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VR創業者怎樣才能在資本寒冬市場下獲得青睞?

OFweek VR網訊 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曾在2014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中,說過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
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這句話貼切地形容了互聯網創業紅利期的特點。創業者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找到能夠讓豬飛起來的台風口,在台風口,稍微長一個小的翅膀,就能飛得更高。
從2012年紅極一時的團購網站,到2014年的互聯網金融,再到2015年的線上教育,資本市場的金錢流動與數以千計創業公司的興起,已無數次證明了風口的重要性。
互聯網行業瞬息萬變。在歲末回顧2016年,這股席捲了無數創業公司與資本力量扶搖直上的颶風,無疑當屬在年初霸佔所有社交網路與移動廣告投放平臺的VR行業。
VR,即Virtual Reality,中文譯作虛擬實境。它通過先進的傳感設備(VR頭盔),使用戶沉浸於虛擬世界,並在這個世界中與虛擬環境發生交互。
2016年初,VR市場開始呈井噴式擴張。2015年國內虛擬實境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4億元,預計2016年將達到56.6億元,而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驚人的550億元。
然而現實並沒有許多機構鼓吹的那樣美好,極度火爆的背後,浮躁的暗流正在湧動。
工信部今年發佈的《2016年虛擬實境產業發展白皮書》中,一針見血指出了國內VR行業輝煌外表下的致命頑疾:
硬體技術不過關、軟體可用性較差、應用領域有限、效果不夠理想。
短短四句話,直指國產VR的尷尬處境。解析度低下、眩暈感明顯、高端內容缺乏,這種急功近利搶佔市場,撈投資人和消費者一筆錢就走的暴發戶心態,會為產業起步帶來巨大傷害。
2016中旬,行業巨頭開始進駐VR領域。Oculus,HTC Vive,PSVR等重量級VR產品陸續問世。激烈的競爭,意味著VR行業這個曾被無數資本青睞的藍海,一夜之間成為一片紅海。資本熱度迅速降溫,2016年下半年,有關VR的投資數量同比銳減70%。
酷暑已消,資本寒冬凜然而至。
媒體常將2016年稱作VR元年,但實際上,將其稱為VR的洗牌年,或VR寒冬,顯然更加貼切。
資本寒冬,使大量在生死線上徘徊的VR公司,不得不選擇裁員、縮減業務等手段阻止資金鏈斷裂。部分企業年底裁員率高達50%,近乎腰斬;幾個月前剛獲得A輪投資的VR公司,如今也頻繁曝出拖欠工資等負面消息。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這是馬雲對資本寒冬十分貼切的歸納。生存很艱難,但嚴酷的挑戰過後,總會有一些實力強勁的企業存活下來,看到後天初升的朝陽。
資本寒冬四個字,通常伴隨著困境、掙扎、求生等消極詞語。但從另一個積極角度思考,它同樣代表了新生、冷靜、以及理性等力量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