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家長無意識的行為,會讓孩子有挫敗感

每個父母雖然不奢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可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聰明伶俐,但也就需要注意方法了,也許父母無意間所犯的錯,就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挫敗感,會讓你的孩子越來越笨的。

一、和他人比較

我一直都比較喜歡盧梭的這句話:“我是上帝獨特的創造物,上帝造完我就把模子毀了。”

其實這句話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什麼非要和別的孩子對比呢?你拿孩子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作比較,你認為你在激勵孩子,殊不知你傷了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挫折感。時間長了,孩子會真的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同齡的孩子,而這造就的結果就是,孩子還沒有真正開始成長,內心就已經輸給別人了,甚至會自暴自棄的。

二、不信任孩子,經常催促孩子

其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在不自覺的催促孩子,從早上的刷牙洗臉,到晚上的做功課不需看電視,有些家長為了縮減出門時間,還會替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穿衣服、穿鞋子,阻止他們自己嘗試。

而這種不信任、催促的行為,會讓孩子失去對新事物的探索,並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從潛意識裡會覺得,父母能夠幫忙解決任何事情,而這對孩子獨立性的發展也是相當不利的。

三、過高的期望值

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就好比讓孩子玩一場永遠不會贏的遊戲,這個遊戲的難度超過了孩子現有的理解能力,而家長又不能給出講解,這會導致孩子不知道該怎麼玩,每次嘗試都是失敗的,那麼孩子就會感覺越來越糟糕,到那時不用別人說,孩子也會感覺自己很笨的。

家長可以給孩子壓力,但是要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必須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要知道,孩子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父母應該顧及孩子的心智發展水準。

四、經常玩手機,忽視孩子

孩子生命早期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父母起著主要的引導作用。如果家長在這個時期經常摳手機,不認真聽孩子講話,不願意搭理孩子,這將會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孩子飽受挫折,而是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願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展。

其實家長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只有幾年,好好把握這短暫的時間,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