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羊城通、支付寶共創“互聯網+”,實體卡可變支付二維碼

忘記帶羊城通和錢?銀聯卡也沒有?iPhone也不能模擬成公交卡,難道真的要去排隊買地鐵票或者給現金嗎?不不不,昨天廣州羊城通和支付寶宣佈達成“互聯網+”合作協定。在以後大家可以將羊城通綁定到支付寶上,形成一張電子卡,可以生成一個二維碼,只要帶著手機就能掃碼入閘支付費用。

而根據羊城通公司發放的資料顯示,全省內羊城通髮卡量已經超過5500萬張,是華南地區發行量最大的一卡通,而且適用範圍十分廣泛,不僅可以充當公交卡,還能在如7-11便利店、超市、停車場等等場合使用。

此外支付寶也早在2014年開通了線上充值業務,儘管充值完成後還要到相關的機器上寫入資料完成充值,但僅2016年全年已經累計完成365萬筆充值業務,但是也減輕充值機構的工作負擔。

羊城通公司與支付寶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以後,支付寶能直接生成一張虛擬羊城通,通過掃碼方式“刷”公交費用,以後直接一部手機走天下,包括充值在內的服務也可以在支付寶中完成。也就是說,移動支付在廣州這座城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展,便捷性更上一層樓。

方便是方便,但是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排隊入閘時間很有可能大大增加。如果支付寶為安全起見而生成的虛擬羊城通二維碼為動態生成,使用者手機就必須聯網才能獲取,這個對於移動通信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巨大考驗,信號覆蓋不好的地方,二維碼生成時間過長,很可能造成入閘機前“大排長龍”。所以小超哥建議大家,這項服務推廣開後,大家儘量先打開羊城通二維碼介面,縮短入閘通行時間。

圖片源於網路,“嘀,老司機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