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古代孕婦是怎麼生孩子的?真是什麼姿勢都有……

這些年來古裝戲層出不窮,有關孕婦分娩的情節畫面並不少見,在這些影視劇作品裡,孕婦分娩都是躺著,即臥位分娩法。那麼,古人分娩真是這樣的嗎?

《諸病源候論·婦人將產病諸候》中,對當時孕婦分娩體位曾有描述:“婦人產,有坐有臥”,即分娩時有坐姿,也有臥姿。但古代孕婦首選的是坐姿分娩,即屬於“豎式分娩”,除了“坐”,還有“坐著生”、“站著生”、“跪著生”、“蹲著生”等多種體位。

相比於臥式分娩來說,豎式分娩的優勢明顯,可大大減少難產。豎式分娩,不僅中國常用,國外亦然。如古埃及法老宮裡有一幅浮雕,所繪內容是末代女王克委巴特拉分娩場景,女王所採用的便是豎式分娩中的“跪姿”。

為減少孕婦死亡率,古人在分娩方式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如 “剖腹產”,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已出現。最早的一條“剖腹產”記載,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楚世家》:“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另據記載,夏朝的創立者大禹,也是剖腹產。

巧合的是,剖腹產也為外國古代帝王出生時使用。在古羅馬,剖腹產手術被稱為“帝王切開”,就是因為西元前古羅馬凱撒大帝是被剖腹分娩出的。

生產分娩的方法也許很多樣,但從醫學角度來說,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只有特殊情況,才建議採用剖腹產這個方法,例如胎兒窘迫、胎位不正,以及在順產(自然分娩)途中需緊急開刀等情況需接受剖腹產。順產對產婦產後恢復和胎兒的成長來說都是更為好的選擇,而剖腹產對於產婦的創傷很大,這也不得不要求產婦在產後護理方面更為注意。

1、儘早下床活動

剖腹產的媽媽,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後,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此時特別需要注意保暖以及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穿上長袖月子服,保持溫暖與清潔,同時也方便母乳餵養。

現在已進入秋季,產後媽媽還需要注意腿腳的保暖。這款秋冬長袖月子服適合這個時候媽媽產後穿,帶有隱形哺乳口,方便給寶寶哺乳,而且也能避免走☆禁☆光的尷尬哦~

2、留意惡露排出情況

剖腹產後惡露一般情況下需要三周左右惡露排淨,如果超過三周仍然淋漓不絕,即為“惡露不盡”,需要儘早到醫院就診。這款產後護理墊,可以幫助產婦從排出量、氣味、色澤三個角度觀察惡露排出變化。

3、儘早進行母乳餵養

寶寶頻繁的吸吮,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從而讓子宮恢復加快,建議准媽媽備上2-3件哺乳內衣,方便寶寶吸吮。

哺乳文胸一般有兩種,前開扣式和上開哺乳扣,操作起來起來都挺快捷方便,也能避免哺乳外露尷尬。不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採取按摩乳☆禁☆房或是熱敷乳☆禁☆房的方式,刺激乳☆禁☆頭。

4、採用收腹帶,預防子宮下垂

術後可以立即使用剖腹產專用收腹帶,來固定傷口,促進傷口癒合。然後也是在產後42天左右開始用普通的收腹帶。這款三洋收腹帶,可以有效支撐腰背,順剖通用,不少產婦在分娩之前買好,這樣就可以直接帶去醫院使用呢。

好的收腹帶不僅能預防子宮下垂,對於傷口恢復也是有好處的,它能固定肌肉,使傷口不拉開,特別是下床前用上效果會很好,它能使腹部血液均勻,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量,促進傷口的恢復。

5、產後不宜立即瘦身

很多心急的媽媽,一生完孩子就想快速恢復產前身材,但由於剖腹產,產婦的創傷尚未恢復,不宜做太多大幅度減肥運動,建議6-8周後開始瘦身。

最後,特別要提醒的一點,剖腹產後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因為一般需要等2年時間才可以再次懷孕的,這樣就不會造成身體不適的。過早懷孕可能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