,羅湖區還特別為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網球場地。這球場曾經舉辦過澳網亞太地區預選賽,水泥和沙子都是國外進口的,絕對的國際標準。我倆又迎來了打網球的第二個春天,就決定學習網前截擊和放小球等,利用以前打乒乓球的相同原理來練習,學起來容易多了。然後又向發球進攻,先三指托球高拋,拍面在擊球瞬間與球磨擦帶切。終因身體與年齡的關係,能進區但衝勁不足。然而我們也心安理得,退休後還能學會一門技術,誰說60歲後不能學藝?我與先生約定:只要還能走得動路,就要將網球運動進行到底!

我的乒乓搭擋好友聽完我的講述,非常興奮。站起身拉著我的手說,回上海後也要說服兒子去學網球。她兒子在讀大學時就是乒乓高手,在學校還拿過名次呢。她告訴我:兒子畢業後在空調廠搞設計,老在電腦前坐著,一定要把他拉到網球場上,多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強身健體!說著,我倆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