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從神劇到爛尾,我一條一條罵給你聽

大家好,我是表妹。

今天我要做一件群眾喜聞樂見的事:

打臉毒Sir !

昨天推薦《玻璃蘆葦》時,有一條高贊評論。

《賢者之愛》真的是一部刷爆了朋友圈的爛片

哎,我都替Sir羞愧。

當初他看了第一集,就激動地給你們推薦。

Sir的心情,我能夠理解。

那時為《賢者之愛》叫好的人,太多了。

第一集播出,豆瓣評分8.3。

當然,不(只)是為了汙汙的畫面。

還有:

復仇與養成並進的主線。

新穎的母子戀。

各種看起來很厲害的細節鋪墊……

全程高能的彈幕

結果四集看完:

主線力度不夠,越演越軟。

戀情落入俗套。

缺乏呼應,落下不少坑。

豆瓣的評分,也降到7.6。

好吧,讓我們平復一下心情。

今天,一起跟表妹探探,從神劇到爛尾,《賢者之愛》,到底發生了什麼?

先從疲軟的主線講起。

整部劇由復仇和養成兩條主線構成。

女主真由子,從小就有個閨蜜百合。

這個閨蜜特別愛搶女主的東西——

小到項鍊,大到初戀。

還懷了女主初戀的孩子。

“哥哥”這個稱呼真是聽一次翻白眼一次

真由子怒了,她要復仇。

於是從百合的兒子直巳出生那天起,真由子就背著閨蜜夫婦,調教他們的兒子,讓他愛上自己。

復仇,即掠奪以及反掠奪的遊戲;

養成,即這部劇作的片名“賢者之愛”。

編劇有意讓兩條線相得益彰,互為注腳——

因為掠奪,所以復仇;因為復仇,所以養成。

四集迷你劇,篇幅短小。

卻太想講一個結構複雜的故事,兩條線相互交織,相互抵損,想說的太多,結果——

反而說不好。

先看復仇。

復仇的邏輯是:

你搶我心愛的東西,我便要奪你摯愛之物。

比如,你搶我耳環,我搶你鑽戒。

你搶走我爸,我就搶走你媽。

女主角的思路卻是這樣:

被奪走父親和初戀,就要“搶走”百合的兒子,以“情愛”方式來復仇。

細想一下,就會發現:

這邏輯有點問題啊。

兒子的情愛根本不屬於母親,屬於母親的是母子之情。

也就是說,真由子要取得復仇的效果……

就應該讓直巳把自己當親媽。

當然,從情感上說,也能理解真由子想法——

就是誠心讓百合難受。

讓百合承受巨大的人倫負擔和心理創傷,就算成功。

你讓我痛苦,我也要讓你崩潰啊!

問題是,這個復仇,有著巨大風險——

萬一百合子特別想得開,坦然接受了。

甚至很高興:無所謂啊,你倆還真挺般配呢!

那麼。

復仇不就完全達不到效果了麼?

二十年的付出,不就白費了麼?

結果還真是這樣……

在這部劇裡,閨蜜一家三口之間,都沒啥感情。

老公一心想著初戀真由子,對老婆百合愛搭不理。

兒子對親媽沒什麼感情,完全就是真由子的小狼狗。

百合也根本不在乎老公孩子,每天琢磨著真由子的事兒……

拜託了,我把直巳給你,給真由你

所以不要說我們不當閨蜜了

我比任何人都喜歡你

一家子都圍著真由子轉。

其實你們不是一家人,根本就是一個協會吧——

★~好愛真由子耶~★

三個人還搶著當會長呢吧?

所以說,女主角處心積慮二十年。

最後誰也沒報復成。

反而陪一家花癡玩了大半輩子。

這場復仇,簡直太折騰了。效率奇低,失敗率奇高。

表妹必須給你講一講正確的復仇示範!

請出班上“復仇”考試中的第一名——

恐怖の妻子!

人名太多看著亂,這個故事裡,我們就以妻子、小三、丈夫小明稱呼。

為報復出軌丈夫和小三,妻子自割手腕放血。

在沾血的地板上留下老公腳印。

拔掉自己的指甲。

自編自導了一出綁架戲。

讓丈夫飽受社會輿論的壓力,幾乎要自殺。

這樣的復仇方式——

無論從效率還是成功率來看,都更勝一籌啊。

請丈夫帶著妻子和小三在台下等一會兒,呆會你們還有戲

復仇線弱爆了,我們再來看《賢者之愛》多出來的養成線吧。

也不咋的。

說白了,養成就是真由子和直巳之間的二人轉。

據真由子多次的內心獨白,養成之法深受穀崎潤一郎的影響。

從小閱讀《癡人之愛》的真由子,認為書中男主角愚蠢至極,愛上了一手養成的小妖精,即使小妖精變成了一個邪惡的毒婦,也甘做她永遠的奴隸。

真由子想要成為的,是與“癡人”相對的“賢者”。

目標是——

成功打造理想愛人,並完全控制對方。

——我什麼時候才能佔有你?

——你忍不住了嗎?

——怎麼可能忍得住,這種狀態都持續好幾年了。

真由子成功了。

遭到真由子拒絕的直巳,賭氣去跟其他女生開房。

但真由子的一條短信,就能讓他扔下女孩,飛奔到自己身邊。

對象不是真由子,啪啪啪都無法投入。

就算最後爸爸跟直巳攤牌,告訴他是被利用,直巳也覺得——

無所謂啊!

的確,女主成功成為了賢者。

但她是怎麼成功的?

這最關鍵部分的語焉不詳,讓養成線索比復仇更單薄乾癟。

童年直巳與真由子,只在第2集有十分鐘篇幅的呈現。

無非就是做做好吃的。

留一點兩人之間的小秘密。

如果這樣就算養成……

回憶一下,表妹應該被不下十個叔叔阿姨養成過。

他們之間,更像母子之愛,毫無養成大招啊。

能夠稱得上養成的,可能就是這個細節動作:

小時候幫直巳擦嘴後,自己吮掉。

成年後,同樣的擦嘴吮指動作,已經晉級為男女之間的調情。

除此之外,再無更多有說服力的細節,直接扔給我們一個愛的成品。

編劇哇,我的腦補get不到你的腦洞啊。

要知道,多少姐姐們看了這部劇,都開啟了養成小鮮肉的野心。

別光展示成果,攻略呢?!

更重要的是:

同養成過程一樣被忽略的,還有女主角真由子,內心的蛻變歷程。

從不缺愛、不缺錢、更不缺逼格的完美少女,變為決意復仇的成熟☆禁☆女性。

復仇的過程,其實也是真由子逐漸找回自我的過程。

同樣的,這種蛻變也被快速略過,突然之間,我們又被甩了一個成熟有魅力的職場女強人,真由子。

——和死心塌地的直巳一樣。

完美,但只是個毫無人氣的塑膠品。

可惜又痛惜。

這部劇一上來,就是驚世駭俗毀三觀的姿態。

提出了一個可供深挖的家庭倫理命題。

即,真由子想與她友人(仇人?)的兒子,形成一種“史無前例、獨一無二”的關係。

一方面,讓他對自己極度依賴,一方面,兩人之間有超越肉☆禁☆欲的束縛。

真由子以為用這些手段,便可脫離“癡人”的下場。

可現實是……

她分明也深深地愛上了直巳。

總在誇耀自己是個賢者。其實……

還是個女版癡人啊。

賢者之愛,本就是個悖論。

愛者必癡,賢者無愛。

什麼賢者之戀,最終還不是落入真愛的俗套。

表妹並不是說俗套有錯。

但俗套得淺嘗輒止、力道不足。

復仇的恨,被養成的柔情沖淡。

養成的純粹,被復仇的執念化解。

這,就錯了。

表妹記得,表哥Sir在推薦這部劇時候,放下豪言。

就像契訶夫在劇本創作中講的那樣——

如果第一幕出現一把槍,

那麼第三幕,槍一定要響。

你們懂的,就是埋在劇裡的伏筆,總有一天會嚇到你。

表哥還激動指出三把槍:

一、沒有結婚的女主,為什麼無名指戴著一個顯眼的結婚戒指。

哎……沒想到人家就是為了裝飾。

二、劇中提到的“那種事”。

就因為發生了那種事嗎……

就……也沒有那麼多“那種事”……

三、哈哈哈哈哈哈。

還真這麼簡單。

這就是我小小的報復

畢竟花了20年時間

或許稱得上是宏偉的復仇大計了

尷尬了啊。

全劇播完,一槍都沒響。

編劇你出來,我想跟你談一談。

表哥,你臉還痛不痛?

口說無憑,我們再讓好學生起到示範作用!

下面分析《我的恐怖妻子》中的兩把槍。(小明帶著老婆和小三上場)

第一,小三的刻畫中,有一個有趣的小細節。

心情不好了,就抓起離自己最近的東西吃。

這把槍,在三人聚餐時,打響了。

小三剛到,就看到他們夫婦重歸於好。

氣得坐下就開始吃吃吃。

然後……倒下了。

到底死沒死我可沒說

第二,劇中重要的紅酒。

第一集,小明就聽了小三的建議,把毒藥注射進一瓶紅酒裡。

憋著勁的小明莫名萌

留下一個細節,緊張的小明注射完,心虛地用手搓了搓瓶蓋。

而最後的結尾,這一槍狠狠地打響了。

美麗又聰明的妻子,全劇都對又笨又花心的男主不離不棄。

然而最後一幕,舉杯慶祝時,小明的眼中卻出現驚恐。

鏡頭漸漸轉到瓶蓋上。

到底是不是那瓶有毒的紅酒?。

再配合那莫名神秘的一笑………

觀眾和小明一樣,都驚呆了。

為什麼《我的恐怖妻子》評分逐漸走高,因為它幾乎,每集都有反轉,結局大反轉。

看看這一桌惡意滿滿的菜,就問你怕不怕。

同時,劇中每個人物都不是省油的燈。

奇奇怪怪的老妻少夫鄰居。

總想搞點事情的姐夫。

和女主淵源頗深的酒吧老闆。

主線清晰,同時支線不斷湧現。

感覺就像這樣……

而《賢者之愛》,前半部分幾乎就是:

女主說啥就是啥。

後半部分則是:

編劇說啥就是啥……

最大最大的不滿,為什麼女二看起來這麼婊,最後卻這麼弱!

要想拍出精彩的復仇,最必要的不是動機。

是旗鼓相當的敵人。

這點,就不能學學《我的恐怖妻子》嗎?!

總結一下吧。

《賢者之愛》給人帶來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所有的精彩都集中在第一集。

下麵?下面沒有了。

就像你認識了一個身材爆好的妹子。

第一次約會,她就脫得只剩內衣了。

你心裡當然忍不住蕩漾啊。

結果約會了四次……

沒繼續脫,還越穿越多。

那我再也不能睡你了嗎……

四次見完,站起來就走。

你不敢相信,拉著她問怎麼了,逼急了也只有一句話:

不好意思,設定就是這樣的。

哎……

當然,縱使《賢者之愛》後勁不足。

但不可否認,劇中的文藝調調,美好的氣氛,完整的審美體系……

仍然值得肯定。

尤其女主家那棟面朝大海的別墅,完全就是表妹心中理想的住所。(當然表妹也就是想想)

而從今夏最爆紅的神劇,到讓人失望的爛尾,《賢者之愛》的“失敗”告訴我們。

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背後需要主創們傾注多少實力與誠意。

抓人眼球的話題性,只是一部熱劇的必備前提。

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一部熱劇登上熱搜,刷爆朋友圈。

但一年到頭,也未必攢得下兩三部經典。

比起噱頭和話題性,一部好劇更需要——

編織故事的耐心。

精巧細緻的結構。

嚴絲密合的邏輯。

深刻而正面的立意。

甚至,影響社會觀念的野心。

這樣總結,你說對不對哇?

表哥?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助理:一零,姜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