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食品: 全球有6億人在消費
你問我為啥要瞭解這一產業發展的事兒?難道您沒發現如今全國各個大街小巷都是清真美食的身影,已然成為我們國家民族美食的一張名片了嗎?
牛肉拉麵、羊肉泡饃、羊肉串、新疆大盤雞……這屬於我們56個民族文化中的味覺傳遞的事兒你說重要不重要?
最新資訊:“清真食品未來5年市場潛力巨大,可達40萬億規模,亟待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以促該市場健康快速發展。”這是這次食婆婆參會才知道的。
聽聽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女士的話你就明白了:
清真食品是全球食品工業中的重要板塊,具有消費群體獨特、對原輔材料選擇嚴格、全球消費市場龐大等優勢。目前已形成24萬億人民幣的產值,在全球有超過6億的消費人群,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將形成清真食品近40萬億人民幣的大市場。
在我國,清真食品更多的歸類為少數民族食品及西部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主體在西部,中小傳統企業為其主要發展形態。由於清真食品世代沿襲的純真性及伊斯蘭飲食規範,與現代食品安全產業鏈的理念有相通之處,故食品安全的係數較高,消費者對清真食品的認知正面。因此,在中國食品產業的龐大佈局中,清真食品產業鏈安全係數較高,國內、國際兩個具獨特消費群體的市場需求空間加大。在市場需求持續增加的背景下,我國清真食品會進一步完善標準,提升產業集約化水準。
再聽聽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安全學院羅雲波教授如是說:
資料顯示,在“一帶一路”的沿線,清真貿易份額占了98%,中東伊斯蘭國家清真食品市場達到了1500億美元。“目前全球的清真食品貿易額在6500億美元,而我國清真食品的出口卻僅僅不到1%,可以說‘一帶一路’規劃為我國清真食品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據介紹,現在我國清真食品生產企業的數量正在穩步增加。
由於我國尚無統一的清真食品認證機構和認證標準,和穆斯林國家標準互認較難,許多國內的清真品牌無法進入國際市場。加之出口通道不暢,貿易管道單一,企業缺乏宣傳,以上種種因素導致了清真食品“出口難”的現狀。
對此建議,以科技發展和食品安全為重點不斷充實完善‘一帶一路’清真食品安全監管合作機制和內容,加強對沿線各相關國家和經濟體食品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的瞭解,促進清真食品貿易健康發展,造福沿線各個國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對於以清真食品為代表的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發展地方特色食品不能缺少國家標準。我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清真食品的標準,以此來推動國際標準的制定。假如沒有國際標準,將對地方特色食品貿易產生限制。
第二,制定清真食品全產業鏈以及規範生產流程。包括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運輸儲存和餐飲,全產業鏈要有規範,以保障生產出純正、天然的清真食品。
第三,制定特色食品溯源指南。這個溯源本身是企業行為,要明確企業溯源具體步驟和行為,這些方面仍需要行業共同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
發展清真食品,首先要做到健康安全、美味實惠。企業不單要生產健康的食品,還要引導教育消費者健康飲食合理膳食。
食品的風味是食品的靈魂,調味料負有為食品增香調味的使命。在發展中,調味料產業不單融合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飲食文化,也融合了現代的科技。優秀的調味料企業來到西部地區發展,為整個調味料行業走進伊斯蘭地區做出的榜樣。
中國烹協協會副會長馮恩援:
目前餐飲業仍存在不好突破的瓶頸,包括稅負、人工成本和城市房租的壓力。由於贏利能力在提升,民族特色餐飲業有著不斷發展的動力。我們希望大型的食品工業企業,來拉動餐飲業提升,尤其頂級人才方面的支持,能使餐飲業有質的提升。同時還需要精准服務,在豐富性、個別性、創新性上提供一些支援。
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張俊傑:
呼籲所有清真食品企業尊重民族風俗,規範經營、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議政府主導構建權威的食品安全資訊平臺;加強政、教、產、學、研的結合,統一標準,提升我國清真食品產業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