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高速公路駕駛系統:這款搭載Super Cruise的汽車想“解放”你的雙手

雷鋒網按:在可預見的將來,消費級車輛搭載的主動自動駕駛功能會被限制在限定場景的道路,如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正是高速公路當下最為需要的功能,畢竟長途駕駛很容易讓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而在高速行駛中,任何的小差錯可能都是致命的。

在 2018 款的 CT6 中,凱迪拉克就帶來了“Super Cruise”(超級巡航)功能,這一功能支持車輛在美國任何高速公路實現自動駕駛。整套系統用到了攝像頭和雷達,同時它還克服了此前自動駕駛讓駕駛員分心的缺點,時刻讓他們注意路況。

雖然聽起來與業內暢想的高級自動駕駛還有差距,但凱迪拉克表示,這是“業內第一款能解放雙手且專門針對高速公路的駕駛系統”。

從理論上來講,凱迪拉克確實沒有誇大其詞,特斯拉(包括其他擁有高速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依然明確表示司機需要用雙手操控方向盤。

而凱迪拉克不同,他們用到了更為激進的技術來保證司機的注意力不會飛到九霄雲外,而這正是 Level 2 級別的駕駛最為需要的:車輛可以自動駕駛,但需要司機時刻準備接手方向盤。

由於司機駕車時的表現各不相同,因此想讓他們在自動駕駛時將精力集中在方向盤上並不容易。

據雷鋒網瞭解,

凱迪拉克的方式更有前瞻性,它們在方向盤區域設計了一個小攝像頭,紅外裝置能幫攝像頭追蹤司機的視線,並判斷司機的精神是否集中在道路上。一旦發現問題,車輛就會通過多種方式發出警告。

*方向盤上的綠色光條

舉例來說,如果系統發現駕駛員注意力分散時間過長,它首先會提示駕駛員。如果駕駛員還是沒反應,Super Cruise 會繼續保持安全駕駛並通過方向盤上的光條(light bar)來提醒駕駛員。

如果以上這些方式都不奏效,凱迪拉克還在儀錶盤上準備了相應的視覺提示。在必要時,車輛的座椅和蜂鳴器也會對司機提出警告。如果警告系統叫不“醒”司機,車輛會利用搭載的駕駛員輔助技術停在安全的位置,隨後聯繫安吉星(通用的車聯網服務)。

事實上,自動駕駛與司機集中注意力是“自相矛盾”的。如果司機一直集中注意力,還為什麼還需要自動駕駛?

豐田研究所的 Gill Pratt 也在今年的 CES 上表示:“Level 2 級別的車輛自動駕駛能力越好,司機就越危險。”Pratt 認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逐漸進步,需要人為干預的情況會越來越少,這就會造成司機過於相信技術。

有些人會說:“之前我就沒遇到過需要介入的問題,現在不會,未來肯定也不需要我操心。”

雖然說需要人為干預的幾率可能會降至 20 萬英里一次,而普通人每 10 萬英里可能就換車了,但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在自動駕駛時代過慣了“安樂生活”的駕駛員可能就會反應遲鈍,而這可能是致命的。

因此自動駕駛技術越先進,我們對車輛過度相信的程度也就越嚴重。

此外,我們還注意到一點:Super Cruise 是世界上“第一種用到了雷射雷達掃描生成的地圖資料加即時相機感測器與 GPS 輔助的輔助駕駛技術”。

相機、GPS 和雷達搜集到的資料對大多數輔助駕駛系統都至關重要。Super Cruise 這次就直接用上了未來自動駕駛車輛才會用到的先進技術:地圖資料庫。

Super Cruise 用到的這套精確的地圖是專門開發的,工程師對美國和加拿大的高速公路進行了“地毯式”掃描,為車輛準備了細節滿滿的道路資訊,搭配更為精確的 GPS,效果提高了一大截。

聽起來很酷吧!但更令人驚訝的不是它,而是 CT6 根本就沒搭載雷射雷達(只有攝像頭和雷達)。這就意味著,雷射雷達定位、障礙探測、物體識別的功能 CT6 都用不到,它只是使用增強版 GPS 地圖。

我們不清楚雷射雷達掃描生成的地圖資料到底比普通的 GPS 地圖好在哪,但這套花費了大量精力開發的地圖未來肯定能派得上用場。

Super Cruise 是否會在夜間和惡劣天氣(雨、雪、霧、沙塵等)下遇到駕駛性能的問題?

從相關負責人的回答來看,Super Cruise 能夠勝任夜間駕駛。但如果攝像頭被雨、雪、霧、沙塵等遮蔽,系統就會失效。

這樣的回答挺令人擔心,因為攝像頭在被遮蔽的情況可能突然就會發生,與你出門時看不看天氣預報無關。

舉例來說,如果雨天有人在高速上駕駛並超過一輛卡車時,它卷起的水霧可能就會直接讓他車上的攝像頭致盲,而司機就必須為這種情況做好準備。同時,如果有人在黃昏駕駛時突然將車頭轉向西方,那麼光就會直射過來,而面對日升日落時的低角度光照,Super Cruise 系統也會失效。

當然,這些問題可不止凱迪拉克會遇到,所有研發自動駕駛的廠商都頭疼不已,它們都在試圖尋找雷射雷達到底有何意義?Level 2 到底需要還什麼保證安全?有沒有必要給車輛裝配 Level 3 級別的系統?

凱迪拉克“大撒把”式的探索確實有其領先之處,希望未來它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雷鋒網推薦閱讀:

凱迪拉克將這一技術搭載在新車型上,讓車與車能夠互相“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