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有一種痛叫“產後足跟痛”,寶媽怎麼預防?

據小編瞭解,生產後如果沒有適當的調理和保養,常會平添一些小毛病。像有的媽咪腳後跟一直疼,嚴重的時候涼鞋都不敢穿,總感覺腳後跟那兒有風,如果天氣潮濕、寒冷,疼痛還會加重。

那麼隨著天氣逐漸變涼,很多媽媽們都會擔心病症怎麼辦?讓小編來給你一點點解決。還有中醫調治的五個方法。

【多為腎虛受寒所致】

產後足跟痛的情況在新媽咪中並不少見。那些有足跟痛毛病的新媽咪,不妨回想一下,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產後經常光著腳穿拖鞋或涼鞋?睡覺的時候把腳暴露在被子外?經常穿硬底、彎曲度高的高跟鞋?足部疲勞又不注意休息?這些不太在意的小細節都會使足部感受寒涼,使產後本已虛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氣血失于溫養而不流暢,從而導致足跟痛。

這種疼痛的發生既不因為外傷,也不屬於骨刺,而多由腎虛導致。《校注婦人大全良方》講:“腎主腰腳,產後腰疼者,蓋明為胎胞所系,此因為產勞傷腎氣,以致風冷客之。”也就是說,新媽咪生產時損傷了腎氣,根據經絡迴圈路線,足跟屬腎經循行的範圍,如果腎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犯,阻滯氣血運行,就會引起腰、腳的脈絡運行不暢,導致疼痛。

產後的足跟痛,如果養護得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輕乃至痊癒。大部分足跟痛在休息後疼痛會減輕,受熱會感到舒適,如果久站或步行稍遠、受涼則疼痛明顯。日久未愈,又遭遇寒邪侵犯,疼痛會越來越重。

↓↓↓孕婦專用橄欖油,全身都可用,給足底做個spa吧!

【最好的預防是保暖】

預防足跟痛最好的辦法就是注意腳的保暖。產後三個月內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涼鞋、拖鞋時最好穿上襪子,以使腳下保持一定溫度。

“月子”裡新媽咪在休養的同時應適當地下床活動,散步,並做些產後保健操等運動。特別是“坐月子”後期和出滿月後,要經常下地走動,以防止腳跟脂肪墊退化,避免產後腳跟痛的發生。

同時,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早進行體力勞動或家務活兒。

↓↓↓穿著舒適的棉拖鞋,美觀又保暖

【中醫調治5方法】

1按摩法

先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動踝關節20~30次,接著用拇指按揉足跟痛點1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也可以用食指、大拇指反復按壓痛處或太溪、三陰☆禁☆交、陰陵泉等穴位,每次5~10分鐘,每日2~3次。

還可在他人幫助下,取俯臥位,從足跟部沿蹠腱膜按揉數遍,然後用拇指彈撥蹠腱膜,重點放在跟骨附著點周圍,按壓然穀、太溪等穴,再沿蹠腱膜方向用擦法,以透熱為度。

2疏通法

平坐於地,伸直膝蓋,雙腳及趾慢慢用力,向腳背勾彎,至最大限度並保持30秒鐘,然後慢慢放鬆,連續5~10次。此法可疏通肝、脾和腎經的經脈,達到止痛目的。

3浸泡法

用食醋1000毫升,加熱至沸,待不燙腳時,放入雙腳,每次泡20~30分鐘,每日1~2次,連泡半個月,足跟痛開始逐漸減輕。

可用蘇木、白附子、麻黃、當歸、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腳部,同時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藥液浸入肌膚,每次15分鐘,每日2次,有祛寒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

↓↓↓秋冬季節家中必備泡腳桶

4外擦外敷法

取生半夏、生南星各30克,生草烏25克,用75%酒精浸泡5天后,用藥棉蘸藥液塗擦痛處,每日2~3次。應用萬應如意膏外貼,能很快奏效。

5藥膳法

取雞肉90克,川烏6克,黑豆60克,紅棗12克,洗淨後同放入瓦煲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2~3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適量飲用,適用於風寒濕痹阻滯者。

可用羊肉90克切塊,淫羊藿9克,枸杞子15克,洗淨後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2小時,至羊肉熟爛為度,調味即可適量食用。適用於偏寒濕者。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