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日本住宅設計的3個小秘密

日本的設計師看上去是最忙碌的,因為他們處處都喜歡「精打細算」,功能性、美感、以人為本……只要能在有限空間創造更多舒適溫馨的體驗,不管一間住宅的面積多小,都能讓設計師挖掘個夠。今天就來看看日本奇妙的住宅設計吧!

1、玄關

設計師在設計玄關的時候,必須先搞明白脫鞋這件事的意義,這樣看貌似有些誇大了,但仔細想想的確不同文化中「脫鞋」存在著很明顯的差異。

美劇裡很少見到進屋脫鞋吧,他們甚至還穿著鞋跑進臥室,踩沙發,直接躺床……有人說是因為美國街道乾淨,在外面走一圈回來鞋底都不髒,也有人認為,是文化習慣不同,美國人民就是各種 free style。

再來看日本人對脫鞋的重視程度,他們認為「脫鞋的那條線是放心的界限」,也就是說這是一條區分「家」與「街道」的界限。比如在一個日式旅館裡,即使走出客房在走廊裡、在公共區域裡,客人依然可以穿著浴衣和脫鞋,體驗一種在家的感覺。不過要是穿成這樣在一般的賓館裡,那應該是遇到忘帶房卡這樣的尷尬情況了,一種出了客房就走在街道上的感覺。

這樣看來,「脫鞋」這一行為就成了一種身份轉換的方式,工作的爸爸媽媽、上學的孩子從走到玄關脫鞋的那一刻起,都回到了家人的身份和放鬆的心情中。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設計,只能在日本的玄關才能派上用場吧!

通常人們會在玄關處備好一雙拖鞋,方便開門的時候穿上,不過有的時候太過匆忙,可能顧不上好好穿拖鞋了,為了避免腳直接踩地,就可以放一個「小石頭」,乾淨、平穩、省力、省時、緩解著急跑去開門的尷尬。

2、廚房

廚房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空間太大也會覺得跑來跑去不方便,空間狹小的話更會覺得施展不開。其實你只是察覺到,自己離得心應手的做飯還差那麼一點,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廚房設計不夠合理。

投票選項裡提到的四個必不可少的廚房設備,加上琳琅滿目的食材和調味料,怎麼擺放,怎麼設計廚房結構,考慮最多的應該是功能性。

假設在細長型的廚房離,冰箱擺在最左邊,那最合理的順序應該是冰箱——水槽——砧板——煤氣( D )。廚房裡的設備應該按照做菜的順序來放才對:從冰箱裡取出食材——在水槽裡清洗——在砧板上處理食材——放到鍋中烹調。

很多人在裝修的時候沒有注意,其實這些設計都是隱藏在生活中的,烹調的順序大家都很明白,不過它和廚房設計的關係就得用心琢磨了。

3、浴室+廁所

日本人非常喜歡泡澡,很多人會說,如果沒有將肩膀以下浸泡在裝著滿滿熱水的浴缸裡,就像沒有洗澡一樣,所以「日本人就是要泡澡」就成了日本設計師設計浴室的關鍵理念。

和中國、歐美的大面積敞開式的浴缸不同,日本的浴缸通常配有活動塑膠蓋,蓋上蓋子可以基本保持缸內的水溫。

同時,在日本熱水是大家共用的,如果一個人洗完,把整缸水排空再放水為下一個人準備,是有點麻煩和浪費,於是在日本家庭裡,浴缸旁邊還會有一個「沖洗區」,有浴缸與沖洗區的空間,在日本才可以稱為「浴室」。

通常在沖洗區清潔身體,然後進到浴缸泡澡緩解疲勞,也不會在浴缸內使用肥皂等洗浴用品,所以泡澡水相對乾淨可以重複使用。

最後,水不用了還可以把水抽出來拿來洗衣服,雖然只是一間小小的浴室,卻真心把環保和節約做到極致。

對大多數日本家庭來說,廁所、浴室、盥洗室的區域是分開的,因為家庭成員多,分散在不同區域能讓大家同時進行洗臉、上廁所、洗澡,比起一個人在廁所其他人只能乾等著,要節省不少時間。

上完廁所要洗手,所以廁所裡絕對少不了洗手台, 不過在狹小的廁所裡,洗手台裝在哪呢?馬桶就成了一個選擇,這個發明估計只有在日本的廁所裡才能看到吧。

這樣的設計既環保也節約空間,不過空間要把握好,不然用起來會很彆扭。浴缸與水龍頭馬桶某寶都有賣,想自己改造傳統衛生間格局的夥伴們可以試試。

這些設計思路也是日本設計師們幾十年實戰經驗得來的,為了提供最方便、最貼心的住宅設計方案,設計師真是把換位思考做到極致。希望這些方法也可以為你所用,如果你喜歡這個系列就點個贊唄,更多的設計實例分享下次送上。

圖片來源:《住宅設計解剖書》、愛稀奇、Spoon&Tamago、騰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