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這樣給娃取名雖好聽,但可能會上不了戶口

生孩子本來是這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因為寶寶的名字張女士可是快心塞死了。本來根據夫妻的姓氏起了一個名字,但是婆婆去找人算了一下,寶寶命中缺金,就又花錢起了一個,取名為何張鈊,既取了父母的姓氏,寓意又好,一舉兩得。

但是寶寶出生後去派出所上戶口,卻被駁回了,說這個名字不能上戶口,因為是“鈊”為非規範漢字,無法錄入系統登記。如果要上戶口必須要改掉這個字,為此張女士又重新給寶寶想名字,然後又去醫院重新開證明,反復幾次才把寶寶的戶口上好。

非規範漢字

其實國家從2001年就規定,大陸地區除了以下少數情況可以用繁體、異體字,其他均需使用規範的漢字。而如果家長不確定寶寶的名字中是否存在規範漢字,可以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中查一下,如果這裡面不存在那個字,就要及時改正一下,否則將無法辦理出生戶口登記。

兩個字

最近發現很多地方的公安和醫院都建議家長給寶寶起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的名字,因為兩個字的重名的可能性太大。為了寶寶好上戶口,最好準備兩個名字,一個是兩個字的,另一個是三個字或三個字以上的名字,以防萬一系統上不了(每個地方的要求不一樣,大多也是建議用三個字的)

冷僻字

有些家長為了避免寶寶重名,或者喜歡名字獨特些,會給寶寶取名時會選一些冷僻的字,而有些冷僻的字,可能會無法通過公安部門的戶籍電腦系統,因此報不了戶口多走了彎路。例如:厷、厸、厹、厺、厼、厽、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