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古代女子咋化妝?沒卸妝油古人怎樣卸妝?

“雲想衣裳花想容”,衣服與妝飾,是我們近距離接觸古人生活的兩扇門。古代女子如何裝飾自己的面龐呢?以下是古代女子的幾種化妝技法,讓我們一起進入古人的審美世界吧。不過在這之前先來看看古代 是怎樣卸妝的?然後再看看她們是怎樣化妝的。

古代人是怎樣卸妝的?

由於古代女人所用化妝品的特性,卸妝時,用澡豆或者肥皂正常洗臉就可以了。 戲曲的妝容比較特殊,面部需要用到油彩,是不溶于水的,故而古時卸戲曲妝一般使用麻油、菜油、花生油。

【敷粉】

中國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隨後又發展出鉛粉、紫粉、珍珠粉、乾粉、水銀粉、檀粉、香粉等豐富的妝粉。東方女子追求肌膚白皙,妝容時先在臉上敷粉。這類粉末最主要成分是鉛,所以又稱鉛華。詩雲:最愛鉛華薄薄妝,更兼衣著又鵝黃。除鉛華,各朝也調配自己獨特的妝粉。唐人喜歡在粉中摻入西域香料,稱迎蝶粉;宋人將益母草、蚌粉等調製玉女桃花粉;明人則以玉簪花為主料,制玉簪粉。

雅詩蘭黛 持妝粉底液, 非常精細,上妝要快不然就幹了,持妝度很好 。妝容自然,有自然的光澤,不油膩,不脫妝,很滋潤。遮瑕力超級好,越久越自然也是真的。超持久。不控油但是抗油,防水防汗,粉質中上。

芭比波朗 舒盈平衡粉底液,輕薄。塗上不油不亮,還是偏啞光。舒盈平衡粉底露滋潤質地卻絲毫沒有油質或蠟質感,打造零負擔無痕裸妝,仿佛天生擁有自然美好的肌膚。

【施朱】

伴隨著敷粉,女子往往還要施朱,即在臉頰上施一定程度的紅色妝品,使面色紅潤。這種妝品便是為人所熟知的胭脂。《中華古今注》曰:“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據史書記載,“美人妝,面既施粉,複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可見胭脂對婦女面部化妝的重要。

BOBBI BROWN芭比波朗 漾香胭脂 腮紅,均為棕色基調。色澤柔和動人,質感絲薄輕滑,可與肌膚完美融合,妝效持久清新,只需在兩頰輕掃,輕鬆掃出臉部細膩自然的紅暈,讓整張臉都亮起來。

JILLSTUART甜蜜愛戀腮紅,簡直不能更棒,顏色是淺淺的少女嫩粉,帶一點點橘,特別嗲,很適合日系妝。混在一起塗,淡淡的橙色,有一些微微的珠光,能提亮膚色,顯色不是很重,很自然。

【眉妝】

中國傳統妝容不重眼妝,但極重眉妝。早在周代《楚辭·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的描述,說明用黛畫眉之俗,由來已久。《詩經》有“螓首蛾眉”,漢魏時期出現了“城中好廣眉,四方畫半額”,唐代眉妝更是長、闊、濃的集錦之作,宋明時期的眉妝又重新興起纖細秀麗的長蛾眉。

empro醫美博魅惑三角水滴眉筆,水滴形的筆頭,顏色不深,不是非常上色的那種眉筆。不傷眉毛,用的時間短,沒很大感覺,但很好勾勒眉型。這款顏色很自然,感覺能hold住大部分發色,上色挺均勻的。

shu uemura植村秀自動砍刀眉筆,眉筆管用料很足,很上檔次。砍刀眉筆可輕鬆打造自然、霧面的效果,眉筆並非上色效果越深越好,對於新手而言這款眉筆避免畫錯重新擦掉重畫的繁瑣。

【點唇】

中國古代女子點唇的歷史由來已久,先秦文人宋玉筆下《神女賦》中就有“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詞句。劉熙《釋名·釋首飾》一書中便記載了點唇所用的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點唇的式樣千變萬化,不拘一格,總的來說以嬌小濃豔為美,俗稱“櫻桃小口”。

妙巴黎唇色編輯口紅,這款唇膏,膏體很不錯,就算唇部不打底,塗上也不也不幹,不起皮,其次這個顏色真心很漂亮,比較清新的紅。顏色不錯,是我喜歡的顏色,抹上之後非常提的膚色很白皙。

香奈兒炫亮魅力絲絨唇膏,很保濕很滋潤。持久度很好不過沾杯。用起來特別得不錯,聞起來有種香香的味道,然後擦到嘴上也特別得滋潤不容易掉色。口紅淡淡香氣,顏色很正,易上色,很滋潤,要粘杯,亮度很持久哦!

【面飾】

面飾是女子飾容的常見手法,主要分為四種“額黃”“花鈿”“面靨”和“斜紅”。“額黃”是以黃色顏料染畫於額間而得名,也稱“鵝黃”“貼黃”“鴉黃”等。唐代虞世南《應詔嘲司花女》載:“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五代牛嶠《女冠子》詞:“鵝黃侵膩發,臂釧透紅紗。”北朝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載譽歸來後,也不忘“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些詩詞中提到的便是額黃妝。

【斜紅】

形如月牙,色澤鮮紅,分列於面頰兩側,鬢眉之間,其形象古怪,立意稀奇,有的還故意描成殘破狀,猶如兩道刀痕傷疤,亦有作捲曲花紋者。南朝梁簡文帝《豔歌篇》中曾雲:“分妝間淺靨,繞臉傅斜紅。

【花鈿】

專指一種飾於額頭眉間的額飾,也稱“額花”“花子”等。花鈿圖案繁複多變,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狀如扇面,有的又和桃子相仿。其中以梅花形最為多見,這便是承繼于南朝壽陽公主的梅花妝。五代牛嶠《紅薔薇》詩:“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酒泉子》詞:“眉字春山樣,鳳釵低嫋翠寰上,落梅妝。”均詠的是此種梅花形花鈿。

【面靨】

又稱妝靨。靨指面頰上的酒窩,因此面靨一般指婦女施于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古代的面靨名稱叫“的”(也稱“勺”)。指女子點染於面部的紅色圓點。漢代劉熙《釋名·釋首飾》載:“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面靨的形狀也並不只局限於圓點,而是各種花樣、質地均有。有的形如錢幣,稱為錢點;有的狀如杏桃,稱為“杏靨”;還有各種花卉的形狀,稱為“花靨”。

【髮髻】

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山以草木為本,人以頭髮為本”,把頭髮看成是生命的象徵。歷史上成湯剪髮以祈雨,曹操割發以代首,楊貴妃剪髮為示已離開人間等歷史故事,都表達了這一共同的信仰。而擁有一頭濃密的秀髮,做出各種精美的髮髻,插戴各種華麗的首飾,成為女子傳統妝容中不斷的追求,也因此誕生了成百上千種髮式。

女子十五而笄,代表著成年,也意味著可以梳各種美麗的髮髻。女子的髮髻款式變化多端,無以計數。時而垂於腦後,如漢代盛行一時的墮馬髻;時而梳發成環,如魏晉流行的靈蛇髻;時而搭於一側,如唐代的拋家髻;時而巍峨于頭頂,如宋代流行的朝天髻,等等。

Aimee醬有話說:這下你應該知道古代人是怎樣化妝的了,而且連她們是怎樣卸妝的你都知道了。在臉上搽粉古代稱傅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

如果你也喜歡小編的推薦,就請多多關注,多多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