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江宇翔:數位資訊化給這個時代帶來的價值

商業的本質是在市場交換中逐利,而市場交換的基礎是物權和人們的需求。互聯網時代與工業時代相比,商業上變化的根本動因就是物權分配方式的變化和人們需求的變化。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可以製造的物品越來越多,每個個體都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消費不完的東西,一切都開始顯得過剩。與20年前相比,今天的我們有了更多的食物、衣服、電器、傢俱等,人們需求已經開始慢慢從物質向著精神轉變。

江宇翔說,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顯現出了一種不可逆的、必然的趨勢:知識逐步地共用化,產品逐步地擬人化,所有權逐步地臨時化,資訊傳播趨向即時化。在這個必然的過程中,商業基於物權的本質並沒有變,每個互聯網企業都拼命地搶在別人前面,把他們認為未來有價值的事物記錄在自己的帳本上。但是與此同時,人們的需求正在發生激烈的變化,在工業時代,由於資源和製造能力的相對匱乏,我們的需求是整齊劃一的——專家、品牌和獨佔技術構成了工業時代消費文化的中心式架構,這種架構既帶來了飛速的發展也壓抑了人性的自由。而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伴隨著生產製造能力的絕對過剩,人們的需求將更多地反應自我價值和個性主張,未來將是“去中心化”的,人性將被再一次解放。

那麼隨之而來的變化就是商業社會滿足人們需求的組織方式,江宇翔說,從商業本質來看互聯網未來趨勢,整體方向與國外經驗是一致的:通過整合中國大量閒置過剩的知識、人才生產能力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通過整合產品過剩的分享能力來豐富或者簡化人們選擇消費品的過程;通過整合相對昂貴的網路開發者資源來滿足人們在通訊或娛樂等方面的需要。具體的趨勢表現在以下方面:

1、知識逐步地共用化。伴隨著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潮,將會有更多的微型企業快速地湧現。微型企業有人力、場地和服務等多方面的需求,但因為創業初期缺乏資金養不起人但是又要完成一些項目工作,所以不得不將工作外派。江宇翔認為,在這個局部領域其實持續存在著過剩的供給(不好找到固定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培訓生),和資訊的不對稱(難以快速找到能力合適而又願意受聘的臨時工作者),在外國就會有專門的這樣一類威客平臺實現人才與企業的資源對接,因此在未來互聯網的一個必然趨勢是實現人才資源分享,一個人才將有可能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辦公,同時受派與多家公司。

2、產品逐步地擬人化。毫無疑問,人工智慧被公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次革命,遠超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在過去五年裡是人工智慧的爆發期,進入了黃金時代。人工智慧從對弈到感知再到決策,正在越來越的領域超越人類智慧,應用場景也從實驗室走到各行各業。江宇翔相信,產品逐步地擬人化是互聯網的必然趨勢之一,並且有著不可預見的爆發力。

3、所有權逐步地臨時化。共用單車已經成為了商業市場又一個吸金的機會,而繼共用單車之後,越來越多的行業紛紛效仿這個模式,個人或企業產品的所有權正在逐步臨時化。江宇翔認為,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通過互聯網所有物質都可以共用,共用汽車、共用房子、共用創業等,互聯網的大資料將大大改變了市場的商品流通方式,所有權逐步地臨時化將成為互聯網的必然趨勢。

4、資訊傳播趨向即時化。如果20年前描述人類“數位化生存”還帶有預言性質的話,那麼,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帶來的社會網路化、資訊數位化、交互即時化的現實,已經成為真實而普遍的生存方式。今天,大資料對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革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推動著以資訊技術、網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不斷深化。江宇翔認為,數位資訊化所具備的連接、開放、個性、智慧等特性,使人類社會正迸發出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曾有過的財富和知識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