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媽媽一句話,竟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

文 | 優媽

來源: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

01

最讓我傷心的,就是我媽罵我“不要臉的賤貨”……

這是昨天在朋友圈文章裡看到的一段話,而且是一位女生的媽媽親口說出來的。

這位女生大二的時候談了個男朋友,異地戀,但是彼此感情很好。假期裡,男朋友的母親邀請女孩去家裡玩一天。

女孩滿心歡喜,跑去徵求媽媽的意見,等著媽媽嘮叨如何注意安全、如何在別人家注意言行舉止、如何保護好自己……

沒想到,媽媽拉著臉質問:“這還沒結婚呢,你火急火燎地往人家跑什麼?咋這麼個不要臉的賤貨呢?”

女兒愣了好一會兒,然後跑到自己屋哭了一整天。

那個假期,女孩終究沒有去男朋友家玩。再後來,倆人就慢慢分開了,因為女孩每次跟男朋友見面,那天媽媽說過的話都會強行闖入腦海:“你個不要臉的賤貨!”……

02

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正是愛面子、小羞澀、對愛情充滿憧憬的時候,被自己親媽劈頭蓋臉罵一句“不要臉的賤貨”,心裡得多受傷、多崩潰!

雖然很多父母在責備孩子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主觀惡意,最終的目的也是希望孩子能改錯、能變好、能乖。

但是,明明有100種跟孩子好好說話的方式,我們卻常常選擇了那種最帶刺兒、最羞辱的方式。

這種話一出口,就已經偏離了最初的愛,變成了羞辱與傷害。這種對孩子人格的侮辱與否定,會給孩子造成一生都難以擺脫的陰影。

03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幸福感,往往是來自于父母;但是對於一些孩子來說,第一道童年的陰影,也是來自于父母。

朋友姜小娟的父親,是村裡的小學語文老師。三年級的時候,薑小娟被分在了父親班裡。

第一節作文課,是看圖寫話,要求根據課本上“姐姐給妹妹剪指甲”的圖畫,寫一篇小作文。

當時,全班同學都紛紛掏出參考書,對著例文照抄,只有薑小娟想創造一下。她先抄了一點兒例文,然後又在後面發揮了一段:“不剪指甲,就會生病,生病了就得把針吃藥,多難受呀……”

薑小娟迫不及待地跑上講臺,把自己的“大作”拿給父親看,期待著父親能發現並表揚她的創作。但是,父親一臉嚴肅地看完後,指著一個地方說:“把針吃藥,什麼意思?”

薑小娟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哦哦,不好意思,寫錯字了,是打針吃藥、打針吃藥!嘿嘿”

父親一下子就發火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罵道:“嬉皮笑臉!寫錯字很光榮是吧?你眼長著幹嘛用的?有眼無珠!”

然後刺啦一聲撕了作文本,往桌子上一丟:“重寫!”

當薑小娟怯生生地捧著作文本,從講臺走下來的時候,心裡又委屈又疑惑:“為什麼別的同學完全照抄都能得100分,自己辛辛苦苦創作一番卻得重寫?”

為了避免再出錯再招父親罵,姜小娟跟其他同學一樣,比著例文,一字一句地抄,一筆一劃地寫,然後老老實實地交到講臺上。

作文本再發下來時,上面寫了個“優”。

從此,薑小娟對寫作文,甚至對語文課,都徹底失去了興趣和熱情,再也不敢亂搞什麼創作了,生怕哪天再招來父親一通罵……

薑小娟的父親,身為老師,肯定是想對自己你的孩子嚴格要求,在全班樹個榜樣。但是,那一句“有眼無珠”,卻摧毀了一個孩子心底剛剛萌發的那一丁點兒興趣和創造力。

04

語言的暴力,是我們打著愛的名義,懸在孩子頭上的一把刀。不否認,在這把刀的修正下,孩子確實會變得很乖、很老實。

但是,這份乖巧和老實,不是來自于孩子內心的教養,而是迫于父母的壓力,是內心經受羞辱後的一種自我放棄。

每當談到這個話題,我總會想到心理諮詢師賴佩霞女士的一段演講:我們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

“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你是豬腦子嗎?” “喊你吃飯喊3遍了你知道嗎?你是聾嗎?” “你要把吃的勁頭用在學習上,早考好了”……

99%的父母,肯定說過類似的話,而且在訓完孩子後,還不忘加一句:“我罵你是為你好,你要不是我的孩子,我才不費口舌呢!”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總是在模仿著父母的說話、做事、表達情緒的方式方法。等我們老了之後,孩子也會用相同的方式,來“愛”我們:“媽,沖廁所!你咋越老越糊塗呢?” “媽,我們說話你別插嘴行不行!” “媽,你別整天念叨老家那點破事行不行?”……

這時候,聽到孩子這麼訓斥你,你會感到高興嗎?你會把這當成愛嗎?

不,你肯定很傷心、很委屈,就像孩子小時候被責駡時一樣……

05

父母,是離孩子最近的人,最清楚孩子的弱點和痛處,所以我們無意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精准而且致命。

其實,只要耐下心、壓下火,學著去接納、去尊重,教好孩子的方式其實有很多很多,為什麼非要選哪種簡單粗暴又兩敗俱傷的方式呢?

收起自己的粗言暴語,好好說話,是我們為人父母最需要修煉的基本功,也是培養一個健康孩子最好的方式。

我們自己童年受過的傷、留下的遺憾,就不要再轉移到孩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