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暴力正手 窺探這後面的要求
一段時間在業餘網球圈裡,熱傳著“暴力正手”的話題。其實,一聽這詞(應為片語)就很好玩,很拽、很炫、很酷。大有霸氣側漏,舍我其誰之勢!我一向喜歡玩味文字,又在為自己的正手火力不足而努力,就很想學點這種功夫。便找資料尋視頻,但是要真正弄明白這暴力正手的具體內涵和外延,卻很不容易。而所看見的說法,或莫衷一是,或語焉不詳,或是用文學語言來解釋:如一尊大炮樣轟出,無人能擋……。
這便讓人有些雲裡霧裡了,因為所講的東西,全是各種教材裡都會提到的擊球基本要求,即使非暴力正手也必須如此!便令人有些呵呵了。又想,四大天王個個正手都了得,何況前世界第一現世界第二的小德,他的正手有時還很“柔”呢。於是陷入茫然……。
陷入茫然的我,便也跟著意識流一番,就想滿港撈一把,總歸會有些用。索性就將找到的資料邊讀邊練習,就能學點皮毛也不虧。不想,卻弄明白了什麼是擊球的核心力量——即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和體重前移的力量。於是再上場,就要求自己在擊球時,要有沖上去的感覺。打完了球,身體還在往前沖。也知道了用力是用腿的力,不全是靠手勁。
像是被這些資料牽著走,這樣練下來,又發現自己屈腿的幅度不夠,至少應該半蹲。怪就怪在,人這樣半蹲著打球,反覺得更靈活,移動也快些。當然,光蹲著還不行,要會墊步——對方擊球那一刻,要跳一下。我過去以為墊步是浪費能量,再細看電視裡的網球賽事,場上的職業球員,身體總是不停地墊步躍動,像彈簧般一觸即發,那種機警我們可能學不來,但必須有這種意識,半蹲著就慢慢成了自己的習慣。
教材上常常強調,手臂不宜過早發力。當時並不明白,原來是講揮拍的前期速度要適當放緩,球拍離球10-20公分時突然開始加速,在接下來球和球拍相互擁抱的20-30公分距離過程中,球拍繼續加速,球離開球拍時拍頭速度最快。還要求,右臂在向後引拍時,左臂跟隨肩膀一同轉動直到平行球網,確保身體在後面的擊球中有充分扭轉發力的空間。我正是半開放式站位,是擊球獲取動力的第一步。擊球要將持拍一邊的肩甩出去加力。拍頭速度非常重要。拍面快速貫穿擊球點時,就需要手臂的快速發力。我現在就力求做到,正手揮拍肩往前要貼到自己下巴上…… 。
我原只是想撒一網撈住“暴力正手”這浮頭魚的,不料倒是自己被“網”住,被各種相關的要求纏繞了。也讓人弄明白了一個道理,網球知識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系,各種擊球方法,都有其基本要求緊密聯繫著,牽一髮而動全身。而想斷章取義,各取所需,一味只找“冒尖”的、“閃光”的、“速成”的來提高自己,可能只會事倍功半。因為,網球這個江湖的水大深了,只有先打好基礎,我等業餘球手才能少嗆水或不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