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均價和銷量創下新紀錄
各大科技廠商不久之前紛紛公佈了自己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其中最受關注的無疑還是蘋果。蘋果上一季度又創下了一個新紀錄,三個月賣出了7830萬台iPhone,不僅如此,上一季度iPhone銷售的平均零售價一樣達到的新高,平均售價為694美元(約合人民幣4772元)。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六年裡,Android智慧手機的平均零售價直接下跌一半,從大約440美元(約合人民幣3026元)跌到了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75元)。而在2017年,蘋果還能繼續維持這麼高的平均零售價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平均零售價是如何計算的。想要統計平均零售價,先要統計在指定時間段內某款產品總體的營收再除以出貨量。而這個資料是作為企業投資者衡量產品銷售資料的重要指標,包括產品定位是高端還是低端、以及同樣的產品在不同時期或市場會有怎樣的價格差異。
在針對蘋果的統計中,目前iPhone的平均零售價為694美元,顯然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產品的平均售價接近700美元絕對是許多廠商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參考蘋果的產品後會發現,低於694美元的版本只有32GB容量的iPhone7一款,而隨著容量的提升,iPhone 7的價格分別是749美元和849美元,而iPhone7 Plus更貴,各個容量版本價格分別為769美元、869美元和969美元(與iPhone6 Plus相比略有提升)。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大多數的用戶都購買的是入門級32GB版本iPhone 7呢?不一定。要知道雖然iPhone 7的平均價格很高,但是依然還有價格更低的老款產品在售,因此雖然平均零售價只比入門級iPhone 7略高,但是這麼一想就更容易理解了。
更重要的是,平均零售價偏低並不一定是壞事。目前蘋果售價最低的智慧手機是iPhone SE,起售價只有399美元,而單品平均零售價也只有595美元。顯然蘋果對中低端市場一樣有興趣,如果沒人購買iPhone SE,那麼平均零售價居高不下,這會將更多中低端用戶擋在門外。
Android智慧手機的平均零售價持續下滑以及iPhone不斷增加,顯示了Android潛在使用者對價格更敏感、對低價產品更感興趣,而iPhone用戶則喜歡更貴的智慧手機。雖然這樣的結論並不讓人意外,但是裡面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現在有很多旗艦Android機型與iPhone售價接近,同時還有很多便宜的入門級產品可以選擇。
也就是說,很明顯iPhone沒有處於150美元或200美元級別的產品,如果有的話,蘋果的平均零售價也會變得很低,比如iPhone SE這樣的產品。
因此這裡面存在這樣一種邏輯,那就是iPhone平均零售價高是因為本身定價就很高,而Android智能手機平均價格低是因為有大量的低價機型可以選擇。
顯然蘋果一直都比較看重產品的價格定位,如果想要單純的提升銷量,那麼iPhone用戶自然會選擇便宜的版本。因此就算是iPhone的高端用戶也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目前iPhone 7 Plus的平均價格接近800美元,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購買入門級iPhone 7或者上一代的iPhone 6s這樣的產品。
目前iPhone的平均零售價絕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記錄,其中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目前用戶可選的機型範圍比去年同期更少,同時由於基礎容量提升,平均價格也相應提高。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去年的8GB版iPhone 5c已經不再出售。
當蘋果在2013年推出iPhone 5c的時候,產品的平均零售價大幅下降,同時由於第二年還增加了價格更低的8GB版本,原本平均零售價還能更高,不過2014年蘋果推出了售價更高的iPhone 6 Plus抵消了一部分,因此才沒有讓平均零售價創下新低。
其實,想要準確的統計平均零售價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沒錯根據普通消費者在購買智慧手機產品的情況來看,iPhone的價格的確很高。但是低價格也並不全是壞處:用比較通俗的話說就是“走量”,如果能夠售出數十億台產品,那麼價格低也不是什麼壞事。同時平均零售價也嚴重影響產品的價格範圍(比如穀歌Pixel的平均價格與iPhone同樣高)。
目前雖然蘋果iPhone的平均零售價創下了新高,但是依然沒有影響銷量,這顯然充分說明了蘋果知道如何在高端市場進行行銷和定位。而iPhone的高平均價格是由很多綜合因素決定:包括公司定價、消費者購買能力和意願以及缺少更廉價的版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