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妙招,野釣場景多,方法別錯過
野釣時間久了,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場景,有經驗的釣手能夠找到不同的應對方法,走出困境,化險為夷。下面一起來看高手是如何應對的,對我們的進階之路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岸邊有植物或農作物。有些水庫或池塘的一側生長有大量的植物或農作物,另一側則是光禿禿的,這種水域在選擇釣位時,如果水深等其它條件相差不大,應該將有植物或農作物的一面作為選擇的方向。因為有植物或農作物的一側,植物的種子或落葉形成的有機物質、植物中生活的小動物等,在風或雨水的作用下經常會落進水中,使附近水域的生態更豐富,也就更能招引魚前來覓食。
【釣魚王碳素37調台釣魚竿手竿,超輕超硬鯽魚竿,強勁竿稍,腰力十足,受力均勻,透氣防滑,美觀大氣】二、嘈雜與安靜。魚藏身水中總是喜歡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是一條基本規律。因此,在水域其它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比較安靜的一側作為釣點是毋容質疑的。但應該注意的是,如果環境周圍的聲音不是非常嘈雜,而且這種外界干擾是一種長期持續存在的聲音,對釣魚的影響倒不是很大,因為水中的魚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對這種干擾已經有所適應了。
【豐瑞達超長溪流竿手竿,高碳遠釣釣魚竿,弧度順暢,長竿短線,大小魚通殺,大馬力加固竿稍繩,手感舒適,受力均勻,適合大型水庫、湖泊、溪流等垂釣場所】三、水道。這裡所指的水道,是指在一些不規則的庫區,兩條大的水面之間常會有一條比較窄的水道,這種連接兩條大水面的窄水道,是魚在大水面之間洄游的必經通道,也可以將其稱為“魚道”。這種位置只要水深超過2米,將其選為釣點是完全正確的選擇。 四、陡峭與平緩。野釣環境的近岸水域有的比較平緩,深度呈逐漸增加趨勢,有的則比較陡峭,近岸處就已經有相當的深度了。選擇釣點時,應該儘量放棄深度平緩增加的一側,因為這樣的位置一是在竿長可及的範圍內可能水深不足,再者這樣的位置也不利於餌料的聚集。而岸邊陡峭的水域則不同,一是近岸處有深度做保證,適合魚藏身。另外從岸邊吹過來的風或雨水帶進來的有機物質,很容易在近岸水域存集,便於魚近岸採食。
【科銳垂釣硬式釣箱,多功能升降帶支架釣魚椅釣魚箱】五、“嘴位”和“灣位”。比較平直的岸邊有時會有一些突然伸進庫區的獨立位,水庫周圍的大山延伸到水庫的山脊盡頭也是岸邊伸進水庫中的突出點,習慣上我將這種位置稱做“嘴位”。這種位置一般水深有保證,同時魚順岸邊或山腳洄游必經“嘴位”,守住嘴位相當於截斷了魚的洄游路線。除了“嘴位”外,“灣位”也比較理想,因為大水面在風的作用下經常會產生暗流,流動的水域在內灣處水流相對減緩,便於魚滯留,更重要的是水流帶下來的有機物會在內灣沉積。因此,有一定水深做保證的“灣位”,也是阻擊的重點位置。
【馳鼎龍紋鯉台釣竿,碳素超硬調,冰絲編織線把,有兩種可選銀色和藍色。萬向轉環杆稍設計,最大的特點重量輕,釣重大,增加配重,腰力強韌,37調,柔韌性尤為突出,不易斷子線,控魚手感好,是一款很好入門釣魚竿,喜歡野釣,庫釣的釣友們不要錯過哦!】六、泥底、沙底和岩石底。水庫等大水域由於岸邊環境不同,水底的土質也不同。比較而言,沙底和岩石底水域的溶氧充足,但食物匱乏,適合垂釣象馬口、溪哥等高氧魚種。泥底水域腐殖質充足,但水中含氧量相對低些,垂釣鯽魚、鯉魚等底棲性耐低氧魚種則更為有利。 七、水底凹處。野釣水域水下深度不同,同一片水域有時在某一點會出現一個凹坑,這種凹坑即使面積不大,水深哪怕只相差十幾公分,也會成為這一區域的存魚點,應盡可能通過釣組測量出這種位置,並作為阻擊的重點。
【鴻濤碧海天海竿套裝,碳素超硬調強力海竿,配有魚線輪的拋竿海竿】八、水下障礙物。水域中的橋墩、倒伏在水中的大樹等障礙物,為魚的藏身提供了天然的屏障,鯽魚、鯉魚等雜食性魚類和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都喜歡藏身其中,這些位置可以作為選擇釣位元的重要區域,美中不足的是,這種位置容易掛鉤,因此在選擇時要認真權衡利弊。 九、水色稍微渾濁的地方。到一片水域後,對水色認真進行觀察也是確定釣點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同一片水域中,如果某一個區域水色比其它地方更加渾濁,多數情況下是由於魚的活動將水攪渾,一般可以說明水下有魚,可以作為選擇釣點的參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