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這幾條,您就敢自釀葡萄酒?
對不昧叔來說,當秋意越來越濃,那麼葡萄也越來越醉人。因為此時在溫暖的室內喝上一杯自家釀造的葡萄酒,寫一篇食品安全和營養的科普文給大夥真是好不愜意啊。
但是家庭DIY葡萄酒受到環境、操作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所以本著讓每個吃貨都能健康安全地吃吃吃的重要思想,不昧叔就把自己一直參照的一個“家庭安全自釀葡萄酒攻略”分享給大家吧~
【選什麼樣的葡萄?】
葡萄可以分為釀酒葡萄和鮮食葡萄。看名字大家就能明白,選購釀酒用的葡萄原料時,當然是購買新鮮、成熟、無破損的釀酒葡萄,才能提高自釀葡萄酒的品質咯。
【怎麼防止雜菌污染?】
自己的釀造環境畢竟不夠專業,所以就要在每個過程都注意殺菌,才能確保安全。
器具:發酵器具使用前應用熱水或高度食用酒精清洗消毒、瀝幹。
發酵前:由於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種類比較多,為了抑制雜菌繁殖,建議發酵前添加適量釀酒活性乾酵母。
發酵時:溫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避免高於30℃。
注意:發酵期間嚴禁向發酵容器內加水。如果在發酵或貯存過程中出現白毛、黴斑等異物,說明已感染雜菌,就不要再飲用啦。
【怎麼防止容器爆炸?】
以為把原料都放入容器裡就能靜待美酒了?沒那麼簡單,搞不好還會爆炸呢。因為自釀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CO2)氣體,所以為了防止爆炸,有一些事項就需要注意咯。
容器選擇:優先選用鋼制和食品級塑膠容器。最好選擇大口的容器,葡萄不要裝太滿。
發酵過程:發酵期間嚴禁將容器密封處理,應在瓶口留有空隙或用八層紗布封口。而發酵結束後應將酒與酵母完全分離,以防貯存期發酵漲瓶。
【怎麼儲存才安全?】
家庭自製的葡萄酒殺菌條件有限,所以發酵後酒液中很可能會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導致葡萄酒變質,因此怎麼儲存很重要。
自釀葡萄酒應貯存在陰暗、涼爽的環境中,貯存溫度穩定在10-15℃之間。同時釀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級塑膠瓶貯存,也建議大家短期內飲完,不要長期存放。
【怎麼判斷變質沒?】
好的葡萄酒應呈現澄清透明,色澤自然悅目,香氣幽雅,令人愉快。而且酒體豐滿完整,有層次感和結構感。
所以當澄清穩定的自釀葡萄酒出現渾濁、失光、或呈現油狀、彩虹色等,聞香時有醋酸味、指甲油味、黴味、老鼠味等不良風味時,就可以基本判斷該酒已經變質,不能再飲用啦。
【友情提示】
自釀好酒雖美,也要切記兩點。
合理配餐:葡萄酒歷來是作為佐餐飲料,幹喝就不好了,所以最好在進餐的時候飲用。
適量飲酒:老生常談了,對於特殊人群,如孕婦、酒精過敏人群、病患人群、未成年人,應避免飲酒。開車不飲酒之類的你們一定也都懂。
別問我這些資訊權不權威,這可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官方資訊呦~
如想轉載食今不昧訂閱號的文章,
可通過後臺留言商議,
請勿擅自轉載,違者必究。
聽說權威專家和較真媒體更配哦~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