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盤點小時候吃過的野果子,那種味道只停留在童年

1、南燭(野生藍莓)

杜鵑花科越橘屬;別名:西燭葉、烏米飯、烏飯子、苞越桔、零丁子、飯筒樹、染菽等。中國主要分佈于華東、華南,僅少數分佈至西南。生於丘陵地帶或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喜溫暖氣候及酸性土地,耐旱、耐寒、耐瘠薄,生於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果實酸、微甘、性平。

2、桃金娘

別名:崗稔、山稔、多蓮、當梨根、山旦仔、稔子樹、豆稔、烏肚子等;中國主要分佈在南部各省,兩廣地區極為常見。桃金娘為矮小常綠灌木,高1~2米,葉對生,葉柄短,4~6mm,葉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結紫色漿果,漿果球形或卵形,佈滿枝頭,直徑可達1.4cm,頂上有宿存的萼片,狀似乳☆禁☆頭,花期5~7月,果期7~9月。果實性平,味甘,可直接食用但是不要吃裡面那根白色的,吃了半生不熟的會便秘。也可用來釀酒,榨果汁。

3、地稔

別名:鋪地錦、地紅花、地石榴、野落茄、地蘭子、紫茄子、地腳茶等;主要分佈在中國南部各省(海南還未發現),生於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披散或匍匐狀半灌木,下部逐節生根,莖多分枝,幼枝近四棱形,疏生糙伏毛,老枝變成圓形,葉對生,孵形或橢圓形。果實近球形,直徑7~9mm,漿果,不開裂,疏生糙伏毛,種子多數,彎曲。花、果期6~10月。幼果為青綠色,成熟時表皮紫黑色,果肉酸甜呈紅色。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與傳統水果梨、香蕉等相當,含有7種人體所必需氨基酸和嬰幼兒所需的組氨酸,並且可作為天然的補鈣食品。

4、枳椇

別名:拐棗、雞爪樹,雞腳爪、萬字果、萬壽果、桔扭子、金鉤子等;我國大部份省份區均有零星分佈。落葉喬木,高達10m;樹皮灰褐色,淺縱裂,不剝落。小枝紅褐色,幼時被鏽色細毛果柄肉質肥厚,多分枝,彎曲不直,形似雞爪,呈紅褐色,肉質鮮嫩。花期5-7月,果期8-10月。果序軸肥厚、含豐富的糖,可生食、釀酒、熬糖,民間常用以浸制“拐棗酒”,能治風濕。種子為清涼利尿藥,能解酒毒,適用於熱病消渴、酒醉、煩渴、嘔吐、發熱等症。

5、懸鉤子

之前在《小時候常見但叫不出名的植物》中有提到。別名:山莓、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夢子、山拋子、樹莓、泡兒刺等;廣泛分佈在我國除東北、內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落葉灌木,高1—2米,小枝紅褐色,有皮刺,幼枝帶綠色,有柔毛及皮刺。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9釐米,寬2—4.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帶心形,不分裂或有時作3淺裂,邊緣有不整齊的重鋸齒,兩面脈上有柔毛,背面脈上有細鉤刺。聚合果球形,直徑1—1.2釐米,成熟時紅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果實性溫,酸甜。

6、繅絲花

別名:刺梨、茨梨、文先果、送春歸、團糖二、木梨子等;主要分佈在我國華南、西南地區,貴州、雲南為多。落葉灌木,高約1米。多分枝,遍體具短刺,刺成對生於葉之基部。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著生於兩刺之間;葉柄長1.5~2.5釐米,具條紋;托葉線形,大部連於葉柄上,邊緣具長尖齒及緣毛。果實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時為黃色,內含多數骨質瘦果,卵圓形,先端具束毛;花期4~7月。果實性涼,味甘酸微澀,果實可以用於生食、果汁、果醬、果酒、果脯、糖果、糕點等;脾胃虛寒,胃脘冷痛,慢性腹瀉者,勿食為妥。

7、杜梨

別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豆梨、鹿梨、鐵梨樹、鳥梨等;分佈在華北、西北、長江中下游流域及東北南部。落葉喬木,高3—5米;小枝幼時有絨毛,後脫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少數長橢圓狀卵形,長4—8釐米,寬3—6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有細鈍鋸齒,兩面無毛。傘形總狀花序有花6—12朵;花序梗、花柄無毛;花柄長1.5一3釐米;花白色,直徑2—2.5釐米;萼筒無毛,萼片外面無毛,內有絨毛;花柱2,少數3,無毛。梨果近球形,直徑1—1.5釐米,褐色,有斑點,萼片脫落;花期4月,果期8—9月。果實性寒,味甘酸澀;用於生食、熟食、泡酒、釀酒等。

8、八月瓜

別名:八月炸、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黃狗腎、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等;分佈在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地。落葉木質纏繞灌本,長3-8m。樹皮黃褐色,分枝圓柱形,莖、枝都無毛。掌狀複葉。花單性,雌雄同株,為簇生葉腋的傘房花序,近肉質。果紫色,長圓形,先端鈍圓,長7-9cm。花期4-5月,果期6-10月;果實性微寒,味香甘,可用於生食、做湯、製作蜜餞等。

9、地瓜藤

別名:地石榴、地枇杷、地膽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土瓜、過江龍、野地瓜等;主要分佈於貴州,四川,等西南及華南地區。單葉互生;葉柄長1~2釐米;托葉2片,錐形,先端尖,全緣;葉片卵形、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約3~6釐米,寬2~4釐米,先端鈍尖,邊緣具波狀鋸齒,基部圓形或心臟形,上面綠色,具剛毛,下面較淡,葉脈有毛。隱頭花序;花單性,多數,雌雄花均著生於囊狀肉質花序托內;花序托扁球形,紅褐色,生於匍枝上而半沒於土中,皮果小,花期4~5月。果實性寒,味微甘。

10、野葡萄

別名:山菩提、蛇白蘞、見毒消、山葡萄、接骨藤、見消腫、蛇葡萄等;分佈在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多年生蔓性草本。植株似葡萄而細小。莖赤褐色有毛。節上有卷鬚。葉互生,具葉柄,葉片掌狀分裂,長一、二寸,先端飩尖,基部心形,邊緣有淺齒缺,背面有赤褐色氈毛,腹面暗綠色無毛。夏秋抽出花穗,著生黃綠色小花,花瓣五枚,頂端稍連合。常不開而脫落。結黑色球形小漿果。果實性平、味甘,可用於生食、蜜餞、釀酒等。

△ 本文由園藝說整理編輯,僅供參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