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買手機不送耳機?是誰先打開這個潘朵拉魔盒的?

早年間,買手機送耳機,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想一想也容易理解,手機自身的設計天然就考慮到一個不把手機拿在手上的場合,比如說一邊打接電話一邊手頭有事情要做,比如說在開車的時候。另外,對於一部手機來說,音樂功能也是天生的,聽音樂需要一個耳機是再自然不過的邏輯了。
但是這幾年,我們也發現,在手機的配件中,逐漸地少了一個“大件”,即耳機。既然之前是“標配”,那現在為什麼就突然沒有了呢?說好的是必需品的呢?
出於好奇,筆者就開始查詢誰是國產手機“第一個”打開這個潘朵拉魔盒的,這麼做的道理在哪裡?這麼做為什麼用戶也能習慣?
找來找去,最後找到了小米,雖然並不能確定小米第一代手機就是不送耳機的“元兇”,但起碼是因為小米的這個做法,才有了後面廠商的大規模跟風。


小米當時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
首先是成本。小米手機為了追求極致性價比,必然會盡可能去節約成本,但小米手機的定位是發燒友,所以又必須讓手機本身“發燒”,那就只有打配件的主意了,充電器是不能少的,說明書啊三包卡啊這些屬於國家規定,也不能少,包裝盒是產品形象的代表,也不能少,那只能是耳機了。


第三,配件的利潤。雖然小米自己沒有明說,但這個才是背後的真正原因。小米為了兌現性價比的承諾,必然要做一個減法和加法的魔法,減法即削去耳機,加法即自己賣耳機,一個減少成本,一個是增加利潤。而且這個魔法的精妙之處是遠超過原來的簡單附送。小米的行銷水準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好了,小米開啟了這個“聰明”的模式,對於一向以精明著稱的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必然是趨之若鶩,欣喜若狂,就恨自己怎麼不早幾年就想到。
經過幾年時間對用戶的“教育”,以及各大手機廠商的跟風,消費者也漸漸接受了這種做法,怨念聲漸去漸遠。人就是這樣,對於“痛苦”的記憶總是很短暫,時間會攆走一切。


最後說一句,凡事有利有弊,很多時候一些“小聰明”,只是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未必像想的那樣。大部分人喜歡用一種線性的邏輯來推導自己的道理,但實際上,生活從來都不是線性的,商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