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帖子不能讓處☆禁☆女座的看到!
處☆禁☆女座怎麼了?為什麼人人都不放過處☆禁☆女座呢?處☆禁☆女座被黑是有原因可究的。那處☆禁☆女座為什麼被黑?別慌張,我們將用科學告訴你處☆禁☆女座為什麼會被黑。
人民群眾曾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黑處☆禁☆女座運動”,諸如“計劃生育政策可以加一條,第一胎生處☆禁☆女座的允許生第二胎”、“你才是處☆禁☆女座,你們全家都是處☆禁☆女座”的段子比比皆是。
一般人看來,處☆禁☆女座是討人厭的完美主義者。然而,嚴肅的占星學要參考太陽、月亮和行星多方面進行分析,那種“我有一個朋友”式的吐槽實在是不夠科學的。
在一大波處☆禁☆女座齊齊發力之前,今天,小編就來正經地黑…呃,聊一聊處☆禁☆女座的事情吧,比如為什麼處☆禁☆女座被黑?
@處☆禁☆女座,本來是值得歌頌的!
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處☆禁☆女座和天文學上的處☆禁☆女座,完全是兩個次元的事情。
占星學上的星座概念,是4000多年前巴比倫人把黃道分成的12個區域,每個區域按相近的星座命名。天文學上的十二星座彼此重疊的部分則相當多,並不是真的位於天空的十二等分上。
占星術誕生後,每個黃道星座的符號傳說逐漸確定。古代的人們生產資料缺乏,夜裡除了吃飯睡覺和羞羞的事,就只有看著夜空,腦補將星星連接起來,形成有個性的幾何圖形。
處☆禁☆女座最初被腦補的形象,是一名手持麥穗的少女,象徵著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正義的女神艾斯特莉娜。她面對著自私的人類,覺得已經無法治療,失望地回到天上變成室女座。在一群整體節操處於負值的古希臘眾神裡,這位高冷的處☆禁☆女座形象算是比較正面的。她代表的性格是獨立自主,所以那時候的處☆禁☆女座人群的性格,在當時的認知中就同它的女神大人一樣。
古希臘的占星術尚未形成完整體系時,一個星座的性格特質,單靠一個傳說就可以搞定了。西洋占星術使用這些人為劃分的區域充當天象,依靠的原則是“上行、下效”,人類的性格受星座性格的完全支配。
這種聯想法,跟中國人認為牛年出生的人會像牛一樣勤懇,虎年出生的人會像虎一樣勇敢一樣。
比如天秤座代表的“平等”性格,來源簡簡單單,就是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秋分的時候,太陽落於天秤座。此時日夜平均,天地間難得平等。
占星學家葛籣·佩里在他的《心理占星學論文集》中提到,古代人最初把行星看成是主宰自然界不同進程的各種神靈,就像是統治國民的國王一樣。人類被看作是宇宙力量註定的承受者,我們可以安撫宇宙力量,卻不可悖行。直到20世紀心理占星學正式出現之前,星座對於個體性格的闡述完全浮於表面,簡單霸氣不需要推敲。
@處☆禁☆女座就是偏執病患者?誰規定的!你說是就是?!
星相學本身對於處☆禁☆女座同志的描述是比較中肯的。按照黃道十二宮的“陰陽二分法”,處☆禁☆女宮被為陰性星座,它代表的個性傾向於內斂、細膩、多慮和壓抑。
此外,處☆禁☆女座所屬的土象星座是“勞模代表”,他們的人生信條就是服務服務再服務,工作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
但是這種相對四平八穩的描述,總是要添油加醋才更容易被大眾接受,於是,內斂變成了心思敏感,多慮變成了報復心強,工作認真變成了極端偏執……
但是,星座跟性格真有如此緊密的聯繫?處☆禁☆女座的人全部都像“死處☆禁☆女座的”那樣嗎?
1978年,三位英國的占星學家和心理學家做了一項試驗,他們徵集了兩千多名志願者,來測試十二星座在艾森克量表兩個維度的數值。結果顯示,奇數星座比偶數星座在外向程度上得分更高,白羊、雙子、獅子、天秤、射手和水準明顯活得更歡脫。
對於出生的季節,有學者總結了近250次統計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冬春之交出生的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其他季節多5%到8%。不過,目前所有的研究都不能證明或者證偽出生年月對性格的決定作用。
放眼各類社交平臺,目前的黑段子基本是“我有一個朋友”的故事系列,間或加入西方星相學的觀點。這些資訊很有可能是人們某種“心理強化”的結果,當他們聽說並且相信某一觀點,就會不自覺地尋找有利的證據,並且忽視反駁的事實和意見。
換句話說,沒有任何研究能夠證明處☆禁☆女座的人是偏執症患者。不過,當有人這麼說之後,人們在生活中紛紛尋找明證,最後,連處☆禁☆女座的人都以為自己是偏執症患者了。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黑處☆禁☆女座,其實歸根結底也很簡單——因為他們的人數是處☆禁☆女座的11倍啊!
@處☆禁☆女座就算是完美主義,那又怎麼樣?
在處☆禁☆女座被黑的故事中,完美主義的論斷占了很大比重。其實這並不是個貶義詞,當大家帶著怨氣對著處☆禁☆女座唱著:“你的完美主義太徹底,分手的話像語言暴力”時,這個詞就有了另一個信達雅的翻譯:事兒逼。
我們先假設這是真的,那麼完美主義何時成為一種軟肋了呢?如果對周圍的人一概完美地表現,豈不是很難讓人抓住被黑的把柄?
按心理學家給出的定義,完美主義具有四個核心特徵:自我強加的高標準,自我評價過於依賴成功和成就,較高的自我批評和恐懼失敗。
上面的四點如果對於一個成功人士來說,最多算是小瑕疵。但如果一個現實中的完美主義者與他做到的完全不相稱,那麼就鮮明反應了那句老話:“掙著買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越來越多的心理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與各種心理疾病成正相關。心理學家Hewitt等人曾對大學生和臨床樣本做了一個為期4個月的研究,,結果表明,完美能預測抑鬱症狀水準的增加。
對於一個典型的社會取向完美者來說,強烈需要的是讚美,僅僅是自我感覺良好是不夠的。雖然未必要達到“尊敬我崇拜我愛上我對我欲罷不能”的程度,但外界起碼的誇獎是很重要的。如果面對消極評估,一個完美主義者可能會感覺這個充滿惡意的社會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於是抑鬱之感撲面而來。
還有研究表明,完美主義通者常與社交恐怖緊密相連,最常說著“我的朋友很少”的正是這一批人。心理學家Heimberg 等人提出一種社交恐怖的認知模型,受一整套完美信念支配的人們,會提前大開腦洞,腦補著社交場合的消極後果,像丟臉這般的潛在威脅萬萬不能發生。當然,個體是很難達到完美標準的,如果你聽過很多社交道理,卻依然感覺過不好這一生的話,那就讓小編輕撫你頭,感歎一聲“注孤生”吧。
別急,還沒完呢。研究證明,完美主義者擁有人格障礙、強迫症、進食障礙甚至身心障礙的可能性都要高出其他人,對於職業婦女、夜班工人、大學生、青少年和網球運動員的研究發現, 完美主義會導致精力衰竭、疲勞、慢性頭痛和嚴重頭痛等身體症狀。
好吧,我們換個想法。假如處☆禁☆女座真是追求完美主義,你想想,他們都這樣了,為嘛還要再三的刁難呢?不如心胸寬廣點,放過處☆禁☆女座吧!因為小編也是處☆禁☆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