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QLED與OLED相約solo,互剛正面一點也不虛

關於QLED與OLED(下文簡稱Q與O)的討論早已不絕於耳,兩者同台競技,就避免不了此消彼長,出於行銷目的的嘈雜聲也有意無意的混淆了畫像背後的真實。

而4月13日在京召開的2017國際量子點顯示產業論壇,把深陷嘈雜的兩者拉入了平靜和理智,湊巧的是就在這前一天,某OLED電視廠商正好發佈了令人驚歎的3.6mm厚度的OLED壁紙電視。

順勢而為和“勢在人為”

Q與O的格局似乎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消費需求在變,行業趨勢也在變,5年之前兩者或許還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一個是駕輕就熟,一個高能低產;5年之後,在妥協和成長的軌跡上,局勢截然不同。所以今天很有必要“舊事重提”一番。

如果把產品的成功定義為獲得大量市場的話,那我們除了在討論技術本身之外,對技術的市場需求,以及採用技術的產業聯盟必須要有所瞭解。因為除了順勢而為,也可以“勢在人為”。

2015年9月LGD聯合彩電上下游產業鏈和研究機構共同成立“中國OLED顯示產業聯盟”,包含了LG、創維、康佳、長虹等傳統彩電廠商。2017年索尼、松下也相繼發佈了OLED電視產品。智慧手機產業,三星AMOLED量產已有10年的歷史,近幾年隨著蘋果手機對OLED的呼聲,很多國產面板廠商也紛紛涉足OLED領域。VR和穿戴設備領域OLED一直是首選。

QLED承接了LCD時代幾乎所有的配套設施,也承接了其“物美價廉”的特點。成為了LCD最成功的一次改良。最大頭的三星似乎毫不猶豫就紮根在了大屏顯示的QLED產業,量子點產業聯盟的彩電製造廠商包括了三星、TCL、海信,而且每一個傳統電視廠商,都或多或少會涉及到量子點產業,包括索尼、松下等。而且三星還帶頭將QLED技術引入到了PC顯示器領域。

從“趨勢”來看,OLED似乎十分強勁;但是從市場供需的總體份額來看,QLED仍佔據大半壁江上。

原因也很簡單,行業巨頭們的經營策略,往往就成為了整個行業的風向。沒錯,說的就是三星的QLED策略。這家在彩電銷量連續11年全球領先的巨頭,雖不是技術潮流的絕對引領者,但是每一次技術浪潮中,絕對少不了三星的影子。

這一次技術變革的浪潮,就是Q與O的競爭與妥協。

什麼樣的體驗叫做終極視覺體驗?

大家不要固有的認為OLED因為改變了發光的模式,就一定是比QLED先進的技術。事實上QLED和OLED都代表了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方向,但同時現階段他們又都面臨著技術和成本博弈的壓力和束縛。市場激烈的競爭下,所有看似美好的東西,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可能都是妥協的產物。你們應該深有體會的,技術一直在進步,但產品的品質感卻不見得一直都有增長,因為成本優勢左右了產品的存亡。

所以,對於兩個都未完全爆發的技術,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他們現在的形態和最終形態都是什麼樣子的。

最終形態的QLED應該是量子點材料主動發光,應用在顯示裝置上不需要背光源。現在的形態是在藍光LED前分佈量子點膜,形成純度更高的背光源,透過液晶分子帶來更“純”的色彩表現。

最終形態的OLED應該是OLED有機材料主動發光,產生RGB三原色,構成色彩。現在的形態則是採用了白光OLED的技術,OLED只充當了自發光的背光源,同樣需要濾光這個過程。

從結構上看,你會發現這兩個看似不在同一個維度的技術,卻是如此相似,無論是現在的形態和未來的形態。僅僅只是在發光材料上不同而已。

量子點有一個有意思的特性,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尺寸能影響它發光的波差,從而影響它的發出的顏色不同。尺寸小的時候發偏藍色的光,尺寸越來越大變成綠的,黃綠的,然後橙的,最後變成紅色。這個有趣的特性使得量子點成為了高色域的代言。同一種材料可以滿足不同色域的需要。

現有的彩電顯示技術依靠紅綠藍三原色的組合來形成色彩,量子點薄膜背光和OLED技術在紅綠藍三色的光譜大概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光譜的Q與O都非常明朗清晰,但是在綠色跟紅色之間,OLED並沒有像量子點那樣純粹。所以,OLED為了得到更純粹的三原色,就會使用較強的過濾層,反過來,這種方法又會使它的能量效率降低,色域和亮度都不能完全施展。

什麼樣的體驗叫做終極視覺體驗呢?我們觀看電視電影最想獲得的是什麼樣的效果呢?其實不過是再現我們在自然界中體驗到的視覺享受罷了。人眼是非常強悍的,白天能夠看到豐富的色彩資訊和亮度資訊,晚上瞳孔放大後,對光的捕捉也非常敏感。要想用顯示裝置模擬人眼所觀察到的世界,必須具備三個關鍵的要素:清晰度、高動態範圍(HDR)、顏色。

之前的評測或者介紹,總會把這三個要素分開來講。但最近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出現了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顯色體積”,它打破了我們對顯示效果的固有思維——如果離開亮度談色彩,就會變成偽命題。

舉個例子,觀看火山噴發的圖片,或者在一般的顯示裝置上觀看火山噴發的錄影,是沒有辦法體驗到親臨現場的那種壯闊的。原因就在於,雖然照片上有火山噴發時的準確顏色,可是這個顏色沒有在合適的亮度下來展示的話,就沒有辦法給你真實的感覺。

對於顯色體積Q和O誰更優秀呢?OLED電視主要由兩種,一種叫RGB OLED,一種叫白光OLED。RGB OLED因為量產的原因沒有辦法做大尺寸,白光OLED就是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OLED電視所採用的技術。但主動發光面臨一個材料衰竭的現象,如果長時間保持高亮度,那對於有機材料損耗是非常大的,再加上前面所說的OLED能量效率降低問題,所以OLED電視的亮度一般都不會太高,大約在500-600nit。

QLED電視採用了傳統的背光模式,增加LED的功耗以及採用更大膽的背光技術,就能夠使得電視的亮度更高。像索尼的Z9D以及三星QLED TV峰值亮度都能達到1500nit以上。

高亮度下的較量告一段落,那暗場細節呢?可以說OLED有對暗場控制的先天優勢,因為它能夠實現絕對的黑,無限大的對比度。不過實際的情況卻沒有這麼簡單。

其實真實有效的對比度不單由一個象素決定,還由這個象素反射的光是多少決定。除非把你關在黑屋子看電視,不然都會有反射光的干擾。所以很難實現絕對意義上的零亮度。所以在QLED整體亮度高於OLED的情況下,當電視播放畫面亮度越低,OLED越有優勢,但是畫面亮度不斷增強,QLED的有效對比度優勢就會越發明顯。

還有一點,OLED在弱電流控制方面,還是有一些局限性。暗部細節和色彩過渡問題不管是RGB OLED還是白光OLED都是很大的一個難題。OLED亮度的調節是通過PWM或者DC這種調光方式來控制,當色深達到8bit、256級時,控制難度已經非常大了。10bit、1024級的話,如果沒能力做好,暗部的畫面細節可能就是一片死黑。

順便也提一嘴傳言中的OLED燒屏問題。LGD自2016年起,就用三色OLED疊加成白光,代替老的藍加黃OLED,而且OLED材料運用的是住友化學最先進的材料,燒屏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了。所以索尼和松下在今年也敢大膽的採用LGD的OLED螢幕。

經過一輪漫長的PK,QLED與OLED並沒有完全決一勝負,而是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在還原真實世界這條路上,大家都有不同的實現方法,但是沒有誰是萬能的,始終存在一定的互補關係。就像商業中的線上線下、影視中的3D和VR、醫學中的中藥和西醫,都是共存的關係。

畫質之外的一些談論

消費者選購電視的條件僅僅只是畫質嗎?Q與O也不能僅拿畫質來做簡單粗暴的對比。設計或者說“換殼”已經成為了產品速食文化中勢不可擋的創新手段。

穿衣穿暖之後,有誰不想要更好看的衣服?電視畫質夠看之後,誰不想要更美的產品形態?就像小米MIX和三星S8出來之後,你會覺得iPhone醜得不要不要,然而iPhone仍是交互體驗最好的智慧手機,但那又怎樣?

OLED最讓對手敬仰的應該就是產品的獨特形態。結構上的簡約優勢,衍生到了產品工業設計上來,自認為最美產品的不過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美,不需要任何的附加包裝。OLED在技術結構上的優雅,的確沁人心脾。

比如OLED能做成Wallpaper,能做成螢幕發聲,能做成柔性彎曲,這些都是彩電消費市場不斷培養出來的新需求,因為人性本質上對美是有不斷追求的。現代人最原始的暴力訴求,就寄託在了各種各樣的藝術之上,OLED的簡約構造也能算其中一種藝術。

QLED也可以追求超薄,但是必然在背光模組上大打折扣。所以從結構的角度,不得不佩服OLED。

還有一點也是必須得提的,價格,一切脫離價格的對比都是扯犢子。LG的OLED看到三星的QLED哭了,沒想到同尺寸竟然可以比我便宜差不多一半;轉眼看到索尼的100吋Z9D它又笑了,沒想到這傢伙竟然買到了五十萬;而索尼看到LG的OLED也笑了,這小夥子最大才77吋。

總結

最後來看,QLED和OLED似乎並非是媒體口中那麼具有可比性的產品。QLED更像是一個誠實的旅行者,累積了數億步的行程,在他身上有浩如煙海的閱歷。OLED更像是一個行走於各大秀場的名模,穿著過數千套時裝,在她身上有著對時尚和美的獨到見解。

不一定要分出勝負,就算是要,也不是技術本身所決定的,因為裹挾技術的是效率和成本。所以依舊希望兩者同台競技,持續的碰撞,甚至在下一代——印刷顯示技術上,還能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