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耶佛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以下圖文來自窮遊er 沙漠玫瑰)
開車抵達塞拉耶佛老城區的時候,正值夕陽西下。從環城的公路上俯衝而下的時候,老城區如畫卷版在我的眼前鋪開,整座城市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吸引人。
我不禁想問自己: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城市?
塞拉耶佛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提起塞拉耶佛,對中國人來說可是如雷貫耳,曾公映過的那部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在那個文化娛樂極其貧乏的年代,可謂是家喻戶曉。
塞拉耶佛在歷史上曾數易其名。
西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大帝挫敗馬克西穆斯後,在臨終前將西方帝國和東方帝國的邊界移到塞拉耶佛附近。當時,塞拉耶佛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15世紀40年代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佔領,其名字在土耳其語中意為“有宮殿的平地”;15世紀後期,強迫當地居民改信伊斯蘭教,使部分居民成為穆斯林;19世紀末期歸奧匈帝國。此後,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引發了一戰、以及前南斯拉夫的歷史了。
塞拉耶佛,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首都,有“歐洲的耶路撒冷”之稱。1914年6月28日,就是在塞拉耶佛的拉丁橋上,塞爾維亞的年輕人普林西普,成功刺殺了曾統治整個奧匈帝國的費迪南大公夫婦,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84年,涅槃重生的塞拉耶佛成功舉辦了冬奧會。
1992年至1995年,繼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波黑戰爭爆發,整個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勢力所包圍。整個城市如同人間地獄,也是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困戰。
東羅馬帝國時期的遺跡
既然“波黑戰爭”就是由於三種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引起的衝突,那麼作為首都的塞拉耶佛,就是這三股勢力的濃縮。只不過,他們沒有明顯的界線,而是生活在一起,暫時相安無事。
對,是暫時。也就是現在,目前。
塞拉耶佛老城區
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就是三個種族混居的老城區,也是塞拉耶佛最吸引人的地方。
來此之前,我也對於塞拉耶佛的安全程度沒有把握,在克羅埃西亞的時候,我就不斷地在向當地人詢問有關塞拉耶佛的情況,被問到的人無一例外地回答我:啊,那裡很美,非常美!告訴我說老城區很安全,甚至有人還開玩笑補了一句:你不用帶槍去。
眾人的評價,更吊足了我對塞拉耶佛的胃口。
塞拉耶佛的貨幣是馬克,在老城區的街道上就有自助換錢的ATM機,塞進去歐元\美元\克羅埃西亞庫納,都可以換到馬克,很方便。
長久以來,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這裡交匯碰撞,互相鬥爭也安然共存。所以,站在老城區的一個街口,不用挪動腳步,原地轉一圈,視野中就能看到天主教堂、東正教堂、清真寺。
高聳的宣禮塔旁邊自然是穆斯林的聚集地,天主教堂旁邊的露天咖啡座是可以飲酒的,相隔不遠就是阿拉伯水煙和紅茶的攤位。
走在老城區的主街上,同時可以看到衣著時尚的西方女郎和身披黑色長袍、黑紗遮面的穆斯林女子。時尚的和老城區相隔只有幾步路。
米里亞茨河(Miljacka)穿城而過,分隔了老城區與新城區,秋天來了,遠處的山上層林盡染,路旁的建築上,塗鴉擋不住累累彈痕,間或還有有軌電車穿梭而過。
有點像我喜歡的另一個城市——伊斯坦布爾。只不過,伊斯坦布爾更加氣勢恢宏,而塞拉耶佛,因其複雜的歷史故事,多少帶有幾分悲情☆禁☆色彩。
塞拉耶佛的老城區“巴什察爾希亞(Bascarsija)”,名字來源於土耳其語,意為“主要市場”,是塞拉耶佛的歷史文化中心。1462年,波士尼亞的首任州長伊薩·貝格·伊薩科維奇(Isa-bey Ishakovic)在這裡建起一些客棧和商店,就是老城區的雛形。當時居民主要集中在河對岸的帝國清真寺一帶,州長又在河上架起橋樑,便於人們通行,巴什查爾西亞就漸漸成為巴爾幹半島最大的商貿中心。
全盛時期,這裡曾有上萬家店鋪,可惜1640年的大地震震塌了大部分房屋,至1658年又發生了幾次火災。1697年,薩伏伊尤金人入城縱火,燒毀大部分商鋪,1878年奧匈帝國佔領後,在它周圍建起大量歐洲風格的建築,巴什察爾希亞規模再也沒有恢復到從前。1940年,執政當局曾想拆毀它,後因種種原因放棄了計畫。
塞比利(Sebilj)噴泉是塞拉耶佛的標誌性建築,Sebilj的意思是“建在水流經過地方的建築”。16世紀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引入,城內最多時曾擁有大大小小的噴泉300餘座,主要是為了供伊斯蘭信徒淨身和飲用。
噴泉建於1753年,曾毀於大火,1891年重建,主體部分為八角造形,加上裝飾華麗的圓形穹頂。水通過前後兩個石頭水槽流出。波黑戰爭中,噴泉曾被炮彈擊中,2006年改建時塔身改成木制的。
噴泉前面的小廣場上,永遠聚集著無數的鴿子。我見過不少有鴿子的廣場,沒見過這麼多的……
也許是這座城市太過於悲情,如此多的鴿子,也是希望和平吧。
與塞比利噴泉隔街相望的,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東正教堂“Old Orthodox Church”,數次被焚毀又數次重建。修道院“crkva svetog Josipa”,是奧匈帝國時期的建築。
米里亞茨河邊的清真寺“Emperor's Mosque”,是奧斯曼土耳其最有名的建築家希南設計的。
天主教的聖心大教堂“Sacred Hearts Cathedral”,內戰中遭到損毀,戰後重新修復。
距離天主教堂不遠處的東正教堂“Ashkenazi Synagogue”,建於1902年。
塞拉耶佛也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不同宗教建築卻能近距離存在,是當時社會對於宗教所持的開放包容態度的最好見證。
跟著電影去旅行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在中國公映。在那個娛樂極其匱乏的年代,它曾影響了一代中國人。
漫步於塞拉耶佛的老城區,電影中的場景,一點點展現在眼中。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 Bey’s Mosque),電影中遊擊隊員、鐘錶匠謝德遭遇德軍伏擊中彈身亡的拍攝地點就是清真寺的院子裡。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也被稱為“貝格清真寺”(Begova džamija),建於1531年,也是波黑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設計師正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偉大的建築師米瑪·希南(Mimar Sinan,1490-1588),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等一系列土耳其的著名建築。
和所有的清真寺一樣,外斂內揚,看上去平淡的外表,內部裝飾考究。
清真寺有多個圓頂,主頂直徑達13米,旁邊有幾個小圓頂,氣勢威嚴的宣禮塔高達47米。所有的清真寺都帶有一系列附屬建築,包括噴泉、餐廳、伊斯蘭學校、圖書館、八角陵墓和墓園。
關於格茲·胡色雷·貝格:
他是塞拉耶佛一位傑出的人物,1481年生於馬其頓色雷斯(Serez),父親效力于王室,母親是土耳其蘇丹Bajazid二世的女兒,1521年格茲·胡色雷·貝格任波士尼亞州長,直至1541年去世。
在他的統治下,塞拉耶佛蓬勃發展,人口增加至5萬,是當時奧斯曼帝國在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他還創立伊斯蘭學校,建造近東藏書最多的圖書館,設立慈善基金、宗教機構。不僅於此,還將數公里外的河水引來市區,建造起了當時歐洲第一的城市供水系統。修建公共浴室、手工作坊,組織商隊通商於其他國家,鼓勵創作,推動哲學、詩歌的發展。更是對不同宗教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允許在城內建造東正教堂、芳濟會修道院、天主教堂和猶太教堂。立下遺囑,死後全部財產捐給城市。
為紀念他,清真寺也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逝世後長眠於清真寺一側的格茲·胡色雷·貝格墓室(Gazi Husrev Bay’s Tomb),這兩間八角形的建築,建於16世紀,是典型的穆斯林名人墓風格。墓室內牆上鐫刻著Qur’an的詩文,中間是格茲·胡色雷·貝格的石棺,上面覆蓋著黃金編織的飾件。
在波黑戰爭時期,這座清真寺也成為了被攻擊対象,破壞嚴重。戰爭結束後,1996年開始了修復工作。窮的叮噹響的波黑從沙特取得了修復資金,但修復時受到了瓦哈比派的影響,消去了色彩和裝飾性要素,改為以白色為基調的建築,引起了塞拉耶佛民眾的不滿。2000年開始,為了徹底還原其歷史上的面目,才開始了完全的修復工作。
比清真寺的宣禮塔還要高的那座鐘樓,在電影中曾是遊擊隊員與德軍交火的制高點,遊擊隊員從鐘樓上游繩而下撤退。
二戰期間,它是波德戈裡察轟炸中倖存的少數幾個奧斯曼地標建築之一。鐘樓建于1667年,設計師是波德戈裡察的榮譽市民Adzi-pasa Osmanagic。
看見這座鐘的時候,我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手機上的時間,以為是自己手機時間出了問題。其實上面的時鐘使用的是陰曆曆法(Lunar hour),大鐘產自義大利,當時工匠每週都要上去調一次指標(嗯對,義大利人就是這麼不靠譜),它曾是城內唯一的公共時鐘,19世紀時頂部加上了金屬的十字架。直到2012年6月,才將原來的機械裝置更新為現在的電子計時。
沿著老城區街道往前走,叮叮噹當的聲音吸引著遊人的腳步。聲音是從一旁的小巷內傳出來的,這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銅匠街(Kazandziliuk),也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街道,1489年就開始建造,現在的規模只是曾經的三分之一。在電影中,遊擊隊在迷宮般的小巷中與追捕的德軍周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為塞拉耶佛帶來了銅器的製作工藝,巴爾幹半島的女人們也一直使用銅飾品。傳統的工藝品包括餐具、燭臺、咖啡壺、燈具、器皿等70餘種。
如今的銅匠街,已經完全變成了吸引遊客的場所,在這裡,最多的竟然是用戰爭遺留下來的子彈做成的各種工藝品。
老城區清真寺的一側,是一家商品市場,名為格茲·胡色雷·貝格巴紮(Gazi Husrev-Bey’s Bezistan),建於1540年,內部有近70間商鋪,起初是食品貿易市場,內部冬暖夏涼。
二戰期間,塞拉耶佛慘遭德軍蹂☆禁☆躪,1941年4月,德軍對塞拉耶佛狂轟濫炸,破壞了城內包括清真寺、教堂等諸多建築。塞族和猶太組織被禁止活動,德軍佔領的頭6個月就屠殺了70%的猶太人、吉普賽人和塞族人。塞拉耶佛人民奮起抵抗,出現了以米哈伊洛維奇為首的切特尼克黨和以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兩大抵抗組織。
有人說瓦爾特的原型就是鐵托,因為鐵托在戰爭中曾用過“瓦爾特”這個名字,其實瓦爾特的原型曾是一名遊擊隊員,在保衛電站時,不幸被流彈打中,光榮犧牲,年僅25歲。
今天的塞拉耶佛市內,還建有烈士紀念碑和瓦爾特的塑像。
電影中瓦爾特的扮演者,演員韋利米爾·巴塔·日諾伊諾維奇也曾多次訪問中國。已於2016年5月22日因病在貝爾格勒去世,享年83歲。
願不再有戰爭
塞拉耶佛這個名字,如雷貫耳。長久以來,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這裡交匯碰撞,互相鬥爭也安然共存。是宗教衝突、歷史洪流席捲平民生活的範例,也是多重文化互相包容、和平相處 的燈塔。
坐落於山谷中的塞拉耶佛,米利亞茲卡河穿城而過,數座橋橫跨河上,最有名的就是這座拉丁橋。
曾出現在小學歷史課本上的“費迪南大公刺殺事件”,其實就是由一個屌絲引起的。
1914年6月28日,所謂的“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就在橋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一世夫婦,這件事成為了一戰爆發的導火索。因為當時的歐洲,基本上就是奧匈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等家族的天下,外甥打舅舅,侄子打姑姑,表哥打表弟,當姥姥的也不幹了,於是各國紛紛參戰……
所以說,一戰應該是最“任性”的家暴。刺客就站在這塊石砌處。
當年普林西普還被塞爾維亞人奉為民族英雄的時候,它還被更名為普林西普大橋。
橋對面就是一戰博物館。
相比較引發了一戰,波黑戰爭,才是這座城市歷史上最大的創傷。
波黑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也是離我們的生活最近的一次現代化戰爭。戰爭中,穆斯林族、克羅埃西亞族和塞爾維亞族共動用近2000門大炮、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以及一些戰鬥機等。波黑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多億美元。
在前往拉丁橋的路上,正好從我身旁經過一對中國夫婦。叔叔阿姨居住在貝爾格勒,來這邊辦事,看我一個人玩,特別熱情,因為對這裡很熟悉,指著各式各樣的建築跟我介紹。還問我說,你還想去哪裡,我們開車帶你去。
我說,我想看看那個波黑戰爭中住了各國記者的酒店。阿姨說:走!
他們帶我沿著河一直開車到老城區的外沿,這座黃色的Holiday Inn大樓,在波黑戰爭中曾居住了大量的記者發出戰況報導,也是狙擊手的窩點。
酒店前的大街是著名的“狙擊手大道”,因寬闊無遮擋,樓中也成為了狙擊手藏身的場所,客房窗戶和頂部平臺上發射的子彈奪走了很多無辜的生命。
在圍城的日子裡,最令市民們膽戰心驚的就是那些匿藏在玻璃窗後的狙擊手。酒店已經裝修一新,但頂部依舊保持戰時的模樣。
波黑戰爭期間,塞拉耶佛居民經歷了3年的“圍城戰”,期間15萬人被清洗,3,500棟建築被炸毀。1994年2月5日這一天,僅在瑪律卡拉市場就有68人被殺,200多人受傷。
法國自由撰稿人、作家Bernard-Henri Levy有一段話真實地描述了“圍城”的殘酷:“你無法想像在這城市中能找到避免炮火的地方,塞拉耶佛沒有‘線’,它只是一個‘環’,那不是現代的戰爭,事實上,它用20世紀生產的最先進的武器進行中世紀式的圍攻。它甚至不是圍攻,而是陷阱,你可以感覺到沒人可以活著出去。······城市的十分之一處於大火之下,也許有上千個在死去的人身上留下300個記號的狙擊手,他們射人猶如對著靶子練習。”
酒店對面這座現代化的建築,是今天的議會大樓。離大樓不遠,一座現代化的大型商場拔地而起。整個塞拉耶佛,一直在掙扎中漸漸復蘇。
河畔的建築上,如今依然彈痕累累。沒搞點“面子工程”修飾一下的原因很簡單,沒有錢。
的確像路遇的人所說的那樣,塞拉耶佛很美,非常美!沿著河邊一路往老城區走,越走越覺得這座城市可惜。接連不斷的戰爭給她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創傷,塞拉耶佛也一次次在戰火中重生。
遙望老城區
令人毛骨悚然的墓碑
從塞比利噴泉後面的小路上山,有個平臺可以遙望老城區。
但是,所經過的路,卻令人頭皮發麻。
密密麻麻的墓碑,是在波黑戰爭中死去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平民,墓碑大多都沒有名字。
其實,在我第二天開車離開塞拉耶佛的時候,在出城方向的路上,我整個人不寒而慄。兩側的山上幾乎全是墓碑,甚至可以說整個塞拉耶佛被墓碑包圍了。
有件事必須說明的是,塞拉耶佛老城區外,最好不要隨便亂走,因為可能有地雷。
另外,20世紀發生在這裡的三場戰爭,當地人一直引以為豪的“民族融合”變成了戰爭的導火索,戰爭與和平成為這裡每一個人無法回避的問題。因此很多當地人在私藏槍支,甚至密謀再次“幹掉”其他不同種族的人。
-版權資訊-
本文為窮遊網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