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蘋果的這些套件都免費了 可能會有這些影響

從 2013 年開始,蘋果就向新的硬體使用者免費提供了 iWork 和 iLife 軟體套件,但是對於老設備使用者來說,這些 Mac 和 iOS 軟體仍然是需要收費的。不過本月早些時候,蘋果已經宣佈 iWork 和 iLife 軟體徹底對 Mac 和 iOS 使用者免費提供,不需要購買新設備。

iWork 和 iLife 軟體套裝具體包括 Keynote、Numbers、Pages、iMovie、Garageband 等軟體,對於許多蘋果老款設備的使用者來說,這也是第一次迎來了免費使用蘋果官方應用軟體的機會。有分析認為,這一改變或許再次暗示了蘋果將要拋棄 32 位元設備,因為免費向老設備提供後,使用者就不會遇到花錢購買軟體卻很快就收不到軟體更新的尷尬。

蘋果免費提供 iWork 和 iLife 套件的目的之一自然是,希望能有更多使用者使用他們的這些軟體。蘋果此舉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不過事物總是有兩面性,不管是從用戶、開發者還是蘋果的角度來說,此舉可能也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

競爭沒那麼激烈

蘋果免費開放 iWork 和 iLife 後,第一波明顯感到被影響的應該是小型獨立開發者。蘋果公司富可敵國,他們自然有足夠經費去維持這些免費應用的開發,所以可以免費開放。可小型獨立開發者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必須靠自己,花時間花錢去開發可與 iWork 和 iLife 競爭的應用,這類開發者的應用通常是收費的。如今 iWork 和 iLife 都開放了,使用者一般都會這麼想:既然已經有免費蘋果應用可用了,我為什麼還要花那個錢去買其他應用。

即使是很久以前已經上架 App Store、擁有一定用戶基礎的應用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這類應用的更新一般也是收費的,現在 iWork 和 iLife 都免費了,也沒有多少用戶願意去花錢更新同類應用了。可以說,從蘋果給新設備使用者免費提供 iWork 和 iLife 套件就可以看出,蘋果自身實力雄厚,他們不用顧忌其他因素或者其他開發者。

但 iWork 和 iLife 免費開放並不意味著市場就沒有了競爭。一方面市場中還有開源軟體,同時也是其他巨頭提供的同類產品,比如 Google Docs、Google Sheets 和 Microsoft Office 365 等。只要消費者在市場中還有得選擇,那麼同類新產品就比較難以進入這個市場。

一分錢一分貨

免費的不一定都是好的。當然有免費的應用和軟體可以使用,使用者還是很滿足的。可是一旦這些應用出現問題了,或者缺少某個你想用的特性,又或者體驗不那麼好了,用著免費應用的你還怎麼敢大聲地和蘋果提出要求,讓他們加這個功能或者改那個功能呢?

如果一款應用基本上,但不是完全能夠滿足你的要求,這種情況下你會更糾結。比如 GarageBand,它確實是一款不錯的音訊編輯應用。不少使用者習慣用它來編輯播客內容,可是幾年前蘋果刪除了應用中與播客編輯相關的功能,可是蘋果也沒有將其他可以用於播客編輯的功能添加進來,以後大概也不會添加了。那麼你也別指望還有其他應用支持這個功能了。

如果蘋果不增加這個功能,協力廠商開發者又不指望這個功能來賺錢,也不增加這個功能的話,那你還有什麼選擇?(除非你可以自己開發應用,恕我直言,現在大部分人都不具備這個能力。)

說實話,這個問題不僅會困擾用戶,也會困擾到蘋果。

關於生態系統

也許你會覺得蘋果可以把這些小眾功能放到一個應用中,再免費提供給用戶就好了。但是你別忘了,蘋果不是做慈善,做生意還是得考慮利潤,考慮側重點和優先等級。

這也是蘋果免費開放應用後讓我有點擔心的地方。蘋果如今已經不需要靠 iWork、GarageBand 和 iMovie 來賺錢了,這些應用更重要的是發揮生態系統的作用,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蘋果硬體產品。這個模式對於蘋果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了:iTunes Store 的使命早就變了,macOS 每年的更新也不再收費。

可生產力應用不一樣。這類應用不像郵件、Safari、資訊那樣是蘋果作業系統的基本工具,也不像 iTunes 那樣可以成為更多營收來源的入口,那麼在這些生產力應用無法帶來直接營收之後,把有價值的資源配置到它們身上還有什麼意義。因此 iWork 等應用套件免費開放可能會影響到更新和增加新功能。

好的一面

如上文所說,事物總有兩面性,免費開放 iWork 和 iLife 套件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免費開放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還是好的。比如有些用戶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突然得為這些應用的更新付費,而有些蘋果應用卻可以免費更新。

只是免費開放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真實存在,只是這些應用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體現出來。畢竟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