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鹹鴨蛋的脂肪量有多高?這樣吃才最好!

這裡沒有廣告只有我們對美食的理解與探索

“我吃到的所有的鴨蛋,都是鹹鴨蛋。

以前沒人告訴我,鹹鴨蛋是用新鮮鴨蛋醃出來的。自家不養鴨子不醃鴨蛋,媽媽從菜市場掂回來的鴨蛋,下鍋一煮就是鹹的;菜市場的鴨蛋都是醃好了,放在新鮮雞蛋旁一起賣;剛剛好,小學初中上課也不講醃鹹鴨蛋的事,鴨蛋這事就變成了一個死角……

於是快到了高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才知道咸鴨蛋原來是新鮮鴨蛋用鹽醃出來的。

事實讓我感到震驚,要知道在此之前我都以為鴨子要用鹽水喂,下出的蛋自然就是鹹的……(小時候吃到特別鹹的蛋,還在怪這只鴨子是不是鹽水喝多了)

我知道這時候你們在嘲笑我的智商,我以前確實是不知道鹹鴨蛋是醃出來的(更何況我現在知道了),這也沒耽誤我愛吃咸鴨蛋黃啊!

鹹蛋黃才是一隻鹹鴨蛋的靈魂。

剝開一個煮好的鹹鴨蛋,十個有九個都是蛋白鹹,蛋黃香,這可不是逆天巧合。

鴨蛋在醃制過程中,食鹽會通過蛋殼上的小孔,進入蛋白內。醃蛋先醃蛋白,等到蛋白內的食鹽濃度達到一定量時,就會滲透到蛋黃內。但是蛋黃裡含的脂肪會阻礙鹽的滲透和擴散,所以鴨蛋黃的含鹽量相對蛋清要低,沒有那麼鹹,吃起來感覺就會好很多。

(當然也不排除醃的特別鹹的,蛋黃蛋白都鹹;和那種不捨得放鹽的,蛋白蛋黃都不鹹……每個蛋都有它的脾氣)

所以,我們都偏愛吃鹹蛋黃。

蛋黃經過醃制後香氣濃郁,口感松沙,碰上醃制不錯的鹹鴨蛋,切開蛋黃還會出油!這才是最令激動人心的,出油的鹹蛋黃更加鹹香可口。

但也總有一些人愛說些掃興的話,有人說是出油的鹹蛋黃脂肪含量特別高……

推味君才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咸蛋黃被黑!

在正常情況下,鴨蛋蛋黃裡的脂肪含量本身就不低,大概在31%左右。經過鹽的醃制,蛋黃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沉澱出來(稱為“鹽析”),會和脂類分離,原來分散的脂肪彼此互相聚集後,就會出現“出油”的現象。

可一個新鮮鴨蛋變成鹹鴨蛋之後,其蛋黃中脂肪的絕對含量是不變的。只不過是因為水分的損失,蛋黃的相對脂肪含量增大,如果重新計算的話,可以達到40%以上。

所以“出油的鹹蛋黃的脂肪含量特別高”這說法是不準確的。鴨蛋黃中的脂肪量就在那裡,不管你醃還是不醃它都不會變……

不僅如此,醃過之後的鹹鴨蛋的礦物質含量會有很大的改變。其中含鈣量就會增加,鮮蛋鈣含量為每百克含55毫克,醃制過後,可上升為512毫克。(是不是感覺賺到了!)

“鹹”是鹹蛋黃的魅力,也是它的殺傷力。

一般來說,每一百克的鹹鴨蛋含鹽量就可以達到6.9克,而每個成人日推薦攝鹽量不得超過六克。雖說蛋黃中的含鹽量沒有蛋白高,但折算下來,一天吃不了兩個半蛋黃,這攝鹽量也要超標了。

因此吃鹹蛋黃一定要注意量和烹飪方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不要丟掉健康。

(要是說咸鴨蛋黃的含鹽量高,那就直接把它當鹽用,問題不就解決了!)

今天推味君就和大家分享一個經典蛋黃菜——蛋黃焗南瓜

蛋黃焗南瓜

主料:南瓜250克 鹹蛋黃90克

輔料:花生油10克 香蔥適量

1. 南瓜去皮切成條

2. 上蒸鍋蒸熟,出鍋後小心夾出晾涼。(因為後面炒制過程很短,所以南瓜必須先蒸熟透,但是蒸熟的南瓜會比較酥,我試過晾涼後的南瓜炒制的時候比較不易爛)

3. 鹹蛋黃也上蒸鍋蒸熟透,用勺子一壓可以完全輾碎的狀態才可以。蒸好的鹹蛋黃用勺子全部輾碎備用。

4. 鍋裡放花生油,油溫6成熱時倒時鹹蛋黃

5. 小火炒至鹹蛋黃全部散開開始起小泡泡。

6. 倒入晾涼的南瓜條。

7. 因為蒸熟的南瓜條比較軟酥,所以切忌大力翻炒,用鏟子輕輕鏟動加上拿鍋晃晃,讓南瓜條裹上鹹蛋黃即可。

8. 最後加入蔥段即可裝盤了。

9. 成品

蛋黃可以焗一切

焗紅薯

焗山藥

焗土豆

焗你想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