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同樣是為了變美,古代的方式比現在狠多了

是不是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會被他們的妝容驚豔到,其實都是電視劇而已,真實的古代女子並沒有那麼精緻的化妝術,來看看古代是如何化妝的。

敷鉛粉

古人化妝的第一個步驟是敷粉,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隨後又發展出鉛粉、紫粉、珍珠粉、等豐富的妝粉作用與現在打粉底類似,但是鉛粉是重金屬,雖然塗在臉上會增白,但長期使用會讓皮膚發青、發黃,妙齡少女最後變成黃臉婆。

施朱

施朱,就是在臉頰上施一定程度的紅色妝品,使面色紅潤。早在商周,女子已懂得在面部擦拭腮紅美顏,材料為朱砂。

畫黛眉

古人將眉毛稱作“七情之虹”,因為它最傳神,使面部更加立體,因此眉妝在中國古代的地位遠高於眼妝,戰國沒有特定畫眉毛的材料,女子們就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為了美也是無所不能。

點額黃

點額黃又稱貼花鈿,對鏡貼花黃也是指這個。圖案繁複多變,其中以梅花最為常見。

畫面靨

靨指酒窩,面靨是在女子的面頰兩旁,用丹青、朱紅等顏料點綴出各種形狀。始于宮廷,期初並不是為了裝飾,而是一種特殊的標記。當某個後來例假時,不能被帝王臨幸,又羞於啟齒,就在臉上畫連個小紅點,女史減齡就不會安排侍寢。後來逐漸成為一種裝飾流傳到民間。

描斜紅

斜紅始於南北朝,是在眼角兩旁各畫一條紅色的月牙形,

塗抹的深淺、粗細各有不同,在唐代的宮廷中頗受女性歡迎。

這種妝容來自于魏文帝寵愛的一位宮女不小心留的傷疤,她以為會毀容失去寵愛沒想到楚楚可憐的傷疤讓她更加受寵,於是其他宮女也紛紛效仿,後來演變成一種特殊的妝容。

點口脂

在唐代,僅供製作口紅的植物就多達二三十種。唐人以蜂蠟代替前人的動物脂膏,又摻以朱砂、紫草,終於調試出紅色、粉紅、紅褐色等不同色號的口脂。 古人崇尚“櫻桃小口一點點”,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女孩子們先用白色打底以覆蓋唇色,然後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畫出唇形。現在流行的咬唇妝,早在古代就已經風靡

看完是不是覺得血槽已空,看來愛美的天性對於女性來說是與生俱來的不分年代的,古代人在如此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都這麼追求美,現在的你不化妝能對得起這麼繁多的化妝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