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信行銷謠言,喝配方奶粉到幾歲沒那麼多說法
乳製品在中國是個極其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嬰幼兒要不要吃配方奶粉,該吃到幾歲,一直是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最近,網上一篇《配方奶粉,寶寶應該喝到幾歲?》的文章,甚至把配方奶粉的行銷策略升級到了謠言恐嚇。
▼恐嚇式的行銷謠言
這篇文章宣稱“寶寶配方奶粉至少要喝到 3 歲,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喝到 7 歲”。然後給出了幾條理由:
1. 不添加配方奶粉,就會造成孩子體內優質蛋白質缺乏;
2. 只吃飯還會造成寶寶微量元素的不足,使孩子缺鐵、缺鈣,從而導致貧血或是佝僂病;
3. 鮮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 80% 是酪蛋白,不但難消化還容易引起嬰幼兒溢乳、便秘,而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是乳清蛋白,就不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4. 牛奶中的礦物質比如磷、鐵的含量過高,這會加重嬰幼兒腎臟的負擔。
這些理由看起來很「科學」,但是,沒有一條靠譜。
▼奶只是幼兒食譜的一部分
首先,嬰兒時期(周歲之前)孩子的營養主要來自於奶,所以要求奶的營養組成接近身體需求——只有母乳能天然滿足這一要求,除此之外,就只能是「人工調配」的配方奶。
周歲以後,孩子的營養主要來自其他食物,奶只是食譜中的一部分。某種營養成分是否缺乏或過剩,不取決於某一種具體的食物,而是由吃的所有食物決定。
所以,根據奶中某種營養成分的含量,來說它會導致該營養成分的缺乏或者過量,完全是偷換概念。
▼酪蛋白:莫須有的罪名
其次,說「不添加配方奶粉就會造成優質蛋白缺乏」,完全是睜眼說瞎話。配方奶中的蛋白質含量比純牛奶要低,反倒是碳水化合物(甚至就是糖)的含量更高,雖然對於嬰兒是必要的,但對於吃多種食物的幼兒則不是。
關於酪蛋白,牛奶中的確有 80% 的蛋白質是酪蛋白。但酪蛋白只是消化速度慢,並不是「難以消化」。從營養角度來說,酪蛋白也是優質蛋白,而消化速度慢並不一定是壞事,尤其是現在兒童肥胖問題越來越多,消化速度慢意味著「餓得慢」,還有助於吃得少一些。所謂「引起溢乳、便秘」,就更是莫須有的罪名。
▼乳清蛋白:一廂情願的想像
而「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是乳清蛋白」,基本上也是一廂情願。中國的嬰兒配方奶規定了乳清蛋白不得低於 60%,但國外並沒有這一要求,中國的幼兒配方奶粉(即針對周歲以上孩子的二段、三段或者更高段奶粉)也並沒有這一要求。
▼多樣化飲食才是關鍵
配方奶的設計是通過調整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並添加必要的微量營養成分,來模擬母乳,從而能夠單獨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
配方奶對於以奶作為唯一或者主要營養來源的嬰兒,當然是必要的。但周歲之後,孩子需要從各種常規飲食中攝取營養,「配方奶」的設計基礎就不再存在了。
所謂的“二段”“三段”甚至更高段的奶粉,只是相當於一種強化食品,不再具有必要性。家長需要做的,是給孩子多樣化的飲食,而不是糾結於奶或者其他某種特定的食物。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那麼完全用不著配方奶;如果孩子被慣出了偏食挑食的毛病,那麼配方奶粉會有一定彌補,但長遠來看,依然無法避免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奶類含鈣豐富,是孩子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孩子喝奶,目前學術界與國際權威機構的推薦是:周歲之前:儘量以母乳為主,如果實在難以實現,則用配方奶。
六個月之後:逐漸添加輔食,但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是主要營養來源;一歲到兩歲:營養主要來源於常規飲食,奶只是作為全面食譜的一部分,一到兩歲之間喝全脂牛奶(並不強調是「巴氏鮮奶」,常溫奶也可以);兩歲之後:可以轉向半脂、低脂或者無脂牛奶。一個很可笑的事情是,國內奶粉廠家極力鼓吹「配方奶粉至少喝到 3 歲」,並且許多“育兒專家”也推波助瀾。
許多人接受了這個觀念之後,讓大孩子喝配方奶粉的理由居然是對國產鮮奶不放心。而我們說周歲之後的孩子沒有必要喝配方奶粉,是指全脂牛奶就可以,並不僅僅指巴氏鮮奶,還包括常溫奶以及普通奶粉復原的奶——可以是國產的,也可以是進口的。即便是相信進口奶粉會更安全,也完全可以用進口的常溫奶或者普通奶粉。
▼總結
正如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的總結——幼兒奶粉的作用是為挑食的幼兒添加營養,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全脂奶粉和多元維生素更好。
當然,說“周歲以上的孩子沒有必要喝配方奶”,只是針對“配方奶粉至少要喝到 3 歲”這樣一種恐嚇式的行銷謠言,並不是說配方奶就不能喝。配方奶也是食品,只不過性價比低而已。對於「有錢就是任性」的人,不要說吃到 7 歲,哪怕是吃到成年,也都沒有什麼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