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胃季節:小編教您如何吃火鍋!
百度記載:“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歷史悠久。”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度,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喜歡熱鬧,秋冬季節,天氣逐漸轉冷,這個時候吃火鍋是個不錯的選擇。按烹飪風格來說,有湯鹵火鍋、清燉火鍋、水煮火鍋等。
重慶的麻辣火鍋,北京的熱氣羊肉涮鍋、廣東的海鮮打邊爐、山東的肥牛火鍋和江浙的菊花暖鍋並成為“中國的5大火鍋”。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他們各自的做法以及特點。
一、廣東的海鮮火鍋(又名打邊爐)
打邊爐"就是廣東人說的吃火鍋,南方人好補,愛熬湯,廣東的海鮮火鍋,涮的是海鮮之類,"打邊爐"特別講究湯底,湯底要靚,是由雞、豬骨和海鮮熬制了好幾個小時的高湯配上淮山、枸杞、桂元肉、黨參、玉竹等各種煲湯常用的中藥材,這樣的湯很有營養,而且老少咸宜,男人喝能養胃補腎,"女人喝滋補養顏,老人喝能祛寒健身,小孩喝能補充營養。最講究味道鮮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膩,味美無窮。
二、江浙的菊花暖鍋
菊花火鍋又稱菊花暖鍋,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肴。菊花火鍋始自陶淵明,他寫下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已成千古絕唱。
它的做法也是很講究的:
1、將菊花用溫水浸泡五分鐘後撈起備用。
2、將大部分魚肉剔出,把剩下的留有少量魚肉的魚骨和薑片放入鍋中,加入水,煮沸約30分鐘。
3、撈取魚骨,把湯舀入火鍋內,作為鍋底加入菊花煮沸約兩分鐘。
4、醬料的調製:芝麻醬2勺加清水調開,再加甜麵醬1勺、花椒油1勺、韭菜花半勺腐乳半塊、辣椒油適量,調勻即可(廚房小語:1)蔬菜依自己的喜好搭配;2)醬料的調製,也可依據自己的口味調配)。
三、重慶的麻辣火鍋
重慶火鍋通常被稱為老火鍋,因為最初在重慶碼頭聚集的船客與碼頭工人流動性很大,火鍋中放置一井字形或十字形鐵架分成小格,客人各選各格,吃完就走,火鍋底料更換的不頻繁並反復被使用,後來的客人還會經常在鍋中發現自己未點的菜式,因此被稱作老火鍋。
麻辣火鍋風味別具,誘人饞涎,堪稱為寒冬裡的“席上春風”,為食客們所津津樂道,其做法:幹辣椒節入沸水鍋中氽一水後,撈出瀝水,放入攪拌器內絞茸(或用碓窩搗成茸),製成糍粑辣椒;郫縣豆瓣剁細(或絞茸);生薑拍破;八角、桂皮掰碎;草果拍破;生菜油煉熟後晾涼。大炒鍋置火上,注入熟菜油和化豬油燒熱,投入生薑塊、獨蒜爆香,下入糍粑辣椒和郫縣豆瓣茸,轉小火用鍋鏟翻炒約1.5小時至水氣將幹時,再下入八角、三柰、小茴、桂皮、草果、香葉、公丁香、蓽撥等,續炒約半小時,至香味溢出且色呈棕紅時,下入花椒炒勻,離火加蓋燜制,自然冷卻後即成無渣紅湯火鍋基礎底料。
四、山東的肥牛火鍋
肥牛火鍋中肥牛是經過排酸冷凍加工,刨肉成片的牛肉,一般是單人單鍋,直接把肥牛放入小火鍋裡涮食,蘸小料食用。吃肥牛火鍋,能收到進補的效果。牛肉是歐美人食用最多的肉類,現在國內的肥牛火鍋一般是高檔時尚火鍋。
其做法:
1.將牛裡脊肉洗淨,剔去筋膜,切成薄片;牛腰子洗淨,撕去膜,一剖兩半,去淨腰臊,再片成薄片;香菇去蒂,洗淨,切成條;熟牛肚用開水燙洗乾淨,切成薄片;大白菜葉洗淨,切成條;菠菜、油菜花分別洗淨,待用;芹菜去葉、老筋,洗淨,切成小段;粉絲泡軟後洗淨,剪成長段;幹辣椒去蒂,泡軟後切成小段。
2.瓦氏爐點火,爆香蔥段、拍松的薑塊、幹辣椒、花椒粒,烹人料酒,揀去蔥、薑不要,倒人牛肉湯,加蝦籽、醬油、白糖、胡椒粉燒開,再盛人火鍋中,插上電放在桌子中間,四周圍上葷、素菜盤。食用時加點鹽、味精和熟豬油,邊涮邊吃。
五、北京羊肉涮鍋
過去的人們喜歡把羊肉放在沸水裡燙熟後沾著調料吃,老北京叫涮羊肉.那時主要就吃的那個肉,再就個燒餅.現在不同了,人們不想只吃肉了,有那麼多可以涮著吃的東西,加上魚啊,蝦啊,菜啊,甚至藥啊都往鍋裡涮,有些人不吃羊肉,其它的食物一樣喜歡這樣亂七八糟的涮著吃,那這種吃法當然就不能再叫涮羊肉了,就改一改,叫它火鍋吧,反正都是火把鍋裡面的水燒的沸騰了然後涮。
當然了,除了中國的五大火鍋之外,國內的還有雲南的菌湯鍋,浙江的八生火鍋、杭州的"三鮮火鍋"、湖北的"野味火鍋"、東北的"白肉火鍋"、香港的"牛肉火鍋"、上海的"什錦火鍋"等,國外的如:瑞士的芝士火鍋、日本鋤燒火鍋、印尼的咖喱火鍋、韓國的石頭火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