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精讀君曰】

轉眼又到中秋,皓月當空雲追月。這讓精讀君想到了《五燈會元》裡的: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我們不從此話的禪悟出發來理解它,而是換一種角度來看:天地亙古不變,而我們只是這天地間的一介過客。月盈月缺,周而復始,抬頭看,我們今天在看著的月亮,與古人們抬頭看過的,其實是同一個。

適逢佳節,我們不妨來一場穿越時空,賞賞古時候的中秋之月,體驗那時候的中秋。看看眾多文人墨客看到的月與我們看到的又會有何不同?

【一】

蘇東坡的中秋月

說到中秋與圓月,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很難不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眾所周知,這首詞是蘇軾被下放至密州基層鍛煉後的作品,心中鬱結自然不必言明,再加上自己與弟弟子由(蘇轍)近有七年未見。又逢中秋佳節,本應人月兩團圓的日子,自己卻事業不順,身邊也不見至親,心裡不免更加五味雜陳。

鬱結向來難抒,但好在蘇軾心中有墨,可以揮毫而書啊。

月亮這麼圓,而我們卻總是離別。然而世事難料,自古難全,這事不怪月亮。於是他留下一個寬慰: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一輪圓月,彼此掛念就足夠了。

並且,我們不難發現,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詩詞不在少數:比如張九齡《望月懷遠》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與杜牧《秋霽寄遠》的“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

所謂高山流水,惺惺相惜。如果這三位詩人也能穿越時空,相聚一起,那定有聊不完的話題,喝不完的酒。他們眼裡的明月,都包含著對親友的掛念與對所有離人的寬慰。

【二】

晁補之的中秋月

蘇軾的《水調歌頭》問世34年後,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在中秋之夜,寫下了一首能與之相媲美的《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傾。

晁補之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那時的詞人驚覺,雖然月亮那麼遠,但依然與人為伴,比近在咫尺的人反而更加親近。

年近花甲的晁補之,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他在詞中望月抒懷,雖仕途坎坷,但也只是微露悵恨,全詞看來,他的內心仍然是曠達豪放的。

所以晁補之的中秋月,雖不免淒清,但仍然曠達明亮,包容萬千。假裝你穿越到現場,請記住無需過多的安慰,陪他把酒言歡、對詩賞月就足夠了。

【三】

皮日休的中秋月

接著,我們來到晚唐,遇見進士及第後正在東游的皮日休,在天竺寺裡過中秋: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雖然皮日休不知道天上發生了什麼事才使得桂花飄落,但覺著多半是廣寒宮裡的嫦娥覺得今兒是個好日子,就將桂花瓣和著雨露撒向人間,天上人間,共用佳節。

你看,這兒的中秋是多麼歡樂,甚至還略顯俏皮呢。這首詩裡的中秋並不像其他描寫中秋詩作一般淒涼凋零,或是惆悵哀綿,反而更多的是輕鬆愜意。

試想你與皮日休一起,看著如星如雨的桂花瓣紛紛飄落,映著皎潔的月光,良辰美景,那該多麼美好啊。

【後記】

描寫中秋的詩詞,數不勝數,光是蘇軾一人就寫了多篇,比如後來的《中秋見月和子由》、《中秋月》等,無數名師大家、文人墨客寫了又寫,畢竟中秋的月,總是說不盡,道不完的。

吃著月餅,望著天;喝著小酒,聊著天。中秋夜,看著這些詩詞,能與這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一次神交,過把節日的癮,精讀君覺得這也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

精讀君今天看到的月亮,好像跟去年今日看到的月亮並沒有什麼變化,然而自己本身與去年似乎不大一樣了。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賞月的同時不妨想想,今年的你跟去年的你、過去的你,有什麼不同嗎? 明年的你,與現在的你,又會有什麼不一樣?

【拓展閱讀】

中秋書單:

①《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在老伴美棠去世後,饒平如每天筆耕不輟,手繪了18本畫冊,記述了他與美棠從初識到相處的近六十年時光,取名為《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②父與子全集

這是一套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父子間感情的漫畫作品。

③浮生六記

這是一部自傳體文學的作品,書中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遊聞見。

④我們仨

《我們仨》是錢鐘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

⑤月亮知道

本書在1994年就獲得韓國第23屆三星文學獎,以純淨、優美的童年之歌吟詠親情,它既是獻給孩子們,也是獻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的溫情童話。