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你還在用傳統紅包送禮嗎?

送紅包和收紅包是國人長久以來的傳統習俗。紅包文化原先是出自于中國人禮尚往來的一種正常人際關係,體現和諧相處的友好情結,幾百年來紅包還是以這個意義居多。不過送紅包更為普遍的意義,一是給晚輩一種關愛,壓歲錢、生日祝願都含有平安吉祥的寓意;二是婚嫁喜慶有喜當賀的禮儀,以及親友初會、相聚互饋祝願的表示;再一種則是完全出自內心感戴之情的酬謝。

而回饋他人辛勞,給喜娘、道士、僧尼、轎夫、吹鼓手、車夫等等的紅包,一般又叫做“花彩”,今天則稱“小費”。對於該如何處理壓歲錢的問題,有人認為不應該簡單“充公”,而且想出了很多的處理方式,比方存到銀行、用於買書或者借機教育孩子理財等。 

應該說,紅包文化除了體現中國人注重禮尚往來外,還有受惠不忘施予者,也有不敢忘恩負義的心態。全球七大洲,凡有華人的地方,紅包文化都存在,並堂而皇之。旅居海外的華人返鄉省親祭祖時,例行都要給親友族人送紅包。由於人有親疏,禮分厚薄,所送出的紅包也就有大、中、小三檔,見什麼人發什麼紅包,這也是紅包文化的一個特徵。


 

1949年

這會兒要是有福氣收著壓歲錢,聽起來倒是挺嚇人的——100塊,其實那時候的100塊跟今天的1分差不多,也就能買倆糖球兒吧——連包裝都沒有的那種。

五十年代

後來幣制改了,壓歲錢於是也就開始五分、一毛地給——還得磕響頭作畢恭畢敬才拿得到呢!不過,那也“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合作社買小炮兒買零食去!一路那錢被死攥在手裡直到捂出汗來,藏來藏去藏丟了的倒楣事也常有,那種痛心跟今天在股市投資失敗沒什麼兩樣兒。

六十年代

行情見漲,也就兩毛五毛的,錢一到手,眼前就是小人書、小炮兒、大米花兒。

七十年代

拜年磕頭的孩子,收個五塊十塊的壓歲錢不成問題。

八十年代

錢多了,反而不太高興給壓歲錢了——平時的零花錢把壓歲錢給比下去了。

九十年代至今

孩子成稀罕物兒了,身不動膀不搖地就能得個成百上千塊——不過擱手裡攥著的少了,有的讓爹媽代管了,有的存銀行了,還有就是上網打遊戲了。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雞年紅包就是現在的元大鈔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還可以放在家裡當擺件,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春節發紅包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著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