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阿裡雲閔萬里談ET工業大腦:找到1%的支點,實現良品率提升1%,成為業內前1%

雷鋒網按:4月26日,阿裡雲棲大會·南京峰會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涵蓋教育、製造、政務等多個行業,會議上,阿裡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發表了《1%的征程——阿裡雲工業大資料解決方案》主題演講。

雷鋒網據公開資料瞭解到,中國製造的人口成本優勢正逐漸消失,而人工智慧是其一個發展新機遇。目前,無論是企業自主轉型還是借勢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多停留在智慧產品階段,良品率是重要指標之一。阿裡的ET工業大腦目標正是提升中國工廠良品率,而實現良品率提升1%,正是阿裡雲已經實現的小目標。

以下是雷鋒網整理的演講全文,並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今天我講三個問題,第一,什麼是ET工業大腦?第二,怎麼做?第三,做到哪一步了?未來將要做到哪一步?

什麼是ET工業大腦?

10年前,紐約時報上經常有專家說這樣一句話:“If something can be made,it can be made cheaper in china。”但是,10年過去了,我們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在了,製造業成本上去了,那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站在全球第一,被冠以世界工廠,我們有強大的人力成本優勢,當這個優勢沒有的時候,我們的出路在哪裡?大家都在思考這個變化,企業家們的應對之策想了很多,43%的中國企業表示已經制定了宏觀的變革戰略,科技論壇上也有很多關於此的討論,但是我們的實踐狀況究竟如何呢?

德國、日本、美國的職責分工、行動分工的比例非常高,但中國這個比例卻是個位數。所以當我們還在思考的時候,工業革命轉型已經在發生,稍不留神,就可能落後了。那是否會落後呢?

如今有了人工智慧和雲計算,ET工業大腦給大家一個答案。我們的應對之策是:找准1%的支點,從“芯”出發。這是什麼意思?

打一個比方,一個拖拉機綁上IPAD也變不成自動化,因為最核心的部分沒有改變。如今,我們欲提升工業製造,不能忽視對“芯”的改造。

我們從德國、美國、日本進口了大量的精密生產線,但我們對參數的調整卻束手無策,而且技藝的傳承也淡化了,中國有許多江湖絕藝師傅的技藝沒有傳承下來。但是今天有了工業大腦、物聯網、資料等,這一切變的有可能。我們的生產線上流淌的不僅僅是產品,更多是資料,每秒、每分產生的資料量不比移動互聯網少,一台飛機發動機一秒鐘產生的資料就是海量的,那麼,這些資料價值在哪裡?沒有雲沒有大資料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我們今天告訴大家這些資料的價值是無法想像的,只要找准這1%的支點,從最核心的製造業生產線上的精益調控著手。

ET大腦如何做到?

我們與江蘇協鑫的合作是最早的一個工業大腦案例,我們參觀了他們的生產線,資料即時上傳彙集到ET工業大腦中,之後進行參數控制,改寫生產流程以提升其效率。我們第一次拿到協鑫的資料時,如看天書,隔行如隔山,要去問工人、工藝控制人員資料的具體含義,隨著我們深入生產線,提煉生產流程,充分挖掘這些資料,便積累了原始資料,用阿裡雲的人工智慧找出資料當中最核心的規律。

最後我們得到怎樣的效果呢?第一,整個生產流程的資料狀態實現即時化,對危險狀況進行預警;第二,整個流程每個環節的可靠性、關聯性全串聯。比如,第3個和第10個環節可能高度串聯,以往工人是崗位負責制,只負責自己的環節,這種孤島式行動可能造成鏈條的崩潰,但是今天不會了,因為這個大腦一直在工作。最終,我們實現良品率提升1%,這就是1%的來源,找到價值密度最高的環節,做到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情。以前,大家認為互聯網人只關注做點擊率、轉換率、商品推薦等,其實不是的,互聯網技術可以到生產線的最核心,可以到中國最複雜的工廠去,實在地幫助工人師傅。

之後,我們發現資料化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要面臨巨大的資料挑戰,有各種複雜的資訊系統要對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第一次看到資料時簡直嚇傻了,覺得難如天書,但是為什麼後面又做到了?

君子善假于物。如同登月的成功是返回地球,如今企業上雲的目的是為了落地,資料上了雲智慧要回到車間。當資料閉環成功時,這個鏈有可能像永動機一樣轉起來。為什麼是永動機呢?因為生產線源源不斷產生資料。這是一個新的語言,用上人工智慧的新技術,打造新製造的物種,這就是工業大腦做的事情。

現狀如何?未來將發展到哪一步?

大腦聯合體

為什麼阿裡雲能做到這件事呢?有2方面。

我們有一系列的產品,從底層計算架構到大資料平臺,再到人工智慧的演算法,我們能提供一整套服務。我們能做到,大家也能做到,我們的使命是做一個樣板,讓大家知道可以用這些工具做成什麼樣的效果,將來更大的任務和機會還是要在座的各位一起完成。

除工具外,我們還有1%的實踐。從光伏切片轉移到橡膠行業,隔行如隔山,但我們四周的時間就做成了,跨界的複製和轉移的速度之快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在新能源行業,我們能預測每個太陽能發電板上未來6小時內每小時的發電功率,對局域網提供預測性的指導。我們還能實現工廠生產的即時調度,讓成本變的更加可控。

這些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大腦聯合體,是基於阿裡雲的產品體系,再結合工業具體場景,打造的一個聯合體。

我們培養一個行業專家,需要上學、上技校、拜師、學藝到最後上崗,最後成才至少28-30歲。但從協鑫到中策橡膠的複製,我們用了28天。因為其中60%的東西是可複製的。當我們在雲端找到了跨行業的最小充分抽象時,我們找到了工業製造最核心的精髓,找准了發力點,也就是1%的支點,這個支點既可以起支撐光伏產業也可以支撐起橡膠產業,本質上講都是流程製造,60%是可複製。從去年4月20號到現在,工業大腦已經在5個垂直行業成功落地了,產生了實際效果,在370天裡面做了5個行業。我們打破了行業的壁壘,尤其是進口國外生產線的壁壘,找到了控制核心生產線的參數規律。

如今,師傅退休、跳槽也不怕了,因為資料都已經固化,這是永不退休、永不下班,並且能自我強化,一個“永動機”大腦實現的。

未來的行業

未來我們還會進軍其他行業嗎?答案是肯定的。

馬雲老師說,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雲計算。可能下一次雲棲大會,我們在做晶片,也可能在做電力能源網,可能做一個煉鋼行業,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是資料密集型的行業我們都有勇氣去碰,只要是最難的題目我們都敢挑戰。

8年前,王堅博士創建阿裡雲時,定義我們的夢想為飛天,那時我們承擔的一個夢想就是把中國科技界的使命感提升到戰略的高度,我們承擔的是一個行業的使命。如今,製造業要提升為智慧製造時,我們怎麼發力呢?

雲計算是我們的翅膀,人工智慧是我們的發動機,是我們的核心燃料,我們要在垂直的行業中落地,抓住眼下每一個1%的價值支點。

“If something can be made,it can be made better in China。”不是一個夢想,我們已經在5個行業做到了。如今,我們知道一些最先進的切片生產線上的參數,儘管這可能是德國進口的機器。之後,我們還將進入晶片行業,這可能是工業製造中最精華的一個產業,裡面有幾百個流程,這也是外國對我們封鎖的一個產業,封鎖並不可怕,只要有資料,有雲計算,我們有這樣的技術手段和決心,去打破,去突破,去打造智慧製造的新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