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吃貨的真正意義——親手自製蒜香骨
排骨營養豐富,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排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做法也很多樣,可蒸、可煮、可燜。酥炸蒜香排骨,既可當零食又可當菜,蒜香味特別的濃郁,加上香辣的花生米,讓人回味無窮。
我以前去飯店經常點蒜香骨,因為我喜歡吃排骨,有特別喜歡吃外酥裡嫩的蒜香骨。因為蒜香骨不辣,口味正好符合我的口味。現在我有小孩了,我兒子也跟我一樣喜歡吃蒜香骨,然後我就學了蒜香骨的做法,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如何製作美味的蒜香骨吧~!
【準備原料】:排骨、大蒜、花生
【做法】:
1.蒜瓣掰開,依次輕拍一下,拍碎就可以,不用拍爛,剝去外衣備用。
2.排骨洗淨,瀝幹水分。加入醬油、鹽、雞精、料酒、白糖、薑蔥汁等調料,再加入所有的蒜瓣。抓勻以後,蒙上保鮮膜,醃制半天。
3.醃制好的排骨,取出放入深點的容器內,撒上幹澱粉,翻抖均勻。使其均勻地裹在排骨上。
4.鍋中熱油,7分熱時放入排骨炸30秒左右,轉中小火炸2分鐘。排骨撈出,鍋中油繼續加熱。等油八分熱時,加入排骨大火炸30秒左右,撈出瀝幹油份。
5.鍋中油倒出,剩一點底油放入醃制排骨時的蒜瓣煸出香味。倒入炸好的排骨和香辣花生,翻炒均勻即可。
一般來說,只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小排——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層比較厚,並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塊。
子排——子排是指腹腔連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長達30釐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狀。子排的肉層很厚,隔著一層薄油還連了一塊五花肉,油脂豐厚,肉質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適用於多種烹調方法和口味,只是口感略顯油膩。適合炸、烤、紅燒,長度以5~7釐米為宜。
大排——大排是裡脊肉和背脊肉連接的部位,又稱為肉排,多用於油炸,以肉片為主,但是帶著排骨,除了增加分量讓肉片面積顯得更大外,油炸的時候也會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氣,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除了油炸,也可以鹵大排,但是鹵之前要經過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調過程流出,影響肉片和湯汗的色澤。適合炸、鹵,如果炸要切薄一點,如果鹵要厚一點。
肋排——肋排是胸腔的片狀排骨,肉層比較薄,肉質比較瘦,口感比較嫩,但是因為有一側連接背脊,所以骨頭會比較粗。由於肋排比較大,所以一些店家會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讓顧客選購。例如片狀的烤肋排,就是選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塊後挑出肉層較厚的部分可以用來蒸、炸、紅燒,大片的適合烤。
排骨含有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排骨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豬排骨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中醫認為,排骨可以補中益氣,無論是醬排骨,還是排骨湯,無論是紅燒,還是爆炒,排骨都有著補中益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