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特殊,是一個能讓男人爽9次的小工具
這些年,碳纖維簡直成了自行車領域高檔的代名詞。
其實碳纖維不是什麼新東西。在1879年,大發明家愛迪生就嘗試用它製造燈絲,最後放棄。
一百多年前就證實不好用的碳纖維,怎麼到了自行車這就超神了呢?
這得從碳纖維的材料特性說起。
第一是大家熟知的,輕;第二個特點,有些拗口叫做——各向異性,指的是碳纖維的剛度可以被精細的操縱,軟體工程師可以通過程式設計在磨具中控制碳纖維層的樹脂、形狀、尺寸和方向。
勇奪裡約奧運冠軍鐘天使這台場地車的輪組、彎把、五通雖都是碳纖維材質,但因需求強度不同,編制方法完全不同。
一句話,碳纖維製作的零部件可以自如的做到受力大的地方粗壯,受力小的地方輕薄。而像鋼、鋁、鎂、鈦等合金是各向同性的。
這就從理論上決定了碳纖維自行車可以更輕更強。
1999年Trek研發出了環法賽場第一輛全碳纖維公路車,那一年蘭斯·阿姆斯壯騎著這輛Trek新王登基,開始他環法七冠王的榮光。
比利牛斯山的爬坡賽道拜服在阿姆斯壯的輪下,也讓其他選手明白,珞鉬鋼、鋁合金已無法對抗碳纖維的輕盈和剛性了。
僅僅一年,碳纖維卷各大頂級賽事,有的整車甚至不到5公斤,這直接導致國際自行車聯盟推出新規定:為車手安全考慮,凡比賽自行車,自重不得低於6.8公斤。
“大表哥”弗洛姆騎著他的全碳纖維Dogma F8連拿2015、2016兩屆環法冠軍。
就像煤炭之於工業革命,電腦之於資訊革命,碳纖維給自行車運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不同的品牌在善用這種材質時,也向這個讓自行車運動發生天翻地覆的材質致敬,比如這只Topeak迷你折疊工具。
如果你看到的不僅是減少的幾十克重量,而是自行車人這百年來對材質的追尋,那這只Topeak絕對適合放入你的口袋。
9項功能中包含兩組挖胎棒,這在超迷你的身材裡絕無僅有。
5種規格內六角能滿足大部分車身拆裝需求,調整座管,
拆裝曲柄,
調整把立,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1991年在臺灣創立的Topeak也深受各大獎項的垂愛:16次紅點獎,7次EUROBIKE獎,2次臺北自行車D&I獎.....總之,沒有沒拿過的自行車工業設計獎。
長7.6釐米,寬2.6釐米,重73克,是最輕巧的自行車移動維修站。
9種功能,包含專為長途耐力賽準備的工程機塑膠挖胎棒。
T25梅花刀,碟刹專屬。
十字螺絲刀,可滿足日常所需。
2/2.5/3/4/5毫米,5種規格內六角,為整車維修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