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這些你很熟悉 卻將在手機上消失的東西

【IT168 評論】最近看到我心儀已久的BeatsX入耳式耳機即將正式開賣的消息,興奮之餘卻突然衍生出一些感慨。蘋果在iPhone 7&7 Plus上取消了3.5mm耳機介面,而在此之後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新品採取同樣設計。並不只是耳機介面,近幾年智慧手機的高速發展,也伴隨了一些技術的快速更新反覆運算。這一次,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你很熟悉,卻即將或可能在手機上消失的東西。

“3.5mm耳機介面”

先來說一說我們再熟悉不過的3.5mm耳機介面吧。大家應該也都知道iPhone 7系列手機並不是首款取消3.5mm耳機介面的手機,在這之前還有去年發佈的樂視手機2代。樂視手機2代首創CDLA全程數位無損音樂標準,將手機裡的音訊編解碼過程轉移到Type-C全數位耳機中,這樣做就告別了類比傳輸信號易被干擾而帶來的耳機雜訊。

▲iPhone 7&7 Plus標配Lightning介面Air Pods

其實提升音質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取消3.5mm耳機介面之後,還有一些其它的優勢。1、節省手機內部空間,有助於令手機做得更加輕薄;2、減少3.5mm耳機介面這一機身外部開孔之後,設計師將有更大的設計空間,外觀能做得更加漂亮;3、“無線化”其實是目前很多廠商都在著力推進的一件事,但無論如何,到現在為止,無線藍牙耳機的普及率並不高。取消耳機介面之後,或許能夠加快“有線”向“無線”的進化過程,並推進無線音訊技術的升級換代。

但是,取消3.5mm耳機介面在目前看來,對於用戶還並不十分友好。首先,當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Lightning或Type-C介面的優質耳機並不多,現有藍牙耳機的音質也並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其次,選購耳機無疑會增加用戶的使用成本。再者,大多數用戶都不會用藍牙耳機作為日常娛樂使用,在使用有線Lightning或Type-C介面耳機的情況下,也就告別了邊充電邊聽歌了,這對用戶的使用習慣是一大挑戰。

但無論如何,各廠商都在大力推進用戶體驗的無線化。在這一過程中,勢必要經歷陣痛,但無論怎樣,智慧手機勢必都要與3.5mm介面說再見。

“Micro USB介面”

再來說一個介面吧,Micro USB介面對於大家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在除iPhone以外的手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曾被取代過。但現在,Micro USB介面正逐漸被USB Type C介面所取代,已經成為旗艦機標配並逐漸向低端手機普及。

▲使用Micro USB介面的手機(圖片來自網路)

USB介面的優勢主要有三方面,首先也是最為直觀的就是方便插拔、零失誤。其次,Type-C介面佔用手機內部空間更少,能夠進一步降低手機厚度。但Type-C最主要的優勢還是在傳送速率和和輸出功率上,理論上,Type-C支援的3.1標準傳送速率可達10Gbps,支持最高100W的輸出功率,且能夠實現雙向供電(一邊給自己充電一邊給外接設備供電)。

整體上,USB Type-C優勢明顯,是Micro USB介面最合適的繼任者。未來不久,Micro USB介面在手機產品上一定會全面退出歷史舞臺。

“單攝像頭”

早在2011年的時候,HTC就推出過一款能夠拍攝3D影響的雙攝像手機EVO 3D,之後又推出了也配備有雙攝像頭的HTC One M8,能夠實現先拍照後對焦功能。而到了現在,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商場也先後推出配備有雙攝像頭的手機產品,vivo甚至還推出了2000萬前置雙攝vivo X9&X9 Plus。雙攝像頭逐漸成為手機的一大主打賣點。

手機的形態是向著越來越薄逐漸發展演進的,但要想獲得更好的成像畫質,攝像頭體積往往就會越大, 兩者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向非常注重工業設計的蘋果,在iPhone 6之後一直到現在的iPhone 7系列,攝像頭都突了出來。在我看來,目前雙攝主要能夠幫助實現景深輔助(代表機型HTC One M8)、提升畫質(華為P9)以及光學變焦(iPhone 7 Plus)三大方面。這些都是通過單攝像頭無法實現的。

▲配備有雙攝像頭的華為P9

如果說景深輔助和光學變焦並不能觸及用戶痛點的話,那畫質提升絕對是一大實質性的進步。比如華為P9,它通過一顆彩色攝像頭和一顆黑白鏡頭的協同合作合成照片,彩色鏡頭記錄色彩資訊,黑白鏡頭則用以補充圖像亮度與細節。手機相機與傳統相機在畫質上永遠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最主要就是受限於CMOS體積。未來手機的成像畫質一定是要不斷進步的,雙攝在目前看來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

“TF卡擴展插槽”

市場中配備有TF擴展卡插槽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少了,在高端機上更為普遍。就連一直堅持這一設計的三星,也從去年的S6&S6 edge開始不在支持TF卡擴展。此前曾有廠商方面的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將這樣做的原因歸為“保證用戶體驗”。原話大致是“一旦使用者使用了速度慢或者品質差的存儲卡,手機用起來就會卡,手機一卡用戶就會罵手機”。

▲支持TF卡擴展的手機卡槽

但我猜測,最初廠商方面一定是為了獲利。我們不妨來算一下,比較常見的16GB Class10存儲卡價格一般在50元以內,而對於一款手機來說,16GB的存儲差距至少能夠帶來200元以上的差價。另外前邊也提到,這在高端機上更為普遍,是因為高端手機溢價空間大,不同存儲版本之間差價更高(比如iPhone不同存儲版本差價為800元),獲利更多。

但現在,外置存儲卡的速度確實已經很難與手機內置存儲匹敵了。Class 10存儲卡速度一般在80MB/s左右,而手機上常見的eMMC 5.0實際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160MB/s,UFS 2.0更是可以達到驚人的400MB/s。現在來看的話,外置存儲的確會拖累手機的反應速度了。這是外置存儲在手機尤其是高端手機上越來越少見的最主要原因。

“塑膠機身”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也伴隨了製造技術的快速反覆運算。在手機硬體性能逐漸難以與對手拉開差距之後,各大手機廠商就逐漸開始在機身工藝和設計上下狠功夫。全金屬機身、雙面玻璃、2.5D玻璃等等經常出現在一款手機的外觀描述中。隨著工藝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金屬材質機身逐漸向低端手機普及,成為一大優勢賣點(比如紅米4)。而與此同時,塑膠材質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部分使用者對金屬機身仍有訴求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在搜索相關話題時,看到了很多用戶對於塑膠機身手機的訴求。在我看來,大多手機廠商放棄塑膠機身選擇金屬或玻璃只是一種純市場選擇行為。因為塑膠、金屬、玻璃三種材質本身並不存在優劣之分,比如iPhone 5c和很多Lumia手機,同樣有著不俗的質感。但並不是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能把塑膠做成像iPhone 5c一樣。而且在大多數品牌都不再做塑膠機身的時候,想去研究塑膠機身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高昂的成本。

另外,塑膠機身在手機上已經用了很多年,對於塑膠,廠商也很難再做出一些吸引人的行銷賣點。所以說,塑膠機身的退出只是一種純市場選擇行為。

“掛繩孔”

以前智慧手機剛開始普及的時候,手機都是有掛繩孔的。但現在的手機廠商不知道是在什麼理論的指導下,都省了掛繩孔,或許是為了追求越來越簡潔的設計。就連一直堅持掛繩孔的索尼在Z5之後也取消了這一設計。有人說掛繩容易刮花螢幕,有人說現在手機尺寸都比較大,那麼大一塊東西掛在胸前晃蕩不太好,說法不一。

▲索尼Z5依舊保留有掛繩孔

但我更強傾向於認為,掛繩孔存在的意義主要是減少手機意外跌落的風險。而手機廠商現在大都不願意這樣去做是幾大壟斷的行業寡頭左右用戶習慣,其它小廠商跟風的認證。取消掛繩孔可以簡化設計製造成本,更重要的是這會使得使用者更換手機速度大大加快,廠商利潤大大上升。聽上去更像是一種陰謀論,但事實確實如此。

其實還不止以上提到的這些,“手寫筆”、“鍵盤”也已經很難在手機上看到了,“翻蓋”、“滑蓋”、“可拆卸電池”的設計也早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還有更早在功能機上常見的“自拍鏡”可能有的同學都沒有聽說過。

部分功能或設計的消失,都可以說是手機在發展過程中自然進化的結果。但另外一方面,這些東西並非所有的使用者都不需要,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小眾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不會有被重視的可能。以前經典的一些設計被淘汰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總會勾起人某些傷懷的情感。你還能想到哪些經典的設計或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