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與長安汽車達成戰略合作,英特爾押注的“大機會”有了新的夥伴 | 上海車展

去年 7 月,當寶馬、Mobileye 以及英特爾三方宣佈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時候,外界的疑問是:為什麼英特爾會參一腳?

現在這個答案或許有了新的解讀:「資料是汽車世界的新貨幣」。成為一家資料公司是英特爾近幾個月一直向外界強化的標籤。

在去年 11 月 15 日舉辦的洛杉磯車展上,英特爾 CEO Brian Krzanich 在演講中拋出了一個觀點:「說到未來汽車以及無人駕駛體驗,資料簡直就是新的石油。」為了讓這一論點更具說服力,Krzanich 還算了一筆資料賬:

在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中,除了活塞、活塞環和發動機組,我們還必須把攝像頭、雷達、聲呐、GPS 和雷射雷達考慮在內——這些是全新駕駛方式必不可少的元件。攝像頭每秒生成 20-60 MB 資料,雷達每秒最多生成 10kB,聲呐每秒 10-100kB,GPS 將以每秒 50 kB 的速度運行,雷射雷達的運行速度則是每秒 10-70MB 之間。把這些數字相加,每個無人駕駛車輛每天將生成約 4000GB——或 4TB 的數據。

這些資料產生的價值,用 Krzanich 的話來說,能夠讓汽車生態系統利用資料驅動洞察、對新的業務機會採取行動,甚至創造一個更加安全、更少爭議的世界。

顯然,PC 時代擅長處理資料業務的英特爾,在錯失了移動晶片的巨大市場之後,不想再錯過能在汽車這個載體上繼續發揮優勢的「大機會」。

與此同時,在汽車智慧互聯的大背景下,汽車廠商們也在積極尋求變革,他們甚至也開始相信,未來汽車在技術形態上是「汽車+互聯網+人工智慧+通信」的組合,汽車相當於一個移動機器人。

4 月 19 日,今年上海車展第一天,英特爾和長安汽車宣佈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據雷鋒網瞭解,長安汽車和英特爾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通過打造下一代智慧駕駛艙為切入點,在車聯網、人工智慧、資料中心以及未來無人駕駛等領域進行探索。

這也是自去年 7 月以來,英特爾與寶馬、Mobileye 建立合作關係並計畫在 2021 年量產全自動駕駛汽車後,與國內第一家汽車廠商進行的合作。

雙方將在哪些方面進行合作?

據雷鋒網瞭解,長安汽車和英特爾將在智能駕駛、智慧互聯、智慧交互和大資料四個領域進行合作。

在智慧駕駛方面,長安汽車將會與英特爾搭建一個最高級別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平臺。

在智慧互聯方面,李偉說,未來的汽車是移動終端,資料需求量非常大。「為了達到使用者極致體驗,交互速度要快,就必須著眼於 5G 技術的研發,這是英特爾的優勢,也是長安汽車急需要的功能。」

在智慧交互方面,長安汽車與英特爾正在準備打造一個智慧駕駛座艙。李偉稱這將是一個「全新的、令人震撼」的交互系統,將實現「完全革命式」的車與人的交互場景。

在大資料方面,雙方會構建一個大資料平臺,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深度挖掘用戶的需求和痛點,為用戶提供極致的體驗和服務。

2015年,長安汽車對外公佈了「654」戰略,即搭建六個技術平臺,突破五項關鍵技術,分四個階段來實現智慧化。其中,長安汽車將「智慧化」列為其關鍵的發展戰略。

長安汽車研究總院副院長何舉剛形象地將智慧化的四個階段表述為:汽車能夠幫助人、汽車能夠保護人、汽車能夠理解人以及汽車能夠替換人(無人駕駛)。

此前,長安汽車與百度、科大訊飛等公司也進行戰略合作,將後兩者擅長的技術(百度 Carlife,科大訊飛語音技術)引入到長安汽車的車型上,以提升用戶體驗。

與英特爾的合作,也是基於這一邏輯。據李偉透露,目前雙方在英特爾總部附近成立了一個聯合研發團隊。去年長安汽車在矽谷也成立了一個創新實驗室,李偉說這一實驗室也將加強和英特爾總部的技術交流和溝通。最後將雙方的理念轉化為技術搭載在長安汽車的車型上。

至於合作的成果,雙方將會在未來陸續公佈。

無人駕駛和數位化座艙

「無人駕駛和數位化座艙是未來汽車戰略方向,也是英特爾的戰略重點。」在這一次簽約儀式上,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再一次向外界傳達了英特爾在未來的發力點。

近一年來,英特爾做了不少收購,並且每一筆收購的價格都不菲。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深度學習初創公司 Nervana Systems、為自動駕駛汽車晶片提供安全工具的公司 Yogitech 以及今年 3 月收購的業界最著名的以色列 ADAS (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技術公司 Mobileye。

英特爾公司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透露,英特爾對收購的公司的整合意願和力度相當大,在接下來的每一年,英特爾都會推出新的產品,並希望與更多汽車廠商合作,幫助汽車廠商們以更低成本製造更高價值的產品,並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在錯失了移動晶片的巨大市場後,英特爾不想再錯過在汽車上的大機會了。

雷鋒網推薦閱讀:

轉型轉了許多年,英特爾的下一步將圍繞“資料洪流”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