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腎的5種生活習慣
1、喝水太少
水是構成一切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均以水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人可數天無食,不可一天無水,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也是人類最必需的營養素之一。 正常人每天除吃飯以外還需要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大約6~8杯水才能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中最多的成分就是水,沒有水細胞就會脫水而死亡 血液粘稠度增高.. 身體出現缺水症狀..便秘,消化不良..皮膚乾燥等等 。水作為人體的必須物質,一刻也不能缺乏。
如果長期不喝水,會出現體內水分不足,從而使機體處於一種狀態,短時間會出現口渴、皮膚乾燥等表現,也可出現便秘、口臭等胃腸道紊亂現象,還有可能出現全身血管等心腦血管性疾病。腎臟負責調節人體內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將代謝生理活動所產生的廢物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這需要足夠的水分來進行輔助,所以不愛喝水就不能很好地幫助腎臟“排毒”。
2、高蛋白飲食
高蛋白飲食是指日常飲食中食入食品中含蛋白質較多。近年來許多對心臟病的膳食忠告,鼓勵通過限制肉食的攝取來保護心臟,這無疑是有科學依據的。但美國的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營養流行病學家的一項調查則認為,進食含蛋白質高的肉食,可能比以蔬菜為主的素食對心臟會更有益。指出的高蛋白飲食利於心臟,並不等於越高越好,凡事均有個“度”的限制。
因此,在日常膳食中,注意仍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能源,蛋白質、脂肪作為其補充,三者之間保持合理比例,均衡營養為科學選擇。高蛋白飲食是加速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應格外注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人類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0.8克/公斤,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只需攝入40克蛋白質,相當於300克的肉。
3、愛喝啤酒,吃海鮮
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方式曾被腎內科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大量喝啤酒加海鮮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症,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痛風性腎病。海鮮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啤酒則含有維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謝的催化劑。嘌呤、苷酸與維生素B1混合在一起,會發生化學作用,導致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破壞原來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以鈉鹽的形式沉澱下來,形成結石或痛風。這種病人嚴重時,滿身紅疙瘩,疼癢不止,滿地打滾,無法行走。
因此,建議吃海鮮時不要同時飲用啤酒,可以先將海鮮水煮一下,去掉嘌呤和苷酸;大量飲用開水,及時將尿酸排出體外。吃海鮮的同時,吃些富含維生素A、C、E的蔬菜、水果,減輕尿酸鹽的沉澱。但菜花、菠菜和蘑菇除外。
4、憋尿
憋尿過久,膀胱內的壓力增大,勢必損傷腎臟排泄廢物的代謝功能,使水和代謝廢物在人體內堆積起來,造成尿毒癥,引起腎功能衰竭。憋尿的人,精神上往往既想忍著尿,又害怕尿液不自主地排出,沾濕床褥或衣褲,所以精神負擔很重,久而憋尿久之會誘發精神性遺尿,聽到水聲或看到廁所,尿液便迫不及待地排出。
長期憋尿習慣,膀胱肌肉會逐漸變得鬆弛無力,收縮力量變弱,於是會接著出現排尿不暢、排尿緩慢等現象。老年人憋尿,由於膀胱頸部和後尿道部經常處於充血、水腫狀態,如果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女性有膀胱頸部增生等病變時,便會誘發尿瀦留,這樣,即使想排尿也排不出了。
5、吃太多鹽
鹽是讓腎負擔加重的重要元兇。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掉的,攝入太多,腎臟的負擔就加重,再加上鹽中的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減退。
高血壓,腎病,上呼吸道感染,心臟的疾病好多都和鹽的過多攝入有關係。如果吃的東西過鹹血管會過早老化。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和大量吃鹽有關,胃癌可能就會是 過多吃鹽引起的,鹽會刺激胃黏膜。癌症百分之四十都和吃的東西有關。吃鹽過多還有可能引發睡眠猝死。吃鹽過多可能加重糖尿病。呼吸道的免疫力和維護會在大 量吃鹽之後導致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