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春末夏初魚情易上浮,怎麼辦?

一年中兩個釣魚的黃金季莫非就是春末夏初與秋末冬初了,從釣鯽魚來說,我感覺春末夏初效果更佳,大概是因為此時鯽魚除了需要攝食育肥,更需要找近岸水草、樹枝、砂石或其它障礙物產籽繁殖。此時水溫適宜,魚兒活躍,食欲強,魚進窩快,窩中來魚多,魚兒往往不再安於揀食落到水底地面的食物,還特別喜歡上浮離底爭搶下落過程中的餌團,另外此時水層溫度變化較大,也容易使魚上浮,掌握了釣行程的技巧往往能取得更喜人的魚獲。遇上能夠釣行程的魚情那玩得相當爽的,收穫也大。

一、釣組要求

1)魚線粗細

因為魚情活躍,加上運動中吃食的魚衝力更大,野釣中除了釣到鯽魚外,還可能釣到個頭更大些的鯉草鯿等魚,更應留有餘地,快速魚情本來就應該子線粗些,利於快速飛魚,提高作釣速度,所以可以採用比正常底釣大1——2個號的子線,釣鯽魚為主時子線一般在0。4——0。8號,具體粗細還是看魚的大小。主線自然也相應增粗些。

★ 絲強經典版魚線,採用德國原絲, 拉力比普通魚線提高30%。線徑標準,拉力更強,切水性和柔韌度更好,適合於各種水域做釣,給魚吃餌創造更好的條件。小編使用這款子線,跟釣友使用同樣的釣組(這位釣友的子線為某牌),同樣的調釣垂釣輕口鯽魚,絲強經典的出口動作多30%。漁獲自然也更多。

2)子線的長度

長子線有更多的第二下擺時間,可以給魚更多的介面機會,但過長則損失信號傳遞,也造成魚層更亂,所以適中即可,一般60——70公分子線對折拴鉤即可,若雜魚多則更短些,靈活掌握。

3)浮漂

釣行程選用浮漂的關鍵在於合適的大小,即合適的配鉛重,是要依魚情而定的。大了則鉤餌運動速度過快,魚接不住,小了則下降過慢,作釣效率低,兩種情況對釣魚都不利。

這種“接不住”的情況體現在從鉤餌入水到浮漂翻身站立停穩(此時鉛墜很接近浮漂正下方)之前的第一下擺,對釣行程的影響則主要在於第一下擺的末端——開始翻身到站穩停頓前,浮漂翻身之前的抓口不是釣行程的目標,也是可以放棄的介面,要不就可以下拉浮漂、改為更上層的釣浮了。第二下擺和浮漂下行時,鉛墜與浮漂浮力基本平衡,鉤餌下行速度主要取決於餌團重量與水阻差值,跟浮漂大小關係不大了。但大漂大鉛則慣性大,細微的介面信號就容易丟失,浮漂大小要適中。

★化氏17系列浮漂,每一隻漂身標有都有吃鉛量,配合化氏克度鉛,可以實現快速調漂。空心水晶軟尾設計,過濾雜亂信號,吃口明顯,信號真實。在空心尾基礎上內置尾芯,比傳統空心尾韌性更好,重量更輕。在釣行程和釣滑口魚效果不錯。視目效果也能滿足視力不太好的釣友的需要。

競技比賽時釣手要兼顧魚情的變化、經常可能要改用其它釣法,所以一般都用漂比較小,而在野釣時往往要用更大號的浮漂,因為野水中往往上層小雜魚多,為應對小雜魚作出一些犧牲是值得的,而且鯽魚上浮到水皮及中上層搶食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加上魚追餌、吸餌能力也不一樣,這種區別不可不辨,不可不明,要不就陷於教條。

所有的台釣漂都會有個行程,但為了更加突出鉤餌在水中的下沉的過程,釣行程的浮漂會比正常用的浮漂漂尾稍長點,多為20——25釐米,以便有更多的觀察介面信號的機會,調、釣上也是採用平水或低目,以充分利用漂尾的行程。

選擇棗核型漂還是長身型漂,其實各有利弊。許多釣手認為,應該用棗核漂,因棗核漂水阻大些,下行更慢,能有更多的抓口時間,而且翻身也更利索,事實上棗核漂在競技比賽和黑坑釣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野釣時還是有些不一樣,因為野釣往往釣行程是結合著底釣來進行的(底釣魚口更真實,命中率更高),只不過到底後等待的時間不能長,棗核漂下行時不如長身漂流暢、穩定,節奏感上有所不如,過慢的下行速度會使得下行中的停頓不那麼容易觀察清楚,而且下行慢也就意味著走完行程的時間更長,遇上魚口比較快時則影響作釣效率,長身漂翻身雖慢點,但有經驗的釣手是能捕捉到翻身過程中的介面的。綜合看來,選擇棗核型還是長身型,也分場合和個人習慣。

4)餌料

釣行程餌料要求比重比較輕,下落慢才便於魚接住,拉餌也往往優於搓餌。餌料需要有一定霧化,以便誘魚,但又不能太過霧化,霧化過多會引得魚口更亂。

★ 調整比重可以用化氏的尺上或者新四季。尺上是呈片狀剝落,新四季是棉絮狀,有一定附鉤性。兩者都可以起到調整比重,改善餌料狀態,優化霧化效果和入口性。

二、釣技要求

掌握魚訊語言

釣行程的看口是看浮漂運動中的變化,要想看出魚咬鉤的信號,首先要很瞭解浮漂的自身語言,也就是無魚接食情況下浮漂固有的運行規律,包括每一刻的運行速度、停頓的位置和時間長短,這種規律被打破就是魚咬鉤的信號。浮漂自身語言,作為經常釣魚的人,平時如果觀察細心,培養出這樣一種節奏感了然於心,那麼魚介面是比較容易區分的。當然如果為了一定戰術目的、為了穩定魚層,有些咬鉤是可以放棄的;某種信號,比如某一位置的停頓,如果多次打不上魚,除非調整線組,也可以放過這一口。理論的掌握不如實踐,多釣就出經驗了。

★ 一味進口原絲魚線,不漲號,強度高,拉力大,耐磨性好。同等線徑,拉力值強20%以上。子線柔軟,手感細膩,不易打卷,不易纏繞,經久耐用,性價比高。專利可疊加線盒設計,可迴圈使用 。

保持拋竿頻率

台釣本就講究誘釣結合,要求有一定的拋竿頻率,釣行程時就更要求有頻率,因為魚更活躍,食欲更高,窩中散落的餌料越多,誘來的魚越多,魚搶食就越積極,吃口越猛越真實,這就象人類盲目的從眾行為,喜歡搶購東西、喜歡找人多的飯店吃飯一樣。

準確鉤餌落點

拋竿越准,魚就不容易散亂,鉤餌總是沿一個路線落向魚群,魚兒正好等在那裡,很自然地把餌團接住,形成一種條件反射,當然效率就高。

靈活魚情應對

在剛開始是底釣時,如果介面明顯多,那鉤餌到底就不要等,可以一到位就揚竿重新拋,散落的餌料誘來更多的魚,如果介面不算多,那還是應該釣底為主,結合著打離底介面,但一定的頻率還是要有的,不能死等;當釣行程很有感覺、很順手、上魚率高時就要注意保持這種感覺;如果魚兒更多的在高位介面,翻身過程中或翻身站立後就有動作,可以下推浮漂十幾、二十公分,改為釣離底。魚情是變化的,釣法也要相應變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