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開發出轉化率破紀錄太陽能電池,極飛發佈首款智能測繪無人機|新智造週刊
雷鋒網新智造按:日本公司開發出轉化率破紀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26%+;3月20日,極飛召開2017年春季發佈會,以極飛地理的品牌對外發佈首款智能測繪無人機——XGeomatics C2000;前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技術負責人劉智勇離職創業,做出大學園區快遞機器人;本文總結了本周雷鋒網「 新智造」欄目報導過的新研究、新產品和新公司。
新研究
戴上這款眼鏡,開啟超越常人的四色視覺
理論上,常人的肉眼是三色視覺(Trichromacy),通過三種視錐細胞(也可以說感光色素)來生成藍色、綠色和紅色的波長。但是,肉眼的不足之處是存在同色異譜色(metamers),也就是說儘管色彩看起來相同,但實際上是由不同光譜組成的。
為了突破人類肉眼的「固有冗餘」,來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了針對左右眼使用兩種不同透射率鏡片的設備,通過分離短波視錐的回應,有效引發了四色視覺(Tetrachromacy),也就是存在四種不同的眼錐細胞類型。
在戴上眼鏡之後,佩戴者能夠區分同色異譜色之間的差別,從而讓佩戴者看到此前肉眼無法看到的新顏色。物理學家 Mikhail Kats 向 New Scientist 透露:「肉眼看起來完全相同的顏色,當你戴上眼鏡之後就會發現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顏色。」
日本公司開發出轉化率破紀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26%+
組成太陽能板的矽單元有一個理論效率極限為29%,但到目前為止,這一數字已被證明難以實現。事實上,效率可以達到20%的產品就被認為是非常好的太陽能電池板。不過日本化學製造公司 Kaneka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線轉化率26.3%的太陽能電池,打破之前25.6%的紀錄。雖然只是增加了2.7%的效率,但在改進太陽能電池技術越來越艱難的今天實屬不易。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在論文中還提到,他們向《 Nature Energy 》雜誌提交研究報告後又進一步優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了26.6%。而且這個結果已經被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REL )認可。
在《 Nature Energy 》雜誌的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個由高品質薄膜異質結層( HJ )構建的180.4平方釐米矽單元——也就是說,該單元內電子不能存在的空隙將大大減少。異質結層控制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被廣泛採用,松下( Panasonic )就在布法羅市的 Solar City 工廠中使用它為特斯拉製造電池,而Kaneka也有自己專屬的異質結層技術。
新產品
互動式鐳射投影微型掃描器BML050:可將所有表面轉化為虛擬使用者介面
Bosch Sensortec是全球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MEMS製造商Bosch(博世)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賣消費類電子產品微機件MEMS感測器設備,在智慧穿戴、VR、AR不同領域都有所涉及。在剛剛過去的MWC巴賽隆納展會上,Bosch Sensortec發佈了一個互動式鐳射投影微型掃描器BML050,這款產品讓致力於「新介面交互」中的投影交互的廠商們又多了一個選擇。上周,慕尼克電子展在上海召開,Bosch Sensortec又第一次在亞洲區宣佈了這款產品。
跟普通投影儀廠商所做不同的是,BML050無需額外的手勢接收器,也不用太在意有沒有平整的白色幕布,既然名為「互動式鐳射投影微型掃描器」,顧名思義,BML050的投影方式就是鐳射。據Bosch Sensortec方面介紹,BML050基於一個高度僅為6mm的集成IR-RGB(紅外、紅、綠、藍)模組(最高支援全高清解析度),內置兩個MEMS掃描鏡(X方向和Y方向),這兩個MEMS掃描鏡不僅能夠投影圖像,還能通過收集反射光來確定使用者觸摸投影圖像的位置。
簡單來說,其操作原理是各個鐳射鐳射線很快掃過螢幕,形成圖像,在掃描的過程中,如果用戶用手去觸碰它,它就會反射鐳射到接收器裡面,整個過程非常快,Bosch Sensortec方面介紹說,用在交互介面中,BML050的延遲大概在0.008秒左右。
發佈首款智能測繪無人機,極飛離植保界的Uber更近了一步
3月20日,極飛召開2017年春季發佈會,以極飛地理的品牌對外發佈首款智能測繪無人機——XGeomatics C2000。
C2000是一款工業級低空四旋翼無人機,採用極飛自主研發的SUPERX 2飛行控制系統,能實現全自主航線和高精度地圖自動採集。
利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和極飛XBMS電源管理系統,C2000單次續航時間長達40分鐘,一次起降可測量的最大面積為130萬平方米,約133公頃。C2000可以搭載不同相機模組,可採集的資訊包括:正射影像、地形、地貌、高精度地理位置資訊、高程資料以及多光譜圖像等。
量子視覺發佈售價98000元的全景相機AURA,創始人稱“並不是山寨Jaunt”
硬體方面,這款全景相機由 20 枚鏡頭組成,水準方向為 16 枚視場角為 90 度的廣角鏡頭,頂端和底部則為 4 個視場角為 190 度的魚眼鏡頭,可連續拍攝 1 個小時。
它可以支援目前主流的 H.264、H.265 視頻編碼標準,最大可以輸出 25fps 的 10K 3D 影像、60fps 的 10K 2D 影像以及 120fps 的 6K 2D 影像。它還可以進行 VR 直播,即時輸出 6K、30fps 的 3D VR 直播畫面,並通過RTSP協定進行有線或無線即時監看。
軟體方面主要包含即時監控軟體 AURA WORK 和 後期製作軟體 AURA STUDIO,以及 AURA LIVE 服務軟體。
AURA WORK 可實現即時監看各個鏡頭畫面,遠端設置單個、或多個鏡頭參數,升級攝影機固件等功能。
AURA SUTDIO 可一鍵快速素材匯出、拼接、剪輯,並通過本地或者SaaS伺服器進行高品質 3D 拼接和立體深層渲染,並無縫銜接其他後期特效軟體。
AURA LIVE 可實現長距離20路視頻的資料傳輸,並且在機器端進行符合直播拼接運算的解碼工作。
新公司
前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技術負責人劉智勇:離職創業,做出大學園區快遞機器人
“7月份我們將啟動無人配送校園計畫,在第一所高校投放5-20台產品”,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對雷鋒網說道。創辦真機智能前,劉智勇是阿裡巴巴“瓦力超級大腦”的技術負責人。他口中的產品,正是無人機外的另一種方案——配送機器人(無人小車)。真機智能研發的配送機器人名為“遞虎”,專注于解決大學校園裡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遞虎是真機智能的第一代產品,即將完成組裝。它高約0.8m,自重30kg,最高可載重為30kg,依靠直徑為25.4cm的輪子“行走”,行進速度約10 km/h,相當於人騎自行車的普通速度。高大的身軀和較大的輪子,可以保證它在負重30kg時,安全跨越減速帶,爬上最高35°角的斜坡,但“遞虎”還不具備通過臺階的能力。
遞虎在視覺上採用雷射雷達的方案,早期測試版中,因為採用了Velodyne的雷射雷達,僅此一項成本高達8000美元。而在即將組裝完成的版本中,採用了其他廠商的雷射雷達,成本降至3000元內。此外,在雷射雷達基礎上,還通過視覺演算法作為輔助。
遞虎接到指令後首先要以2D地圖作為路徑規劃參考,然後根據GPS做初步定位。實際行走中,通過雷射雷達、視覺和慣導,對環境建圖、定位,來即時規劃路徑;而在避障方面,由於路面狀況太繁雜,依靠端到端演算法做決策的技術並不足夠,因此真機智能選擇了靠機器學習模型預測結果和規則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控制決策。
用人工智慧做廣告,它成為第一家走上IPO的人工智慧企業
在這一波工智能熱潮中,資深的從業者還在向創業者諄諄告誡,“只做技術卻不能提供商業價值,最終只會死路一條”。而現在,已經有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開啟了上市之路。雷鋒網消息,3月15日, Veritone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計畫融資1500萬美元。如果IPO順利,這將是本輪AI大潮中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AI公司。
Veritone是做什麼的?這家即將上市的公司似乎並不被人熟識。
“人工智慧正在革新媒體發現和分析,現在,視頻中的每一幀,音訊裡的每一秒都可以被用來搜索物體、面孔、聲音、品牌、情緒、文本以及更多內容。這種革新改變了我們觀察多媒體內容的規則,使得對內容高度敏感的決策者們,比如廣告、政治、法律和公共安全,能夠借助應用和洞見來改進業務。”
在Veritone的官網上,有主題為“解鎖下一代人工智慧”的這麼一段話。據雷鋒網瞭解,這是一家基於人工智慧的認知計算能力,可以將非結構化的音訊、視頻資料進行處理、轉換、分析,以自動的方式生成具備可行性的情報,以輔助商業決策的公司。
做榜單卻拒絕收費,他們的「人工智慧大資料服務」是如何落地的?
Jeff說,過去20年他一直都在做科技公司,地圖、圖片分享等領域都有涉獵,最近的一次創業是一個比較有名的圖片分享軟體“圖釘”。大概從2014、2015年左右開始,Jeff就接觸到了人工智慧這一塊,並且認識了絡策公司現任首席科學家的Carl Kovamees。Carl當時就在做神經網路相關的專案,是其前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後來其公司被收購,恰逢人工智慧風潮襲來,Jeff就和Karl一拍即合,成立了絡策。
有著20年科技行業從業經驗的Jeff,對市場的觀察還是十分敏銳的,無論是大資料榜單、大資料服務亦或後來的圖片視頻分析,這些產品都能夠很好的落地到實際用途中,把目前火熱的“神經網路”、“NLP”、“人工智慧”等等熱詞融入到了產品中,想清楚了商業模式並加以實施。
去年12月份,絡策網路科技拿到了由飛拓無限、德同資本的投資,飛拓無限是國內一家提供移動互聯網整合行銷服務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去年年底剛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也就是說,此次融資除了讓絡策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技術研發之外,還在資源整合上增益了不少,加快了一些其“人工智慧”技術在跨社交媒體的大資料服務的落地。
在Y Combinator的Demo Day上大放異彩,他們要給身體裝個“USB介面”
近日,初創企業“劍橋生物強化系統(Cambridge Bio-Augmentation Systems,CBAS)”在著名孵化器 Y Combinator舉辦的Demo Day上大放異彩,他們所做的東西,就是為了把上述假肢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消除掉。
CBAS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為現年僅有27歲Oliver Armitage和28歲的Emil Hewage,兩人均是生物工程博士,在讀博的第一年期間,二人還是室友。CBAS在YC Demo Day上所演示的就是他們所做的關於假肢方面的創新——PID(Prosthetic Interface Device )方案,用兩個創始人的描述來說,就是用於人類身上的一種“USB埠”,用數位技術來解決假肢與人體連接的問題。
簡單來說,這個PID方案就是利用生物技術,將一款仿生設備植入截肢患者的體內,永久性的集成到骨骼中(CBAS方面稱其為“骨骼整合”),然後,由這款設備的介面來連接其他的假肢。
他們做的通用人工智慧,要讓所有產品都具備“智慧”大腦
成立於2013年6月的靈聚,核心產品是靈聚人工大腦——這是將語義分析、知識圖譜和認知計算等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演算法和資料集群,主要實現自然語言交互、自學習和認知等能力。靈聚智慧創始人張勝日前接受了雷鋒網的採訪,他把靈聚人工大腦稱為“一個達到商用級水準的通用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產品”,可以成為讓各種軟硬體產品具備“智慧”的大腦。靈聚基於靈聚人工大腦的技術推出了靈聚智慧雲,協力廠商開發者通過All-In-One介面,一次接入就能快速體驗到靈聚的所有場景和功能。
不限定場景的智慧是靈聚一開始就確定的策略,在張勝看來,一旦從底層技術上就考慮限定場景了,將會成為未來實現真正智慧的掣肘。在產品上,無屏化交互、All-In-One的語義接入介面、上下文和多輪交互,以及自動識別用戶意圖進行計算和合成答案,是靈聚的核心優勢。
除了精准的連續上下文,靈聚人工大腦會根據使用者意圖,調取資料中經過細度粒子化處理的資料進行即時計算,然後返回一句話的結果,而不是兩個簡單羅列的資料。
全息顯示:這家創業公司的 AR 頭顯能比肩 HoloLens?
Glyph 的開發商 Avegant 是一家矽谷創業公司,2015 年他們曾獲得聯絡互動的 2400 萬美元 B 輪融資,2016 年再次獲得後者的增資 1000 萬美元。
日前,該公司宣佈基於 Glyph 他們研發了新的 AR 顯示技術,並致力於將其轉化為消費級產品。據外媒 The Verge 報導,記者在其體驗的demo 中,不僅看到了虛擬的太陽系,具有沉浸感的海洋,還與房間中一位真人大小的虛擬人物聊了會兒天。
當革新者都在謀劃著拆掉方向盤和制動時,這家公司卻要讓一台機器人來駕駛汽車
去年11月,在江蘇常熟舉辦的第8屆中國智慧車未來挑戰賽上,一輛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以下稱北航)的參賽車輛成功吸引了雷鋒網的注意。
與其他競爭對手都是通過控制汽車的底層系統來實現自動駕駛不同,這輛被命名為“北航飛鴿”的自動駕駛汽車在駕駛位上安裝了一台機器人,通過其機械結構和轉向臂來類比人的駕駛,完成踩油門、踩刹車以及轉方向盤的操作,完全從外部控制車輛。
值得一提的是,這台機器人配備了兩條機械腿來踩刹車,其中一條是為在系統失靈(通信中斷)狀況下進行緊急制動而設置的。當然,車輛上由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以及GPS定位組成的感知系統依然存在。
當時,雷鋒網瞭解到,這台機器人背後的研發公司是“北京踏歌智行科技”,2016年7月剛從北航的實驗室走出來獨立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