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寶寶的這些肢體語言,你能讀懂多少?

當你的新生兒出生後,你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理解他的各種情緒表達方式,包括饑餓、尿布濕、不舒服、緊張等,寶寶不會說話,但TA有很多辦法告訴你TA想要什麼,這些情緒其實有一些共通的跡象,像是踢腿、手臂抽動、拱起背部等,只要媽媽多留心,就會明白了。

【瞭解寶寶的肢體語言】

1、寶寶踢腿動作

這表示你的孩子很開心,他玩得很愉快。踢腿通常是寶寶表達開心的方式。大部分的嬰兒在浴缸中會踢他們的腿,或是當你在和他玩的時候。

2、寶寶撞擊頭部

嬰兒會撞擊頭部在地上或是嬰兒床,當他感覺煩躁或是疼痛。來來回回的撞擊頭部提供寶寶一種舒緩的效果。

3、寶寶揪著耳朵

嬰兒揪著耳朵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來表達發現他自己耳朵的喜悅。此外,當他長牙的時候,也會揪著耳朵。如果寶寶哭泣並揪著耳朵,那麼他可能是耳部感染。

4、寶寶握緊拳頭

嬰兒握緊拳頭是他在做規律的運動。但握拳頭也可以是饑餓或壓力的標誌。當寶寶餓時,他會變得緊張並握緊拳頭。

5、寶寶紅臉橫眉

嬰兒先是眉筋突暴,然後臉部發紅、目光發呆,有明顯的“內急”反應。這是要大便的信號,父母應立即解決他的“便急”之需。

6、寶寶緊縮膝蓋

嬰兒緊縮膝蓋是消化道不適的跡象。當寶寶受到腸蠕動不適、脹氣、便秘時,就會緊縮他的膝蓋,呈現不舒服的模樣。

7、寶寶撅嘴、咧嘴

男嬰通常以撅嘴來表示小便,女嬰則多以咧嘴或上唇緊含下唇來表示小便。父母若能及時觀察到嬰兒嘴形的變化,瞭解孩子要小便的表情信號就能摸清小便的規律而加以引導,逐步培養嬰兒良好的習慣。

8、手臂猛然一動

手臂猛然一動是寶寶對環境的反應,以及警覺的跡象。通常情況下,新生兒聽到突然的噪音或是經歷明亮光線時,會扭動手臂。嬰兒也可能在你把他放在地板時,或是感覺支援消失時,手臂顫動。

9、寶寶咧嘴笑

嬰兒的笑是突然發出、短暫、快速的,嘴角牽動,笑容驟現,伴隨表現是滿目發光、兩手晃動,舒展著魅力,而後笑容消失,等候親吻鼓勵。這時父母應報以笑臉,用手輕輕地撫摸嬰兒的面頰並在他的額部親吻一下,給予鼓勵。接著嬰兒又會以微笑來報告父母:我對父母的行動很滿意。

當然,嬰兒的身體語言也存在個體差異,年青的父母不能照搬,而應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嬰兒的一舉一動,總結自己寶寶身體語言獨特的的內涵。

6個月到1歲的嬰兒由於感知能力和動作能力的發展與增強,除了用面部來表示自己的意願外,他們還以各種動作的體態語來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6個月時嬰兒會張開雙臂將身體撲向親人,要求擁抱、親熱。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則轉頭將臉避開,表示不願意與陌生人交往。

7~8個月時嬰兒會以拍手和笑臉表示高興,以點頭表示謝謝,對不愛吃的食物以搖頭表示拒絕;9~10個月時嬰兒會以小手拍拍頭,表示戴上帽子後出去。

11~12個月時嬰兒除了用面部表情和動作來表示體態語外,已開始用簡單的詞語來表示自己的意願。

1歲以內嬰兒有成千上萬的資訊通過體態向父母傳遞,而且每個嬰兒傳遞的方式也各有差異,父母要細心觀察,瞭解嬰兒心理需要。

【媽媽如何應對寶寶的各種反應】

1、寶寶開心時候

當你發現寶寶很開心的時候,你可以利用各種方式來回應他的愉快,像是將他舉在胸前唱歌跳舞,或握著他的手腳揮動,這都能讓寶寶感覺到你的開心。

2、寶寶不舒服時

如果你發現寶寶不舒服時,可以先試著安撫寶寶的情緒,撫摸他的背部或是腹部,減緩他的不適。如果還是無法舒緩他的不舒服,那麼就尋求醫生幫助。

3、寶寶煩躁不安

如果你覺得寶寶只是太過緊張而呈現焦躁不安時,試著將他抱在懷裡,哼歌安撫他的情緒。你也可以摸摸他的頭和小手,傳遞一些關愛的溫暖。

◆小編有話說◆

寶寶在學會說話以前,人小“需”多,卻還沒有足夠的溝通、表達能力,尤其是沒有掌握到語言這門技巧,無法順利傳遞資訊,讓新媽媽在喜悅之餘,多了幾分照顧不周的擔憂。好在孩子有著豐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勢變化,只要能破譯這些身體“密碼”,就能瞭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給孩子最好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