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家吃了會上癮的館子!
有一類人,介於美食家和吃貨之間,我們稱之為老饕。
不管是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還是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老饕從四面八方覓食,是實實在在的的掃街嘴。
中秋沒有出遊,和同事過過相約掃街,收穫頗豐。過過就是上文提到的老饕。途徑東升街,有一家館子扯住了我們眼球。
老饕是有所吃,有所不吃,但看見這樣的館子總想去試一試。
饕林
離春熙路十分鐘的地道館子
店內還比較寬敞,大約來20張桌子。一看就是賣川菜的館子,我們去的時候下午3點過,還在陸續上客,這次肯定來對地方了。
他們大廚大頭鼻子,額頭寬大,一副誠懇靠譜的樣子。
過過說這一看就是有福的人,做出來的東西絕對好吃。全透明的廚房,看著也放心。
聽著廚房鍋碗瓢盆叮叮噹當的聲音,熱油嗞啦的聲音,食欲大增。
活渡花鰱
加了很多的仔薑和鮮椒,做法比較偏自貢,沒有自貢本地的辣,味道剛好,辣度也剛好,不會吃得你頭髮冒火,但絕對可以吃出毛毛汗。
魚肉吃的就是一個鮮嫩,饕林的魚現點現殺,然後把魚碼料醃制,再放進放了八角香葉山奈的鍋裡煮熟,最後裝盤淋上仔薑鮮椒炒制的汁。
最大限度的保持魚的嫩度。
店內所有的泡椒泡薑,菜籽油都是自己做的。大廚三十多歲已經在廚房破爬滾打十多年了,期間還跟著一個自貢師傅學菜8年。
仔烏魚
烏魚統統選的是1斤二兩左右的仔烏魚,這樣才能保證口感。也是自貢的做法,不過有了一些改良。
除了小米辣和二荊條,上面綠色的是藿香。進嘴裡,除了鮮辣之外,還有藿香的清香。
宮保蝦球
和宮保雞丁相同的做法,大廚發散思維,做了一個豪華版的宮保蝦球。雞丁換成蝦球,花生換成腰果。蝦球不是基圍蝦,基圍蝦吃起來太散,不夠Q彈,這道菜的口感很棒,我們分分鐘掃完一盤。
偶遇四小碗
油爆爆的四小碗,兔腰,鵪鶉蛋,土豆和兔肚。下酒的好菜啊,在一堆紅浪中找尋著食物吃,很符合四川人的飲食習慣。
吃完脆嫩的兔肚,再來吃每一顆都入味的鵪鶉蛋。中間的蛋黃都有香味,鵪鶉蛋在我們的撥弄間,一會兒就沒有了。
蜀香苕粉
用一個砂鍋端上來,冒著熱氣,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吃的砂鍋米線,秋冬季節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吃砂鍋了。
苕粉是自家做的,資格紅苕份,放一會兒吃都不會變坨。
我們吃得酒足飯飽,正打算回去了,他們大廚給我們說還有個特色鍋邊饃,只不過我們店沒有了,但是奎星樓那邊有一家做得很好吃。
我們馬上約了一個朋友,也就是我們的美食小編——春田花生醬,火速打車去魁星樓。在魁星樓中段我們找到了少城老味道。
少城老味道
奎星樓正兒八經的川菜
魁星樓這條小街的銀杏樹,熙熙攘攘的人群,滿街飄香的味道,少城老味道確實和這個場景很搭。
環境小而溫馨,這樣的小店一般都臥虎藏龍。絕對不止鍋邊饃好吃。
鍋邊饃
晚上7點估計就吃不到這個了。他們的饃是用玉米麵和麵粉共同發酵兩小時後才烤的。那天發了多少面才能買多少份。
用大鐵鍋烤,把面放到鍋邊自由滑落,這就是考驗麵團發得是否到位了。上面部分非常薄脆,帶著玉米的香氣,下面部分咬開會有氣孔,吃起來是泡的,越嚼越甜。
大刀李莊白肉
完全是考刀工的一道菜,肉又薄又大片,吃起來不膩人。蘸料是完完全全的宜賓李莊的複刻版,連大蒜都是從李莊運過來的。
肉食用的是豬身上的二刀肉,三分之二瘦肉,三分之一肥肉。途中的手機是iPhone6 Plus,這樣看起來就比較直觀了。
青豆仔薑蛙
用的蛙是美蛙,每一隻在2-3兩左右。這樣的蛙肉更嫩。
一切不能下面的菜都是耍流氓,吃完這道菜點一份麵條加進去一拌,那酸爽啊,非常過癮。
大盤小煎骨
藕丁和脆骨的混合,不會哢嘣脆但絕對會和牙齒發生微微的碰撞。
每一粒肉都帶有脆骨,帶著香辣,吃進嘴裡,香得不行。
脆皮鹵鵝
現在在館子裡很少見鵝肉了,少城的鹵鵝是在彭州的一個太婆學到的。太婆的鵝打掃非常乾淨,細毛都拔得乾乾淨淨,吃起來微微有點幹,不水噠噠的。
粉蒸牛肉
對,他們家的粉蒸牛肉和別家不同,是現點現用高壓鍋壓,好了直接把高壓鍋端上桌吃。
裹著粉子的牛肉嫩氣,因為是現壓的,肉質中的水分完全被鎖住,肉不幹,粉子也不幹。像自家粉蒸出的牛肉一樣,蒸好馬上就吃。
大碗菜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我們從下午3點過吃到晚上7點,少城的老闆說紅光還有一家川菜也不錯。我們幾個躍躍欲試的眼神望著對方···
風味剔骨肉
愛吃的人都曉得,黏在骨頭上肉又香又糯,他們把剔骨肉和藕條一起炒,耙糯的同時還有香脆。
大碗鮮豆皮
鮮豆皮吃出童年的味道,每一片都沾滿了佐料,吃得我們欲罷不能。
粗糧燴鹽排
秋冬一到,喝湯的人就多了。粗糧排骨,精選豬小排,和山藥藕等粗糧一起燉,滋養又美味。
什錦老罎子
他們家的泡菜泡薑這些的都是自家泡的,吃起來相當爽口。
石鍋茶樹菇
用金華火腿煲出來的湯,茶樹菇充分吸收的湯汁,喝一口鮮得眉毛都掉了!
來源:成都同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