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為何人家的車能跑,我們的車得強制報廢

很多人對於第一部車的選擇不是很慎重,認為幾年後就可以換一部更好的車。因為在中國,一部汽車是很難活過15年的。對於汽車,人們更多的是只愛慕它們年輕時的容顏,但卻沒有幾個人願意陪伴著它們走過無情的歲月變遷。

在此之前,汽車跑到10年或者50萬公里時,就該當廢鐵處理掉,但在2012年發佈新版《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取消了汽車的報廢年限,只要檢驗能過,就能夠一直開下去。這樣一來,國內的車主朋友們完全可以小心駕駛、精心保養,在幾十年後還能開出去兜風。

剛剛躲過強制報廢這一劫的國內汽車,又趕上了倒楣的霧霾。借假環保之名,開始對領取了黃色環保標誌的車先禮後兵,先以補貼誘車主爭取主動,再通過限行圍追堵截。任你的車況再好,也難以遭堵截。中國的環保進程實在太快,從“國一”到“國五”,就連“黃標車”也強遭淘汰,現在買輛車,十來年就“黃標”了,再珍惜又有何用?

據《物權法》,車子是公民的合法財產,“有關部門”是不能隨意替人家處置的。然而,這條路走不通就行那條,我不強制你報廢,但能夠禁止你上路,今天不讓你進市中心,明天不讓你上高速,後天不讓你走國道,在四面圍堵之下,一輛開不上路的車子,留著還有何用?於是,黃標車主們只能把車子交出去報廢。

一輛私家車,只要保養得當,車況通常都能維持在很好的狀態。且現今發動機的耐用性、潤滑油的性能以及車身的防銹工藝也都在顯著提高,就現在的造車技術而言,一輛車跑個三五十萬公里、用個二十來年也不會有問題。在德國,車齡超過20年的汽車將近有300萬輛,20年前的造車技術,不管是車子的環保標準還是耐用性,與現在的車都沒法比的,但人家的車還在跑,而我們的車卻要被強行批量趕進拆車廠。

當前的中國,這一切還都是幻想。官方一方面鼓勵汽車大賣,另一方面又加速汽車的淘汰,以之為治理空氣污染的唯一法寶;百姓一方面熱衷於買新車,另一方面又做好了幾年後換車的準備。如此環境之下,一輛車想真正成為經典車甚至古董車,實在是太難了。

在歐美,我們可以在路上看到大量的老車,歐洲像高爾夫這樣第一代車和最新一代車同時出現在路面上很是常見,一輛30年以上仍能夠正常工作的汽車可在保險等方面享受優惠,而德國更提供一種帶有字母“H”的車牌,用以對那些經典老爺車的尊重。歐美汽車的密度並不比我們小,但是卻並沒有借環保之名大規模剿殺汽車。在此之下不得不深深思考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