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周易》,你至少要知道什麼?
【一】
為什麼《周易》是群經之首?
①《周易》是我國最早的智慧結晶
《周易》成書約在商朝末年周文王時期,換一種理解就是,五百年後,孔子、畢達哥拉斯和釋迦牟尼才會誕生;然後再過一百年,墨子、蘇格拉底、柏拉圖才會誕生。
②《周易》相關研究最多
據初步統計,古代有關研究《周易》的著作,將近三千種,居各種經典著作之首。而研究《周易》也已成了一門豐富多彩的專門學問——易學。
③《周易》應用範圍廣
《周易》被用來解釋天象、生理現象、算卦、企業管理......最關鍵的是,這麼多領域用《周易》來解釋,居然還能自圓其說。
甚至有一種說法:
數學上的二進位,就是17世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在《周易》的啟發下發明的。有了二進位才有了電子電腦,這樣說來,我們今天能有電腦用,還得感謝《周易》。
【二】
什麼是《周易》?
《周易》,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叫《易經》,另一部分叫《易傳》。
《易經》只有幾千字,是中國古代先民占卜的書籍,傳說是周文王所作。它的文字部分由卦名、卦辭和爻辭三個部分組成。
《易傳》有兩萬多字,傳說是孔子寫成的。《易傳》是對《易經》的哲學解釋,是整個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學典籍。
關於周與易,易中天給出以下解釋:
周,有三個意思。
第一,是周代,或者說周人、周民族。指《周易》是周人的作品。
第二,是周遍,或周到、周密、周全。意思就是指《周易》講的事情無所不包,嚴絲合縫,非常全面,什麼都講到了。
第三,是周轉,也就是周而復始。就是指《周易》講世界宇宙的原理,從一個起點出發,講了一圈後,又回到這個起點,一切從頭開始。
易,也有三個意思。
第一,簡易,就是指它非常簡約,也很平實,還很容易。《周易》的內容,只有六十四個符號,再就是這六十四個符號的名稱和解釋,分別叫卦名、卦辭、卦爻。簡約平易是《周易》主張的風格,提倡的精神。
第二,變易,就是變化。“變易”是易經研究的主要內容,指的是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
第三,不易。不易就是不變。《周易》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有變有不變,也變也不變。即,變化的是現象,不變的是規律。我們這個世界,永遠都在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概括來說,所謂“周易”,就是要用最簡單的符號和系統(簡易),來認識、概況、掌握和闡釋不斷變化的現象(變易)背後永恆不變的本質規律(不易)。而且,這種把握,還是周遍、周到、周全、周密,可以周而復始的。
【三】
什麼是《周易》的最基本概念?
在《周易》看來,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陰陽。
古人用陰陽範疇來歸納剛柔、仁義、寒暑、日月、男女、晝夜、奇偶等眾多概念。世間一切事物,都有陰陽,或者說,都可以分為陰陽。
比如:
天是陽,地是陰;火是陽,水是陰;日是陽,月是陰。就連同一事物,也是如此。比如手心是陰,手背就是陽;閉眼是陰,睜眼就是陽;影是陰,光就是陽。
《易傳繫辭上》中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周易》的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也正是因為這“一陰一陽”,造就了世界的多樣性、複雜性和統一性。
比如:
同為水,則海陽剛,湖陰柔;同為人,則軍人陽剛,文人陰柔。這就是多樣性。
山是陽剛的,卻又是靜態的;水是柔性的,卻又是動態的。這就是複雜性。
但是再多樣、再複雜,都無非陰陽關係。這種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是相反的,卻又是統一的。這就是統一性。
【四】
陰陽之間有什麼關係?
“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另一個意思,是說世界變化的規律,就在陰陽的關係之中。而陰陽的關係就是相生、相克、共存、轉化。
①相生,即你也存在,我也存在。
比如說自然界中,天是陽,地是陰。這兩個都不會哪天突然沒了。而且,沒有天也就沒有地,沒有地也就沒有天。這就叫“相生”。
②相克,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說,天總體是陽性的,但天體、天象卻有陰有陽。太陽就是陽,月亮就是陰;白天就是陽,黑夜就是陰。地也一樣,山就是陽,水就是陰;戈壁就是陽,沼澤就是陰。可見,天是“陽中有陰”,地是“陰中有陽”。這就叫“相克”。
③共存,即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
比如,山北是陰,山南是陽;水北是陽,水南是陰。山水都不可能只有南,沒有北;不可能只有陽面,沒有陰面。這就叫“共存”。
④轉化,即你變成我,我變成你。
白天變成夜晚,夜晚變成黑夜。這就叫“轉化”。
總而言之,《周易》指出世界變化的規律就是陰陽的相生、相克、共存、轉化。
那麼,《周易》這樣一種古老的智慧,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易中天談到三個啟示:憂患意識、變革精神、中庸原則;南懷瑾談到一個啟示:得其時位,這些是我們至少要瞭解《周易》的4個啟示。
【啟示一】
憂患意識
《周易》給我們的啟示,首先體現在《易經》最後兩卦上,即第六十三卦和第六十四卦。第六十三卦叫“既濟”,代表已經成功,第六十四卦叫“未濟”,代表還沒成功。
《易經》六十四卦從天地出發,一路走來,歷盡滄桑,到六十三卦成功了,但後面卻還有一卦——未濟。《易經》從最基本、最原始的因素出發,在經歷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後,達到成功,然後又走向還沒成功,然後重新開始。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新的起點。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有人說“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底色,就是憂患意識”。
月盈則虧,盛極則衰。當你到達頂峰時,就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來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
【啟示二】
變革精神
《周易》有一個基本思想,就是認為變是好的,不變是不好的;能夠變是好的,不能變是不好的。《易經》當中,但凡吉卦,都是暗示著變化的。
周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悟出了這樣的道理:
既然世界永遠在變,既然變化的規律是有章可循的,那麼,與其在世界的變化面前驚慌失措,不如掌握規律,讓事情儘量向好的方向發展,甚至主動去變革。
毛毛蟲蛻變成蝴蝶,要走完四個必經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其中每一個階段都完全依賴著另一個階段。當毛毛蟲漸漸成長後,它必須“撕裂自己的皮”並從中脫落,這個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但只有重複了四五次後,它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
我們也一樣,雖然改變有時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如果不讓自己經歷這些階段,最後就將什麼也改變不了。依舊呆在原來的形態下,抑制自己的飛翔。
《人生七年》紀錄片中一個孩子,成年後的這個觀點也讓人印象深刻:人如果想要過好日子,就一定要逼迫自己前進。
【啟示三】
中庸原則
按照《周易》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而其中必定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變化還不顯著,事物的特徵顯現不出來。
第三個階段,按照“窮極而變”的規律,又會走向自己的對立面,由陰變成陽,或者由陽變成陰。
這樣算下來,最好的、最適宜發展的,就是中間的那個階段。換句話說就是,發展變化的最佳狀態就是,時間、地點、方式都恰到好處。這個恰到好處,其實就是中庸。
孔子說:“過猶不及”。“中庸”之道要求不偏不倚,“過”和“不及”都偏離了中道,兩者都不可取。
【啟示四】
得其時位
《易經》告訴我們,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兩件事,就是“時”與“位”,時間和空間。
很好的東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時,一切都沒有用。同樣的道理,一件東西,壞的也好,好的也好,如果適得其時,看來是一件壞的東西,也會有它很大的價值。
比如:
家中有一枚生了鏽又彎曲了的鐵釘,我們把它夾直,儲放在一邊。有一天,颱風過境半枚鐵釘都沒有的時候,這枚鐵釘就會發生大作用,因為它得其“時”。
還有得其“位”。如一件東西很名貴,可是放在某一場合便毫無用處。假如,把一個名貴的花瓶放在廁所裡,這個位置便不太對。
孟子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也是時位的問題,時位不屬於你,就在那裡不要動了,時位屬於你,則去行事。
【拓展閱讀】
更多傳統經典,你可以參閱以下書目:
①史記
該書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豆瓣評分9.4)
②莊子
本書精選了內篇、外篇和雜篇的經典篇章,並加上概要、注釋、譯文,是普及國學較為合適的版本。(豆瓣評分9.3)
③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記錄了魏晉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言清談,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豆瓣評分9.0)
④儒林外史
胡適先生曾經擬定了一個“實在的最低限度的書目”,其中,《儒林外史》就是其中的一本。(豆瓣評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