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網球日誌 | 單反,上手不難學好難!

5年前,我開始學網球時,因受玩過的乒乓球、羽毛球影響,想都沒想就選擇了單手反拍。看雙反怎麼都覺得彆扭,正手用單手,反手就兩手上,違背了運動學中平衡的基本規律嘛。但玩球一年後,同時學球的用雙反的球友,反手球明顯比我進步大。我還處在脫貧階段,人家都快入小康了。再看那些職業球員,單反、雙反的選手都有,而且個個都玩得出神入化,各顯風流。就想起黑格爾所說的:存在即合理。也就不再後悔當初沒學雙反了,還是多找自身的毛病吧。

學單反最易出現的問題是站位,都知道要關閉式,雙腳拉開的延長線須垂直於網。因都習慣看前面,上身沒有及時隨著轉體,雙肩還幾乎與網平行。反手僅全靠一隻手臂的力,打出的球便像彈撥過去,既不旋轉還輕飄,這是典型的送給人家吃的菜球。看過球友給我拍的一段手機視頻,仿佛看見一個廣場舞大媽在甩袖,當然是個男的。

就痛下決心改,並且要矯枉過正,以防反彈,習慣的力量總是很大。我站位側身轉體,被人笑為誇張。雙肩不是僅垂直於網,而是儘量後轉,後肩轉得越後越好,拍頭越後越有力。需說明一下,我正手是半西方式握拍,到反手得轉拍,最先的單反握拍是用反東方式,等於前臂要往裡旋一下。擊球拍面不自覺的就會打開一點,擊出的球高而且易出對方底線。後來我的單反就索性也用半西握拍,這樣也不需轉拍了,拍面還關住一點,更易上旋。當然,難免有個不適期,習慣就好了。我也嘗試過多種握拍方式,但個人以為,單反最好的是半西方式握拍了,沒有之一。

另外,單反向後拉拍動作,要由非持拍手牽引球拍往後拉,而不應當是持拍手單獨後引。在這過程中,持拍手可完全放鬆,只需保持手腕固定、肘關節要保持一點彎曲,肩部完全隨球拍轉向至身體側向球網。我單反持拍一邊的肩膀,都儘量要扭至緊貼到下巴上。正如我上文說到正手的隨揮肩膀要貼到下巴一樣,這種“雙下巴”要求,便於警醒自己,加深記憶。

單反在開始向前揮拍時,非持拍手放掉球拍,並儘量保持在原來位置。持拍手向前揮動球拍時,手腕必須保持固定,依靠肩部及前臂肌肉向前由低向高牽引球拍。身體要往前沖。接觸球後不能立即放鬆手臂肌肉,需仍保持力量,感覺在向前上方推送球。身體儘量保持側向更長時間,直至球拍牽引身體轉向。而結束的動作為球拍直立向天,手臂隨揮直高於肩膀的位置。結束時要展胸,而不是轉身。多次看費德勒的單反動作,其本都這樣。天王那美倫美奐的身姿,不知亮瞎多少人的眼。我等業餘級的也毋須望洋興嘆,即使學點皮毛也能裝點一二,誰不喜歡自己的羽毛漂亮點。

好多教材都強調,單手反拍觸球後,肩膀的轉動即告結束,隨後的揮拍動作是由持拍手臂的伸展來完成,切勿繼續轉動肩膀,說多餘的轉肩動作會大大減少球拍停留在擊球點上的時間,從而導致頻繁失誤。而理論往往因當時的原因,有它一定的局限性。看瓦林卡的暴力單反,就有點反其道而行之。他反拍觸球後,用肩膀甚至整個身體帶動隨揮,助力無窮。擊球後,他幾乎是正面對網。孰是孰非,只能見仁見智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經驗,都是個人的經驗。所以,網球必須創新;正因為創新,網球才興盛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