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長城》已無退路 樂視影業為張藝謀的野心買單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元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領土上,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裡”。身為中國人,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過類似的常識。這個現實世界用來抵禦外敵的防禦工事,如今被譽有“國師”之名的導演張藝謀,套上了好萊塢式故事模版,在電影中化為與饕餮大軍鏖戰的場景。

《長城》這部將於12月16日全國公映,耗資1.5億美金,歷時三年,彙集馬特-達蒙、景甜、佩德羅-帕斯卡、劉德華、威廉-達福、張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鄭愷、黃軒、陳學冬、王俊凱等中外豪華演出陣容的賀歲檔鴻篇巨制,不僅是張藝謀所執導的首部英文對白的好萊塢製作,更有望成為開闢今後中美合拍片新領域的契機。

借水行舟 好萊塢外皮裝裹下的中國文化輸出

雖然一直以來歐美對我國歷史的評價多帶有不同程度的偏見,但其中對於長城的認知與描述還算是相對客觀。由目前各方管道曝出的資訊和視頻來看,這部《長城》無疑將會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好萊塢大片。

從預告中絢爛至極的特效體驗,大場面氛圍的營造,長城上下浴血搏殺的悲壯場景等等都不禁讓人熱血沸騰,心馳神往,短短數分鐘幾乎處處凸顯好萊塢大片特質。據悉,本週五即將上映的《長城》目前全國預排片量已達60%左右。還有評論認為,該片一如既往地呈現著張藝謀後期那些商業大片一貫的“色彩試驗”風格,從五色無影禁軍軍服,到金碧輝煌的汴梁城宮殿群,直到最終決戰塔中的五彩玻璃。曾在《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為我們開過數場別開生面的色彩美學課程之後,相信這一次在《長城》中的嘗試將更為登峰造極。

作為張藝謀從影生涯以來耗時最長的一部電影製作。他本人對本片的寄望是“把《長城》拍成一個媲美《星球大戰》的系列,成為從中國輸出的文化現象。”自張藝謀加盟好萊塢經紀公司CAA,後成為樂視影業股東以來,這樣的“野心”或許就已經開始萌芽。

然而,本片除去長城這個主題之外。可以說在聊勝於無的薄弱美式故事鋪設中完全無法帶入中國任何的歷史,而大戰傳說中的上古神獸設定看上去也只不過是套上一個美式魔幻范兒的外皮。毫無參照可言。這不由讓人想起了當年李連傑主演的《木乃伊3》以及近年由成龍主演的《天將雄師》。

“借水行船”通過國際化的製作模式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廣泛傳播,正是張藝謀拍攝此片的最大目的之一。因此,這部電影總體而言,不過只是一個用來幫助“國師”打響海外市場知名度,結識更多海外片商、演員,以便今後順利進入好萊塢的工具。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觀眾對本片前景也是呈現兩極化。不看好的觀眾一是出於對張藝謀本身的成見,再有就是對中國取材加美式套路的偏見。當然,其中也有對張藝謀近年作品品質下滑,本片恐怕也難有保障的擔憂。

自信何來 豪賭式的巨大投入與兩極化的觀眾預期

由於加盟的演職人員陣容強大,加上諸多電腦特技等額外成本,不可避免的成為2016年最燒錢的華語製作。而關於傳奇影業、環球影業、中影以及樂視影業聯合出資1.5億美元的成本回收,一直被業內外看作是一場豪賭。要知道,迄今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侏羅紀世界》也是1.5億美元投資,按照電影圈的規則,這樣大數目的投資就意味著電影至少需要25億人民幣的總票房才能勉強回本。

而對樂視影業而言,《長城》能否對樂視影業的業績產生推動作用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依據此前從樂視網預案中披露的資料來看,樂視影業截至2015年底與《長城》有關的預付款僅為1.2億元,實際投資規模只占1.5億美元製作成本的10%,從投資比例上講,樂視影業從《長城》上獲得的收入將會很有限。假若樂視影業是將《長城》看作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多少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此外,日前該片在上海宣傳時,還前所未見的進行了電影道具的拍賣,憑藉張藝謀的影響力和小鮮肉粉絲的強大力量,居然僅道具最終就拍出了25萬元。然而,這甚至不能與九牛一毛相提並論,票房壓力可想而知。

作為票房的保障。除了借助海內外眾星加盟的強大粉絲號召力,好萊塢旗艦級特效班底的助力外,“國師”張藝謀的口碑基礎自然是重中之重的招牌。即使有觀眾並不瞭解張藝謀的電影作品,但從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也能感悟出他對中國人精神內涵的理解和詮釋。而他的電影作品中包容的那些中華文化特有的俠義,擔當,士為知己者死,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慷慨悲歌般的主旋律,也是他在觀眾思維裡區別其它中國導演特質的關鍵。

但一味的採用好萊塢化製作模式來拍攝中國題材,也讓不少觀眾對張藝謀品質產生了質疑和爭議。

此前有網友綜合豆瓣、IMDB和爛番茄這三個網站資料進行了對比,截至目前,刨去《代號美洲豹》這部最差代表,由張藝謀所執導的影片從1987年第一部《紅高粱》開始,他的電影品質還是呈逐年上升狀態分佈的,直到1994年《活著》上映達到頂峰。不過,此後張藝謀電影的評論就呈總體下降趨勢,一直到2009年《三槍》達到了一個最低點,該片當年飽受批評嘲弄,其惡劣影響要說一直延續到現在也不為過。不過,從2010年《山楂樹之戀》開始,張藝謀作品的評價又呈現了上升態勢。

可見“國師”的下限把控是有一定群眾基礎作保證的。由此大多數觀眾還是對張國師的古裝抱有一定期待的,亟盼著能讓那些持反對意見的觀眾屆時被張導打臉。

不管怎麼說,《長城》無疑將掀起中美合拍片的時代大幕,好萊塢化套路模版加中式文化底蘊的輸出模式對張藝謀,對他的電影事業乃至今後國產片製作是否有益?唯有待影片上映之後一切自有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