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紐約遇上洛杉磯,美得讓人窒息
終於可以看
伍迪·艾倫的新片
[咖啡公社]了~
▼
這部片子是今年
坎城的開幕影片
攝影絕美
以及它非常的伍迪艾倫
[咖啡公社]是一部輕快、明媚、溫暖又略帶憂傷的電影。
由伍迪·艾倫親口作旁白講述,一位正處起步期的猶太青年,穿梭于1930年代的紐約和洛杉磯,在兩座都市中尋覓愛情與追求事業。
其中充斥著大量標誌性的艾倫印記:爵士樂、哲思名言、布魯克林大橋、對好萊塢的譏諷和對猶太身份的自嘲,還有他一貫喜愛檢視的主題:人生、愛情、道德。
影片打著以黃金年代為背景的幌子,卻更似是艾倫對一段動情私人記憶的回溯,這與他的猶太家庭和紐約生活有關,卻離那段好萊塢的極盛歲月很遠。
影片開始於博比(傑西·艾森伯格飾)初至好萊塢煙花地,前去投靠他的叔叔菲爾(史蒂夫·卡瑞爾飾)——一位成功的明星經紀人。
華而不實的工作頭銜並沒有讓博比得到多大的事業成就,卻給了他和菲爾助理維妮(克裡斯汀·斯圖爾特飾)足夠的相處時間。
博比和維妮的感情發展順利,然而,兩人在處至談婚論嫁階段時,卻迎來了一個戲劇性轉折,這一切都恰如博比所歎,“生活是一部喜劇——由好施虐的喜劇作家撰寫。”
博比退而回到紐約和哥哥本(寇瑞·斯托飾)一起打理夜總會,理智的選擇帶給了他成功,又讓他陷入到情感的空虛困境。
艾倫無意去揭秘大廠明星制,被菲爾稱為“無聊又骯髒”的好萊塢,在片中不過是由唬人大牌明星之名堆砌出的浮華空殼。
現身背景板中的影片如[搖擺樂時代]和[紅衣女郎],更像是為影迷預埋的彩蛋。
影片故事中的笑料和推動力更多來自博比的“猶太身份”和他的家庭,像是可能只會出現在伍迪·艾倫電影中的場景——論一個猶太文青是如何招妓;
博比的刻薄老媽金句頻出(“把每天都當做你的最後一天過,你總有做對的時候”);還有他哥哥本公式化的黑幫辦事手段,也被數次調侃。
當然,片中少不了被艾倫無限浪漫化的紐約社交圈,而且變得更為時髦。
影片畫面則被有著暖暖懷舊氣息的橘色調籠罩,其中大量的低角度鏡頭和特寫對話場景,凸顯出了攝影師維托裡奧·斯托拉羅對光的巧妙運用,時而是暗示銀幕上瞬間的時間流逝,時而是配合著人物微妙情緒的觸動變化。
博比與維妮在中央公園的親昵畫面,美如一張流動的明信片。這種曼妙的化學反應,一直延續到了點睛結尾。
分處異地的兩人疊影交錯,隱隱照亮了艾倫留于這封情書末的章節附註:此刻人聲鼎沸,我的大腦卻一片空白,都是因你不在身旁。
觀影貼士
1.本片是伍迪·艾倫的第46部長片作品,也是繼[好萊塢式結局]和[午夜巴黎]後第三次為坎城開幕。
2.貝托魯奇的御用攝影師維托裡奧·斯托拉羅為本片掌鏡,斯托拉羅此前已斬獲三座奧斯卡,代表作有[現代啟示錄]、[末代皇帝]等。
3.克裡斯汀·斯圖爾特和傑西·艾森伯格在[廢柴特工]後再次飾演銀幕小情侶。
4.伍迪·艾倫始終拒絕參賽電影節,對此他再度重申“我只相信在體育領域的競賽,藝術作品是無法競賽的。
來自看電影全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